北京市义务教育阶段聋校学生共67人,其中男生38人,女生29人。不含智力障碍聋生。
王玉玲团队自建的义务教育阶段聋生汉语中介语语料库。语料来源为2019~2020学年度聋生自发产出的所有语料,包括日记、作文共1319篇、12388句、264826字。
共得到兼语句935句,本研究对其中数量最多的4种类型进行研究,即“使令义”“致使义”“选定义”“爱恨义”4类兼语句471句,其中正确句259句,占54.99%;偏误句212句,占45.01%。偏误数量从高到底依次为内部偏误(191句/90.09%)>不该用而用(14句/6.60%)>该用未用(7句/3.30%)。
2.1.1 该用而未用 此类偏误共7句。例1:“李老师发现柜子里乱了,【】【】【】本子和书放好(让,我们,把)”。例2:“爸爸又为了我才找到特殊的学校,【】【】在那里好好学习(让,我)”。例1应用“让某人/某事怎么样”的兼语句,应改为“李老师让我们把本子和书放好”。例2应使用兼语句,但使用了一般的动词谓语句,补上“让”“我”,应为“爸爸让我在那里好好学习”,语义才清晰完整。
2.1.2 不该用而用 此类偏误共14句。例3:“这么快让我们小区所有人都知道了”。例4:“在汗水中,让我感受到生命的热烈”。例3不属于主语承前省略情况,语境中找不到V1“让”的主语,不适合用兼语句,应去掉“让”,变成陈述事实的一般动词谓语句。例4找不到V1“让”的主语,应用一般动词谓语句,改为“在汗水中,我感受到了生命的热烈。”
2.1.3 内部偏误 此类偏误共191句,分为6个下位类型,遗漏(96句/50.26%)、误加(23/12.04%)、误代(15/7.85%)、错序(8/4.19%)、句式杂糅(4/2.09%)、词语误用(45/23.56%)。
2.1.3.1 遗漏 此类偏误共96句,分为4种下位类型:遗漏N1(53句/55.21%)、遗漏V1(15/15.63%)、遗漏N2(7/7.29%)、遗漏V2(21/21.88%)。例5:“他脸好白,【】叫他小白脸(大家)”。例6:“陈老师叫【】去拿书,我拿好了书走进图书馆(我)”。例7:“爸爸【】我改错了,改完了发尚老师(让/催)”。例8:“今晚吃饺子,有我喜欢的牛肉胡萝卜,味道还【】【】怀念呀(令,人)”。例9:“我们非常高兴地欢迎【】来到学校参观(客人们/他们)”。例10:“祝福【】节日快乐(你们/大家)”。例11:“这莫名其妙的梦真是让我【】太不可思议了(觉得)”。例12:“今天晚上爸爸带我去【】铁锅炖菜(吃)”。例5前后分句的主语不一致,应补上兼语句主语“大家”。例6中应补上兼语“我”。例7应补上V1,改为“爸爸让/催我改错,改完了发尚老师”。例8应加上致使词“让/令”,还要加兼语“我/人”,“还”应改为副词“还是”,表示赞叹语气,应为“味道还是令人怀念呀”。例9应补充兼语“人们/他们”,语义才更完整。例10,“祝福”一般用作及物动词,后面常常加宾语,应加上兼语“你们/大家”。例11应补上V2“觉得”,否则会产生歧义,以为 “不可思议”的是“我”,而实际想说的是“梦”。例12应加上“吃”,否则会产生歧义,不知道是“用”铁锅炖菜还是“吃”铁锅炖菜。
2.1.3.2 误加 共23句,分为3种下位类型:误加V1(5/21.74%)、误加V2(3/13.04%)、误加词语(15/65.22%)。误加词语又分为3种下位类型:误加助词“了”(5/21.74%)、误加名词(3/13.04%)、误加其他词(7/0.43%)。例13:“这些很多的困难让令人惊恐”。例14:“还有,为什么让金三角保持留下来呢?”例15:“活动虽然结束,但是那快乐与幸福的时刻让我久久难忘的事”。例16:“有了动景和静景,让我感觉很美妙极了”。例17:“祝您在七夕节中得到了满满的心愿和爱情”。例13“让”和“令”两个使令词重复,应删掉一个,改为“令人惊恐”。例14“保持”“留下”,二者意思相近,保留一个即可。例15应去掉句尾“的事”。例16中“很”和“极了”语义重复,应该删掉一个。例17应将“了”删掉。“了”表示已经完成的事,语境中“对未来的祝福”相矛盾。
