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听障患者初次验配国产助听器效果评价

学术   2024-09-28 09:00   北京  

点击蓝字 关注“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

引言

听力障碍严重影响老龄患者身心健康,中国老龄化现状使得这一问题尤为突出。高端数字助听器市场以国外产品见长,其性能良好但价格昂贵,超过国内居民日常消费水平,影响我国听障患者的助听器配戴率。国产助听器经过多年努力取得长足进步。本试验采用单盲、随机、对照实验、对现阶段国产高性能助听器和进口同档次助听器在中老龄人群中的验配效果进行探讨。


一、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根据实验要求招募受试者86名,入选标准:①年龄5080岁,身体健康,具有良好认知能力及生活自理能力。②具有语言表达能力,日常以普通话交流;③双侧对称性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A型鼓室图,双耳平均听阈4070 dB HL,且相差不超过10 dB HL。听损时间为5年及以上。排除标准:①双侧鼓膜异常,如鼓膜内陷、鼓膜穿孔等;②存在耳科疾病史、手术史,如急慢性中耳炎等;③突聋病程不足3个月或波动性听力损失;④最大言语(语句)识别率得分<50%。86例患者中男性44人(51%),女性42人(49%);平均69.57±6.6岁;左耳平均听阈56.61±7.63 dB HL,右耳平均听阈55.72±8.16 dB HL,双耳均为A型鼓室图。

1.2 评估指标

1.2.1 纯音测听  在标准隔声室里,用符合GB/T 7431.1-2010标准的AudioStrar Pro临床诊断型听力计及耳机,包括250500100020004000 Hz的气骨导听阈。

1.2.2 声导抗测试  应用Titan中耳分析仪,常规应用探测音226 Hz测试鼓室压力、声顺值和镫骨肌反射阈。鼓室导纳图遵循(1980Jerger分型标准。

1.2.3 安静下的言语识别率测试  采用“心爱飞扬”软件测得安静条件下助听前后的普通话语句识别率受试者坐在距离参考点1 m角声场测试点处,根据GB/T 16296.3-2017标准完成GSI61听力计声级校准,控制信号声的输入扬声器输出“心爱飞扬”软件中的语句表。以患者纯音平均听阈4 FPTA500100020004000 Hz平均听阈)上3040 dB为初始言语测试强度。当最大言语识别率低于40%时助听效果较低,本研究以40%作为参考将最大言语(语句)识别率得分<50%纳入标准,扬声器给声强度大体由患者听力较佳耳50010002000 Hz 3个频率PTA±15 dB后取整,确保未助听时的语句识别率低于50%。此结果为测试患者配戴助听器前的语句识别率得分,助听后的语句播放声强与之相同。

1.2.4 问卷评估 采用自编量表助听器效果问卷,此量表为自评量表。问卷中感受性评价和顾虑调查内容依据既往文献报道的影响助听器配戴主要因素选择。量表主要评估助听效果、情绪及社交能力3部分内容。其中第14项内容为关于听力效果评估包括外观、易操作性、清晰度、音质,第59项内容为关于心理方面评估包括情绪及社交能力。每项评分标准为1100分,以10分为单位级别给分,分数与患者助听效果呈正比。

1.2.5 助听器选择 本研究选择课题内研发国产助听器和与同档进口助听器,助听器参数符合GB/T 141992010标准。具体参数:90 dB输入条件下,高频满档输出国产助听器小于等于112 dB,进口助听器小于等于108 dB。高频平均满档输出国产助听器105±4 dB,进口助听器101±4 dB。两款助听器等效输入噪声级均20 dB的范围内。总谐波失真国产助听器3%;进口助听器2%。两款助听器均选择90 dB受话器验配。

