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引导听障儿童自己配戴助听设备

学术   科学   2024-11-08 09:01   北京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听力学和助听技术的发展让患有先天性听力障碍的儿童获得重回有声世界的机会,进而能以听为主,学会语言,最终融入听说交流的主流社会。听力师通过测听评估和调机,让助听设备发挥最大作用,让听障儿童获得最佳的聆听效果。验配助听器或植入人工耳蜗并开机后,需要孩子坚持配戴助听设备。人工耳蜗和助听器是精密度电子设备,需要正确的使用和良好的维护保养,以维持其正常的工作状态。因此,只有医学干预是远远不够的,后续还需要持续的听能管理,为听力语言康复保驾护航。


自2008年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语康”)组织全国听力语言康复机构教学改革以来,听力语言康复机构教师上岗前都要经过严格且专业的培训,随着设备的不断更新持续培训。因此,听力语言康复机构内专业人员正确使用和配戴助听设备的能力显著提升。听障儿童康复是为了让孩子能更好地融入普幼、普校,最终融入主流社会。得益于听力语言康复取得的突破性进展,听障儿童融合入普率较高。但目前普校老师不同于机构内康复老师,他们的听能管理能力还有很大提升空间,这就需要听障儿童对助听设备有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以顺利渡过融合过程。本文就如何引导听障儿童学会自己配戴助听设备与家长进行深入交流。




一、家长要会正确配戴助听设备


在引导孩子学会自己配戴助听设备之前,家长自己要先学会正确规范的配戴助听设备。建议家长做好以下2点:

● 坚持给孩子配戴助听设备;
● 采用正确的配戴方法给孩子配戴助听设备,助听器正确配戴见图1。

图1 助听器的正确配戴

孩子每天配戴助听设备有时数要求,家长应该遵循眼睛睁开,耳朵就要打开的原则,让孩子尽可能长时间的配戴助听设备,以让孩子更好地聆听。在临床上,很多家长不能做到坚持给孩子配戴助听设备,对刚接触助听设备的家长和孩子来说,这个问题更加普遍。有些是因为家长的心态问题,不能接受孩子存在听损或者配戴助听设备;有些是因为家长不会戴助听设备或虽然给孩子戴助听设备,但由于手法生硬、配戴位置不对,导致孩子的耳道或头皮皮肤红肿,造成孩子因不舒服而拒绝配戴助听设备;还有因为孩子对新事物接纳度差、示威叛逆挑战家长权威、嫉妒、担心等情绪情感问题,导致不能坚持配戴助听设备。

家长指导流程首先通过观察发现问题,再通过评估帮助家长明确原因,最后针对具体原因进行一对一个别化指导。在幼儿入园时的晨检环节,集体教师会对幼儿助听设备的配戴情况进行一摸、二看、三问、四检查,如发现助听设备配戴存在问题,教师会当场给与家长指导,同时在未来几天内追踪指导效果。如几次指导后幼儿的配戴问题仍然存在,集体教师会反馈给个别化教师,由个别化教师给家长进行评估,针对评估诊断的原因,给予家长个别化指导干预策略。对小龄配戴助听器幼儿,家长经常存在的问题是戴不上。家长不会戴的时候首先在心态上要不急不躁,要明白助听设备的操作并不复杂。可以在个别化课程时,踏下心来认真向老师学习,敢尝试、多操作。老师也会根据孩子的能力,指导和教会家长逐步引导孩子从部分参与到全部参与摘戴设备。

配戴助听器的孩子经常会因为配戴不到位而产生啸叫的情况,不利于孩子听取声音。幼儿戴上助听器后仍会有啸叫,多是因为家长没有把耳模配戴到位。家长需要从耳模润滑保养、耳模与助听器连接角度、导声管与耳模的安装角度、耳模的耳道、耳甲腔、耳甲艇部位依次戴到位,才能最终把耳模配戴到位。在中语康听力诊室,听力师会给与家长相关指导,后续还会在个别化教学中,针对每个孩子的具体情况给家长针对性地指导。