2.1.3.3 误代 共15句,有2种亚类型:误代V1(13/86.67%)、误代V2(2/13.33%)。误代V1包括4种下位类型,即“给”误代“让”(6/40%)、“对”误代“让”(1/6.67%)、“为”误代“让”(1/6.67%)、其他(5/33.33%)。例18:“我觉得自己班级很丢脸,也给老师很失望(让)”。例19:“语文老师每次给我们写一篇作文(让)”。例20:“鸡蛋西红柿非常补牙齿里,对身体排毒(让)”。例21:“您为我们有了更美好的生活(让)”。例22:“我看完书之后去问老师教我(请)”。例23:“女孩特别喜欢靠窗户,因为那里有阳光,让女孩取得暖洋洋的(觉得)”。例18、19都是使令词“让”和“给”误用,应把“给”改为“让”。例20应将“对”改为“让”。“对”作介词时,作用是引出动作对象,而这里是造成了某种影响,“鸡蛋西红柿能够让身体排毒”。例21 “为”应改为“让”。原句“您有了更美好的生活,是为了我们”,不符合原义。例22“问”应改成“请”。例23中“取得”与“暖洋洋的”不搭配,应改为心理感受动词“觉得”。
2.1.3.4 错序 此类偏误共8句,分为3种下位类型:V1错序(1/12.50%)、V2错序(1/12.50%)、其他错序(6/75%)。例24:“让爱变得更加美好”。例25:“如果这句的想知道,翻译请我”。例26:“谢谢你陪我一节课了”。例27:“以军人优雅的站姿让全人民迷着”。例24 V1应该在主语“爱”之后,同时应补上兼语“生活”。例25 V2“翻译”应放在兼语“我”之后,还应在V1前加上能愿动词“可以”,表示它不是一个命令,改为“可以请我翻译”。例26应改为“谢谢你陪了我一节课。”“了”表示动作已经完成。例27“以”应和介词宾语“优雅的站姿”放在一起,“全”后面还应补上“世界”,改为“军人以优雅的站姿让全世界人民着迷”。
2.1.3.5 句式杂糅 此类偏误共4句。例28:“读书能知识,又能把大脑变学霸”。例29:“过马路时被交通自行车人员让我下通道可以到那里”。例28为“把”字句、致使义兼语句混用,有多种改法,①“(读书)还能让大脑变聪明”;②“(读书)还能让我们变成学霸”;③“(读书)能让我们能把自己变成学霸”。例29为“被”字句、兼语句混用,有多种改法,①“过马路时我被交通协管员告知可以走地下通道到那里”;②“过马路时交通协管员让我走地下通道到那里”。
2.1.3.6 词语误用 此类偏误共45句。例30:“我们小心点,不让黄XX发现我们(别)”。例31:“读书可以让人长认识(见识/知识)”。例30中“不”应改为“别”,“别”与“不要”意思相似,表示劝阻或禁止语气,“不”没有这样的语气。例31中V2“认识”应改为名词“见识/知识”做“长”的宾语,属于词性误用、搭配不当。
2.2.1 不同年级聋生兼语句差异分析 在输出率方面,聋生兼语句平均输出率为0.20%,其中8年级(0.21%)、9年级(0.26%)输出率较高,3~6年级(0.15%)和7年级(0.14%)相对较低。在偏误率方面,输出率=(正确句+偏误句)/该学段总字数。偏误率=偏误句/(正常句+偏误句),各学段平均偏误率为45.01%,偏误率较高:3~6年级(28.38%)和7年级(28.89%)接近,均处于较低水平;7年级(28.89%)、8年级(42.20%)、9年级(60.10%),7~9年级随着年级升高,兼语句偏误率随之升高。