1.3 实验设计

本试验为中老年听障患者对助听器初体验实验对照流程图见图1。根据课题培训要求统一助听器验配流程及调机原则。多名有验配经验的听力师为86名患者进行助听器验配及助听效果评估,助听器选择国产助听器、同档进口助听器且同样功率及受话器,听力师分别登录软件平台,录入患者基本资料、详细病史信息及纯音听力图,连接助听器并在软件上读取助听器序列号,选择受话器型号。分别采用自主研发公式、NAL公式在该软件平台上为患者进行助听器首次验配,并根据患者的主观感受予以基本调节和精细调节,验配过程中未开启助听器其它辅助验配功能。听力师验配完成后保存验配参数,生成验配报告。由于大多数患者无验配经验,在听力师提示下,患者验配后可通过与家人及陌生人交谈、周边环境适应感受助听器效果,听力师通过与患者沟通询问判断患者的舒适程度,患者感觉助听器调试舒适后进行安静状态下双耳言语测试(验配前同样测试强度测得助听后的短句识别率)。使用助听器评价表对两款助听器外观、清晰度、音质、情绪、社交能力进行评估。


图1 实验对照流程图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25.0统计软件,采用配对t检验对国产助听器与进口助听器言语(语句)识别率测试结果、助听器效果问卷各方面评分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与分析

2.1 助听器效果问卷

根据患者自评量表助听器效果问卷的分析结果,国产助听器在音质和降噪性能方面表现出色,而进口助听器则在外观设计上更具优势。研究发现,两款助听器在外观和音质方面存在显著差异(P<0.05),但在易用性、清晰度、情绪影响及社交能力方面未见明显差异(P>0.05),见表1。这表明患者对助听器的外观较为重视,对音质的感知存在个体差异。

表1 助听器助听效果问卷比较(x±s

*P<0.05

2.2 言语识别率

安静状态下,患者助听器验配后的言语(语句)识别率相较于验配前,国产与进口助听器均表现出显著的改善效果(P<0.05),结果证明两款助听器均能有效提升患者在安静场所下的言语识别能力。进一步对比助听器验配前后的言语识别率差值,发现进口助听器提升效果更为显著,验配前后的言语识别率差值结果优于国产助听器(P<0.05)。结果表明在安静状态下,进口助听器言语识别效果较好于国产助听器,见表2

2 助听器验配前后言语(语句)识别率配对检验(%

*P<0.05


三、讨论

我国的助听辅具产业已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业链,是世界主要听力集团的制造基地,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我国助听器行业的制造水平,但国产品牌在国内市场占有率仍然很低。近70%的老人对配戴助听器仍然心存顾虑,主要原因为助听器价格昂贵,超过居民日常消费水平,严重影响我国听障患者的助听器配戴率。本研究关注国产自研主控芯片的助听器产品在中老年听障患者认可和接受程度,比较国产助听器与同档进口助听器验配效果。

助听器效果问卷为助听器成效研究提供了简便易行的方法,同时也为临床助听器验配师和助听器配戴者进行效果评估提供了科学依据。助听器验配效果的主观测试成为验配程序的重要部分。与听障者真实社会环境更接近的方案来测试助听器效果。通过量表可以快速发现助听器配戴者存在的局限性,从而开展有针对性的调节。问卷采用自我效果评估的方式,操作简单且易于实施,能够有效反映助听器配戴者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聆听效果。本研究从助听器外观、清晰度、音质、情绪、社交能力等方面评估助听器效果。中老年患者对比两款助听器外观、音质存在差异。表明听障患者对助听器的使用效果总体持肯定态度,但比较介意配戴助听器对于个人外观形象的影响。助听器外观较大,配戴后可能影响患者的个人形象。认为助听器是年老体衰的象征,他人会注意到自己的听力问题,从而产生自卑心理,担心配戴助听器后受到他人的负面评价。此结论与任丹丹、李玉玲等的研究结果一致。音质的差异可能与听力损失有关,中度听力损失患者对音质感知评分有差异,随着听力损失程度的加重,音质感知评分也随之增高,这可能是因为重度听力损失患者对声音的敏感度降低。本研究患者在未知助听器品牌情况下对比两款助听的清晰度、情绪、社交能力主观感受接近,配戴后与亲友沟通交流,亲友反馈较验配前沟通顺畅效果明显,应选择配戴助听器。本研究表明,国产助听器在清晰度、情绪、社交能力方面与进口助听器效果无差异。