在耳蜗配戴中经常存在的问题是不能把耳蜗戴在正确的位置上。听力师从利于聆听的角度提出人工耳蜗处理器要戴在耳朵附近,耳蜗正确佩戴见图2。但教学中发现,特别是刚入园的孩子,他们的耳蜗并没戴在耳朵附近,有的家长会把言语处理器别在头顶,有的放在衣领附近甚至放在背后,特别是天气冷,外面穿着厚外套,言语处理器放在外套里,影响聆听效果。通常情况下,阻止家长把耳蜗戴在耳廓附近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家长觉得孩子年龄小、耳廓比较软,承受不了言语处理器的重量,时间久会使耳朵变得不美观;另一个原因就是防潮问题,有的孩子爱出汗,特别是夏天,耳朵附近会有很多汗水,耳蜗长时间浸泡在汗液中易受损。因此,笔者会建议使用发带固定言语处理器的方式缓解。发带不仅能够分担耳蜗的重量,还能对汗液有吸附作用,避免处理器受潮,发带正确配戴见图3

 
图2 耳蜗的正确佩戴


 

图3 发带的正确佩戴




二、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配戴习惯

好习惯是习得技能的阶梯。帮助听障儿童养成良好的配戴助听设备的习惯非常重要,先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配戴习惯,然后再进行配戴能力培养。良好的助听设备配戴习惯包括:


● 助听设备不能随便摘;

● 取下助听设备后放在固定的位置。


要求幼儿不能在未经家长允许的情况下自行摘下助听设备。如果幼儿特别拒绝助听设备,经常未经家长允许将其摘下,家长需要请听力师或个别化教师帮助,从幼儿配戴舒适度、情绪情感等方面评估,明确原因再进行干预。

对2~3岁幼儿,有时通过家庭教育无法让幼儿养成不随便摘助听设备的习惯,家长可尝试让幼儿入日托的方法。在小班集体教学中,班级教师会按照听力师提出的目标和要求,在班级内营造持续配戴助听设备的良好氛围,让孩子坚持每天配戴助听设备,正面引导幼儿养成配戴助听设备的习惯,让同伴之间互相树立榜样,相互影响。我们在临床上看到许多孩子在家里特别拒绝配戴助听设备,但进入集体教学环境后,就在潜移默化中养成了不随便摘助听设备的习惯。

在助听设备使用过程中,掉落情况时有发生。人工耳蜗主要是头件掉下来,助听器常会从耳廓后面翘到耳廓前面。出现这些状况时,家长应有意识采取具体行动将幼儿的助听设备复位,同时用语言告诉幼儿,助听设备掉下来后应立即带回原位。

在习惯配戴设备的基础上,需要对幼儿提出规范性要求,引导幼儿对自己助听设备的管理,让幼儿明白摘下助听设备后需要将其放在干燥盒内,干燥盒应放在固定位置。在集体教学中,教师会在班级内利用区角的形式,把助听设备放置在固定区域,同时在教学中也会根据幼儿年龄,进行区角规则的设计。对于小班幼儿,教师在午睡前对孩子提出管理助听设备的规则。让幼儿了解自己在午睡前应该怎么做,自己的设备应该放在哪里。对中班或者大班幼儿,动手能力更强,语言和认知水平更高,会请孩子自己摘下设备后放到老师准备好的盒子里等。笔者建议家长在家中也把助听设备或充电器等配件放到相对固定的位置,晚上睡前和早晨起床后请幼儿到固定的位置去摘戴设备,对幼儿中午在幼儿园练习进行巩固,通过家园同步,更好地促进幼儿良好习惯的培养。

老师和家长可通过肯定和奖励的方法,进一步增强幼儿配戴助听设备的习惯。良好的亲子关系和师生关系都是培养良好习惯的基础,同时还可以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三、注重幼儿配戴能力的培养