2.2.2 不同语言类型聋生兼语句差异分析 采用三角验证法对聋生手语或口语优势语进行判断,将聋生分为手口均优、手口均差、手口一般、手语优势、口语优势等类型。从总体上看,聋生兼语句输出率从高到低依次是手口均优(0.24%)、手语优势(0.19%)、手口一般(0.17%)、口语优势(0.16%)、手口均差(0.12%)。正确率从高到低依次为手口一般(69.44%)、手口均优(67.80%)、口语优势(59.09%)、手语优势(49.33%)、手口均差(26.32%)。
手语优势聋生“是...的(二)”句的输出率高于口语优势聋生,正确率低于口语优势聋生,手口均差的输出率和正确率均最低,手口均优聋生输出率和正确率均高。
3.1 听力障碍、教学不足的影响
聋人学习有声语言最大的障碍就是听不见。同龄健听人兼语句式习得偏误率较低,聋生受听力障碍影响,偏误率远高于健听学生,甚至是外国学生。聋生兼语句正确率为54.99%,外国学生兼语句正确率为78.63%。
聋生兼语句偏误还与教学不足有关。虽然聋校小学沟通交往教材第一单元就有“大家夸我有礼貌”兼语句出现,但多为零散句子,非特殊句式系统性学习。聋校大多没有专门的语言课,缺乏专业的教学指导和学习资源支持。此外,聋生自学依赖的工具书如《现代汉语词典》中对兼语句常用动词的解释并不清晰,难以看出近义词间的细微差别,如“让”有指使、致使、容许或听任的释义,“叫”有命令、容许、招呼的释义,“令”有命令、使的释义。这些兼语动词常用同一个手势表示,对于依赖手语的聋生而言,易将其含义等同,在任何语境中互相替换,出现偏误。本研究发现聋生兼语句输出率和偏误率最高的为9年级。原因之一可能是聋生对兼语句的汉语语法规则未完全熟悉和掌握,缺少专门的语言学习支持,聋生只能有限习得兼语句。
3.2 兼语动词和句法复杂性的影响
兼语句语义丰富,且有多种使用情境。胡裕树等将兼语句分为10类;游汝杰将其分为11类,其中,V1“请/叫/让”用来表达使令意义,语境包括日常生活中的某种安排或谈论某种感受等;“叫/称(呼)/说/收/选……(做/为/当/是)……”语境包含称呼、评价、推选他人等。兼语动词是指兼语句中第1个动词V1,其语义共同特点是含致使义,V1导致V2的出现。聋生兼语动词V1相关偏误较突出,共52句,占偏误总数的24.53%。如例4“爸爸【】我改错”中V1“让”缺漏;例13“很多困难让令人惊恐”V1“让令”仅保留一个即可;例18“我也给老师很失望”V1“让”误用为“给”(同类偏误有6句)。兼语句易与连动句、双宾句、一般谓语句、紧缩复句等混淆。如例2“在汗水中,让我感受到生命的热烈”,“让”多余,应用一般谓语句而非兼语句。例5 应补上V1“让”、代词“我”,应用兼语句而非一般谓语句,因为“学习”的施事是兼语“我”而非“爸爸”。例19“语文老师每次给我们写一篇作文”“给”应为“让”。有的聋生会将例19分成两个句子来写:“语文老师每次给我们纸,我们写作文。”可见聋生未完全掌握兼语句规则,把一个复杂句子分成几个简单句子。有的聋生还易把它和“语文老师每次给我们一篇范文看”相混淆,后者为给予类双宾兼语句,其语义是主语使得间接宾语拥有直接宾语(或其处置权、使用权等),间接宾语可以利用直接宾语做某事。随着语言的积累,新老句式的区辨难度加大,需要加强讲解,否则偏误出现的可能性会升高。
3.3 手语和汉语差异的影响
兼语N2一定要是V2的施事,V1和V2的施事不同,兼语句表达了一种特殊的意义,即使其他人或事物处于某种状态或表现某种行为。手语是视觉语言,这种语义在自然手语中习惯类似场景化、话题化的表达,且由于直观性表达和交际的经济原则,手语往往省略致使词。例7“爸爸【】我改错”中缺少“催/让”,手语是这样表达的,动作1:左手先打竖立的Y手形,代表人,是类标记结构,后文简称Y。动作2:右手指Y,再指我,表示Y是我。动作3:右手打主语“爸爸”。动作4:右手打“改错”的手势,对准Y,带催促的表情,表示爸爸让我改错。Y手形是类标记,代表宾语“我”,在句首定位后,始终固定在这个位置。这个位置相当于代词功能,提到时用手指指向宾语所在位置即可。当有人称变化时,手语是利用身体躯干朝向、头的转动或倾斜或身体姿势的变化表示语言交际或语言事件中人物角色变化。本研究发现,聋生兼语句中人称遗漏共67句,占偏误句总数的31.60%。
