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更多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讲述自己的故事是很大的诱惑,也存在巨大的风险
时事
2024-06-04 15:29
上海
彭晓芸/文
读哲学,容易促成个人的去个人化。这些年,我没怎么低头看路。
人对自己的经历总是难免会有美化或自怜的成分,一旦进入故事的建构,那叙事一定是极具个人偏好的。这是基于个人自利的逃避,或者说是对麻烦的风险厌恶。如果有人愿意讲述自己的故事,那是应当得到赞赏的,这需要勇气。
这些年,个人叙事快速兴起,公共话语溃败衰落。如果以“个人的即公共的”视角来看,个人叙事里也隐藏着时代的密码。
我自己虽疏于写,倒是勤于读,时常会从个体的叙述那里,获得丰富的给养。你看非虚构写作的火热,大致可见端倪。阅读大部头小说需要巨大的耐心,而非虚构从夹缝里挤出一条道来,耐心的要求和好奇心的满足,二者似乎是比较平衡的。
今天的年轻人,活得更恣意更高调,你看自媒体上,尽是“我是怎么赚了人生的第一个百万”这样的标题,“搞钱”、“赛道”这样的语料预示着汉语表达的新焦点。
分化日趋显著,所有的个人境遇,总免不了要被来自上或下的阶层视角所审判。戾气还在积聚,每个人都被抛掷在这样一种场域当中。年轻人渴望当网红一夜暴富,又害怕人设崩塌被网暴。这一切颇具时代意味,弥漫着互联网时代的“钱味”。
70后大约是互联网上最后一代文字爱好者——这话需要一些备注,不然会有武断之嫌。只能说,这里的断代说,不过是一个时间的尺度,表明有那么一些人,大概对汉语的如此“异化”很不习惯。
嘶吼式标题宣誓着文字的衰竭和视频的崛起。
年轻人想“搞钱”,又想躺平,不想上班,既要又要,错么?也不尽然。外部世界在互联网的关照下,显现出无限想象力。人们确信,“既要又要”是可以大摇大摆地满足的。如果你不幸还没进入这个“赛道”,只是由于你还没有找对“陪跑教练”。月入三千的人教你怎么月入三万,粉丝三百的人教你怎么起号七天粉丝过万,荒诞而新鲜的词汇刺激着人们的神经。
李娟横空出世,惊为天人。一个高中女生,没有上过大学,未曾被应试碾压过的素人。靠写作成了著名作家。一夜之间,网络上似乎人人都在讨论文学和非虚构写作,不拿出一本划线的《我的阿勒泰》不足以语人生。
写作,的确是女人的避难所,进一步而言,写作对其貌不扬的男人女人甚是友好。这年头,似乎只要经过美颜之后尚能见人的,都已经纷纷短视频了,留下还在与文字较劲的,往往被视为大约是“见不得人”。
也不尽然。李娟就其貌不扬,她在镜头面前落落大方,侃侃而谈,不见得躲闪镜头。读者终于见到这些惊艳文字背后的真人了。
看来,其貌不扬也不能成为拒绝短视频的理由。那么,更多的还是某种固执的偏好。这种偏好源自于大脑良久以来的习惯,一旦养成,便难以全然逆转。反之亦然,如果一个人的信息读取系统从小就是影像优先,那么,很难想象在长大了以后,能够突然对文字亲近起来。
文字有着独立的思维空间。在文字的世界里,立体的多维的,需要依赖于文字的想象力。搭建文字的人,思维上的快感,与编辑影像资料的人,或许是有所不同的。我们很难说哪一种更高级更优势,如果硬要分高下,恐怕是文字与思维本身的关联更为直接,更为紧密。
这些年,我这宣称热爱文字的人,也写得少。好友小兵曾“严刑拷打”,追问我为何写得少了。我无法回应小兵的问题,一旦回应,就难免落入找借口的陷阱。或许,是因为懒惰。大学里教书的工作确实舒适,动动嘴皮子就可以谋生,虽有科研压力,但比起写稿为生赶deadline的日子轻松得多。
作家门罗
形容自己是
“B
级家庭主妇
”
,白天被家务劳动缠身,夜晚儿女们入睡后,她才有时间开始写作。因为难以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她的小说大多篇幅较短。难以集中注意力的作家,不小心得了个诺奖。
在巨人面前,谁也没有借口了。
中年人到了承认自己懒惰的时候了。如果不是懒惰,能有何解呢?