对听障孩子来说,具备自主配戴助听设备的能力,对其进入普幼、普校尤为重要。在指导听障儿童学会摘戴助听设备的教学中,建议用评估指导教与学,主要包括:


 区分左右耳

 摘戴助听设备


助听设备有左右之分,家长一定要在助听设备上做好左右耳标识。除了家长自己能熟练区分左右耳之外,还需要确定老师也能分辨左右耳,对于理解能力达到一定水平的幼儿,家长应教会孩子如何分辨左右耳助听设备。

建议家长在教幼儿学会自己摘戴助听设备前,先评估幼儿的精细操作、语言和认知理解以及沟通等能力水平,再根据最近发展区理论,引导和发展孩子的更高能力,为他们自己配戴助听设备打好基础。

笔者通过康复和教育两个学科合作帮助幼儿顺利掌握自我摘戴助听设备的技能。首先在集体教学中进行评估,评价幼儿摘戴助听设备的水平是一点不会、自己会摘戴一部分,还是基本能自己摘戴3类。集体教师反馈给个别化老师,在个别化康复教学中,遵循始于评估,终于评价的原则,评估孩子的同时也会评估家长,在家长参与个别化教学过程中,通过告知、示范、参与和回馈4个步骤,指导和教会家长分步引导孩子自己摘戴助听设备。个别化教师还会利用定期进班制度,进入到集体班级中对幼儿自我摘戴助听设备的技能掌握水平进行评价和确认。康复与教学的有效结合,不断的沟通与反馈,让幼儿顺利学会助听设备的自主配戴。




四、小结

在引导孩子自己配戴助听设备的过程中,医学、康复、教育3个学科强强联合,多管齐下,共同促进提升孩子的康复效果,促进融合。医学专业提出目标和需求、教学专业引导听障儿童养成好习惯,阶梯式习得自我听能管理的技能,康复教学中通过个性化诊断和精准有效的一对一干预,对孩子和家长分别进行康复指导。在此,希望家长也重视起来,在康复教学的专业指导下,学会使用正确方法策略引导幼儿学会自我配戴助听设备,让孩子更好实现融合。






(本文摘自《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2024年增刊)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订阅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

2024年增刊




- THE END -




本月推荐

1

老年性聋患者认知功能初探


2

游戏式康复在儿童言语语言障碍中的研究进展



3

融合与特殊教育环境下听障学生语言与沟通能力对比研究



扫码关注

发现更多精彩


关于我们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是由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主管、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研究中心主办的国家级科技学术期刊(刊号CN11-5138/R),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本刊聚焦国内外听力语言康复科学的行业发展趋势、前沿技术研究、康复理念更新、实用技能推广、听辅产品介绍、政策研究等诸多领域,为社会各界提供最权威的听力语言科学资讯、最专业的学术研究和交流、最有影响力的事业宣传,营造听力语言康复科学高质量发展的学术环境和舆论环境。      

👉欢迎专家学者踊跃投稿

      投稿网址:www.chsr.cn

      投稿联系人:蒋春 13520117301(同微信号)  

  

👉欢迎社会各界广泛合作

      合作范围:学术研究/专业培训/新媒体推广/期刊广告投放/技术服务

      合作伙伴:各级残联,各级各类康复机构,医疗卫生、妇幼保健单位,开展听力语言障碍领域研究的科研院所,开展康复医疗、康复教育、特殊教育的高等院校、职业院校,相关企业单位,各类助残服务的社会组织。

       广告及新媒体推广内容:各省残疾人救助政策,残疾人工作经验和成果,听力语言康复科学学术论文解析,新技术、新产品,残疾人康复机构特色介绍,残疾人康复机构特色介绍,优秀残疾人工作者事迹宣传,家长康复经验分享和儿童风采展示。

       合作联系人:李瑶 13001238633(同微信号)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
发布听力语言康复学科的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及科技动态,杂志内容导读等,为听力语言康复事业搭建良好的信息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