兼语动词V1含致使义,而聋生兼语句偏误中动词V1相关偏误较多。例7中,兼语“我”既是V1“催”的受事,又是V2“改错”的施事。自然手语中不打V1(如例7“催”),只打V2(如例7“改错”),致使义是通过手语的朝向和面部表情这些非手控特征表达。如受手语影响,转写汉语时V2易保留,V1易遗漏。本研究发现,聋生兼语句偏误句V1(52句)比V2的(22句)多30句。此外,例18 V1“让”误用为“给”(同类偏误有6句)。这可能与“给”在手语里是高频词,且手语中“让”和“给”手势接近有关。
4.1 针对兼语句特点与聋生习得难点进行教学
聋生兼语句习得难点为兼语动词易混淆(例18)、前后分句主语不一致时后一分句主语不可省略(例6)、与“把”字句等句式混淆(例28)等,应针对兼语句特点和聋生习得难点进行教学。注重结合语境,对典型语境进行概括,分析语言点,重视规则讲解,注重练习交际性和机械性相结合;加强对句子语用功能的教学。语用是指使用者在语境下对语言的运用,例5对聋生易混淆的动词加强重点讲解,如“给”和“让”的区别,并设计针对性练习,提醒学生及时复习巩固。
4.2 针对不同语言类型学生进行教学
应针对不同语言类型学生进行适宜的教学。对于手语优势聋生,应加强手势和使令词的对照,手语中存在同一手形手势对应多个词语的情况,如“让”和“给”,应结合例句加大讲解力度;重点讲解自然手语空间表达如何转换成兼语句,将手语与汉语兼语句对比,以此让学生清晰地看到两种语言表达方式的异同,增强聋生手语汉语相互转化能力。结合手语教学让手语优势学生感觉更亲切,产生亲近感和学习兴趣,以帮助记忆。建议选择适合聋生的话题材料进行教学。
本月推荐
扫码关注
发现更多精彩
关于我们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是由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主管、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研究中心主办的国家级科技学术期刊(刊号CN11-5138/R),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本刊聚焦国内外听力语言康复科学的行业发展趋势、前沿技术研究、康复理念更新、实用技能推广、听辅产品介绍、政策研究等诸多领域,为社会各界提供最权威的听力语言科学资讯、最专业的学术研究和交流、最有影响力的事业宣传,营造听力语言康复科学高质量发展的学术环境和舆论环境。
👉欢迎专家学者踊跃投稿
投稿网址:www.chsr.cn
投稿联系人:蒋春 13520117301(同微信号)
👉欢迎社会各界广泛合作
合作范围:学术研究/专业培训/新媒体推广/期刊广告投放/技术服务
合作伙伴:各级残联,各级各类康复机构,医疗卫生、妇幼保健单位,开展听力语言障碍领域研究的科研院所,开展康复医疗、康复教育、特殊教育的高等院校、职业院校,相关企业单位,各类助残服务的社会组织。
广告及新媒体推广内容:各省残疾人救助政策,残疾人工作经验和成果,听力语言康复科学学术论文解析,新技术、新产品,残疾人康复机构特色介绍,残疾人康复机构特色介绍,优秀残疾人工作者事迹宣传,家长康复经验分享和儿童风采展示。
合作联系人:李瑶 13001238633(同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