言语测听是用言语信号作为刺激声评价言语识别阈和言语识别力的听力学检查方法,助听后言语测听可反映患者配戴助听器后言语信息的获得水平。句子材料由于持续时间长且言语冗余度较大,能够正确的评价听功能的状态及助听装置的效果。语句测试较符合言语沟通的实际情况,与单、双音节词相比,更接近日常生活交流形式,可用于助听器配戴和人工耳蜗植入后期评估。本研究采用“心爱飞扬”言语测试软件语句测试工具。言语障碍的程度分级按照顾瑞教授提出的言语识辨率分级标准:90%100%正常;76%90%轻度障碍;61%75%中度障碍;51%60%重度障碍;<50%极重度障碍。本研究中验配前言语(语句)识别率44.41%±15.31%,属于重度、极重度障碍,验配后国产助听器与进口助听器言语识别率分别为81.21%±16.89%87.74%±12.16%,给患者带来听觉和言语康复的良好获益。

患者对国产助听器效果普遍给予肯定评价。在配戴助听器后,患者听力得到明显改善,能够更清晰地感知声音,并与亲友更加顺畅地沟通交流。这一效果与进口助听器相近。在言语识别方面,国产助听器同样表现出色,能更好地理解对话内容,降低沟通障碍。此外,国产助听器的价格更实惠,更符合我国消费者的实际需求。在评估材料与方法的选择上,未见创新之处,而是遵循了日常工作惯例。尽管如此,这种常规方法在实践中证明是有效的,能够准确评估助听器的性能,并确保患者在配戴助听器后获得满意的听力改善效果。

本研究对助听器初步体验评估了短期效果,从时间点仅截取初步验配时间较短,且病例选择为简单型,未对后续使用进行跟踪和统计,因此,未能全面评价。但作为初体验也说明了国产助听器验配后可提供有效的听力补偿,提高言语识别能力,其价格优势有助于听障患者改善听力和生活质量。在未来的研究中,我们将对国产助听器进行深入和系统的临床检验,旨在全面验证其性能及效果。近年来,我国AI智能技术的创新以及对大数据的应用,为国产助听器的研究探索增加筹码,能够提高助听器配戴后听觉感知、听觉认知、社会心理和社交行为的变化,通过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屏幕显示语言转化的文字,是重度听障患者的常用工具。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先进技术的不断发展,国产助听器有望在性能、功能和智能化程度方面实现突破,为中老年听障患者带来更为便捷、舒适的听力解决方案。

——END——




本月推荐

1

耳蜗骨化患者人工耳蜗植入研究进展


2

助听器的科学选配与养护



3

助听器的种类及选择原则



扫码关注

发现更多精彩


关于我们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是由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主管、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研究中心主办的国家级科技学术期刊(刊号CN11-5138/R),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本刊聚焦国内外听力语言康复科学的行业发展趋势、前沿技术研究、康复理念更新、实用技能推广、听辅产品介绍、政策研究等诸多领域,为社会各界提供最权威的听力语言科学资讯、最专业的学术研究和交流、最有影响力的事业宣传,营造听力语言康复科学高质量发展的学术环境和舆论环境。      

👉欢迎专家学者踊跃投稿

      投稿网址:www.chsr.cn

      投稿联系人:蒋春 13520117301(同微信号)  

  

👉欢迎社会各界广泛合作

      合作范围:学术研究/专业培训/新媒体推广/期刊广告投放/技术服务

      合作伙伴:各级残联,各级各类康复机构,医疗卫生、妇幼保健单位,开展听力语言障碍领域研究的科研院所,开展康复医疗、康复教育、特殊教育的高等院校、职业院校,相关企业单位,各类助残服务的社会组织。

       广告及新媒体推广内容:各省残疾人救助政策,残疾人工作经验和成果,听力语言康复科学学术论文解析,新技术、新产品,残疾人康复机构特色介绍,残疾人康复机构特色介绍,优秀残疾人工作者事迹宣传,家长康复经验分享和儿童风采展示。

       合作联系人:李瑶 13001238633(同微信号)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
发布听力语言康复学科的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及科技动态,杂志内容导读等,为听力语言康复事业搭建良好的信息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