我在大学里上了很多门课,社会学概论、传播学概论,学术写作,甚至还有新媒体运营这样的实践课,更有全校公选课——最好玩的“爱情哲学”。看起来,我像是个全能型的上课手艺人。我喜欢上课,口语输出更快速更直接,如果万一现场有学生积极回应和交流,那是要比等待读者的反馈过瘾多了,简言之,更爽。
毕竟,这是面对面的,即时的,当下的。
每门课的第一节,我总是跟学生自我介绍,为什么从媒体到大学,是因为我是个终身学习爱好者。在我看来,终身学习是自由的出口,哪里能让人保持终身学习的习惯,或者说,哪里距离终身学习更近,就去哪里。
我的职业履历,是一个漂流历程,“教是最好的学”——漂进大学时,我想。
如果哪一天,我的好奇心再度蓬发,我的懒惰又叫自己忍无可忍时,也许就该考虑换个活法。
好生活的哲学课
为终身学习者提供精神和思想资源,提倡理性审慎的公共言说,力求说理,节制煽情。 创办人简介:彭晓芸,哲学博士,游历过纸媒、网络、电视多种形态的媒体,担任过多家媒体评论部主编,因对教育的兴趣日深,返校园深造,毕业后在大学任教。
最新文章
教育流动中择校的策略:那些隐性的教育资源你注意到了吗|英伦观察
害怕去银行,不想约医生|落地伦敦3个月,我的适应能力全家垫底了
AI时代,哲学系的人为什么不怕“找不到工作”?
假如一定要当全职妈妈,麦琳不如拿钱带娃环游世界,把自己流动起来是王道
不会木工的心理学家得不了物理学诺奖:过度稳定可能反而是一种风险
体验英国二手校服文化|大摇大摆去买二手!没人说你穷,还会带来意外的社交收获
教师身份的流动与教育的未来:从个人经历到AI时代的思考
这个开学第一课,写给“厌童症”社会人士
你以为国外不卷?我在伦敦见识了英国人如何卷“体能”|英伦观察
奥运落幕了,孩子的“基因彩票”怎么算,这届中产父母很纠结
拜登退选万斯逆袭|教育的悲歌:精英主义与反智传统的博弈,教育公平更近了吗?
高考录取不理想,就去留学? 这条路还能通吗
从《玫瑰的故事》看情感教育,如何与青春期孩子聊“爱情”这件事
暑假怎么过:花钱还是费爹妈,只能二选一吗|教育观察
中金员工坠楼事件,超越个案,能看到什么|我们应对未来的复杂认知,够吗
讲述自己的故事是很大的诱惑,也存在巨大的风险
做哲学一定要念个博士吗?来做个思想实验试试|一寸计划
做哲学一定要念个博士吗?来做个思想实验试试|一寸计划
哲学热来了|倦怠社会,哲学让我们更有力量吗
爱情哲学课上,学生问如何看待“胖猫事件”|教学手记
《绿色中国》| “以哲学为方法”的自然教育
AI时代,为什么我们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哲学了?|青年教师成长营招募
这个平安夜,让我们听听孩子们想跟“圣诞老人”说什么
儿童哲学|圣诞老人真的存在吗?
行走的苏格拉底|在历史博物馆里,孩子们发现不一样的哲学
自然教育与哲学教育相融合,这将是一项全新的教育实践
不掉入逐零游戏的陷阱,才是真正的“动态清零”
酒店再豪华,不能住一万年;封控再安全,不能封一万年|社区防疫常态化现在缺什么
为一位老太太的康复训练权益辩护
吁请关注“聚众核酸”隐秘感染链条,是时候转入社区防控常态了!
“双减”风暴中,重新思考中小学教师的地位
解读“双减”政策,配套改革看这六条
太多精神异常状态处于不被治疗的放任自流中,这是全社会都在承担的代价
都市返乡族的爱与怕
普通人有免于被“内卷”的自由吗?
意定监护:清醒的你决定糊涂的你,仅仅是法律问题吗
分类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原创标签
时事
社会
财经
军事
教育
体育
科技
汽车
科学
房产
搞笑
综艺
明星
音乐
动漫
游戏
时尚
健康
旅游
美食
生活
摄影
宠物
职场
育儿
情感
小说
曲艺
文化
历史
三农
文学
娱乐
电影
视频
图片
新闻
宗教
电视剧
纪录片
广告创意
壁纸头像
心灵鸡汤
星座命理
教育培训
艺术文化
金融财经
健康医疗
美妆时尚
餐饮美食
母婴育儿
社会新闻
工业农业
时事政治
星座占卜
幽默笑话
独立短篇
连载作品
文化历史
科技互联网
发布位置
广东
北京
山东
江苏
河南
浙江
山西
福建
河北
上海
四川
陕西
湖南
安徽
湖北
内蒙古
江西
云南
广西
甘肃
辽宁
黑龙江
贵州
新疆
重庆
吉林
天津
海南
青海
宁夏
西藏
香港
澳门
台湾
美国
加拿大
澳大利亚
日本
新加坡
英国
西班牙
新西兰
韩国
泰国
法国
德国
意大利
缅甸
菲律宾
马来西亚
越南
荷兰
柬埔寨
俄罗斯
巴西
智利
卢森堡
芬兰
瑞典
比利时
瑞士
土耳其
斐济
挪威
朝鲜
尼日利亚
阿根廷
匈牙利
爱尔兰
印度
老挝
葡萄牙
乌克兰
印度尼西亚
哈萨克斯坦
塔吉克斯坦
希腊
南非
蒙古
奥地利
肯尼亚
加纳
丹麦
津巴布韦
埃及
坦桑尼亚
捷克
阿联酋
安哥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