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雅轩太极拳精论评赏之解读(一)

2024-05-15 08:53   河北  

      这是在人家解读李老精论汇编的基础上,我又做了解读,可以说是解读之解读啊,没有办法,个人还是对李老的练拳思想比较推崇的。可能都是沧州一带老乡的缘故吧。还是老规矩,红字的部分是我的理解和注释。

      李翁椿年,字雅轩,生于1894年农历6月14日。1914年(20岁)拜杨式第三代传人杨澄甫为师,追随乃师十余年,深得杨澄甫衣钵。        雅翁有眉批《太极拳体用全书》,公开发表后,曾受到非议。《太极拳体用全书》署名杨澄浦著,实际上文字部分出自其学生郑曼青之手。雅翁于1948年10月在该书中作了眉批,对书中的拳式的文字叙述提出了不同的见解,细品批语,可证雅翁认识之彻,境界之高,实为其体悟不断升华的基础。同时,亦表明雅翁“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高尚品德。

 

      雅翁的拳学思想,由于很多是间有所思、偶有所得,随手记录,所用的纸张或报纸边角,或其女的作业本背面,都是信手拈来,字迹潦草。这册《李雅轩精论汇编》,是笔者历年多方收集,随时摘抄而成。既无时间顺序,也没分门别类,资料凌乱,条文重复,错漏偏颇,在所难免。尽管如此,从字里行间中,我们不难看出,坚持杨氏太极拳的正宗传统和纯正风格,始终是雅翁的一贯主张和追求方向。我们也不难发现,雅翁“忧道不忧贫”,对当时太极拳普遍背离方向的练法,老人也因曲高和寡而忧心如焚。

       笔者将李雅轩太极拳精论逐条评赏,既是学习的阶段性心得,也便于好友同道研究讨论。


 

练太极拳功夫有五忌

(一)择师不慎,误入杂门外道,养成习惯,日后虽遇真传,亦难改正。

[评赏]择师不慎,列为五忌之首,可见其重要,所以一定要寻找“明师”——明白拳理——而非徒有其名的“名师”。“入门引路须口授”,只有“明师”才能把你引进正确的门。如果一旦误入杂门外道,一开始路走错,就“学拳容易改拳难”了,不仅浪费生命,而且劳而无功甚至反而有损。另外有人以为看看书本和影碟,依样画葫芦就可以学好太极拳,那更大错特错了。太极拳内外兼修,动静互根,有它自身的价值体系和评判标准。就像现代广告字体和传统书法艺术一样,前者横平竖直似乎完美无缺,但是徒俱形式而没有内涵的广告字体永远达不到中国书法的艺术高度和价值高度。所以,倘若无缘遇到名师,等等吧。(现在最乱的就是太极拳了,有些别的拳种的大师,在自己的领域已经到了很高的成就,可以说拳有所成,奈何太极拳的名字太好了,所以也就冠以太极之名,出来晃悠两下;更有甚者,勾连一些文痞,行欺世盗名之举,把太极拳揽入自己的家族名下,滑天下之大稽。鉴于此,太极拳界之乱象可见一斑。现在人又有快餐心理,速成取巧之人遍地皆是。由于这些外部环境使得真正的明师蒙尘,浮夸技巧之徒横行。明师不遇,不是个人问题,可能是客观环境造成的。

       既然说明师,何其是明师,在此,我根据自己的观察和思考,提出自己的一二观点,以便太极小白明了:1、太极拳锻炼配音乐的,基本上心神被音乐拿走了,还停留在形的阶段,没有达到用意不用力的阶段,无论是第几代传人,哪怕他爷爷是杨露禅,哪怕他练了八十年,和太极拳无关。2、在不配音乐的前提下,看看人家虚实分没有分,分了虚实,有可能用到腰了;连虚实也没有分,那就是腰还没有找到呢,这个也不是太极拳。

3、能搭手就更好了,给老师个劲,如果不在接触点上较劲,并且用劲源吞吐出去,这是太极劲。如果一上手,感到对方劲大,这不是太极拳,这是用枪棍练出的横力,脱了兵器,手脚上劲大而已,这和太极无关;如果打手就是勾拌摔,这也和太极无关。大家切记,太极拳玩的是神意,空灵。别的虽然不是太极拳,但是功夫大的的确厉害,。)

 

(二)对老师信仰不坚,不本老师所教之道理用功,自作聪明,东想西想,参入其它道理。以致心神杂乱,暗病百出,若藏若露,此毛病不易改正的。

[评赏]毕竞“明师”太少了,对现在世面上的有些老师大胆怀疑也许还是对的。窃以为“对《老子》信仰不坚,不本5000言之道理用功”,才容易参入其它道理,以致心神杂乱,暗病百出。太极拳力戒 “浅尝辄止”,最忌“自作聪明”,雅翁所训极是。何为明病,何为暗病,后文有述。(即已经确定老师是明师,已经确定和人家学,那就踏踏实实的学,完完整整的把自己交给老师。其实现在人心浮躁,能从一而终的比较少了。我一开始教拳是不收费用的,也不凭着教拳谋生,就当交朋友了,玩了。结果发现上述情况的学生比较多,于是也就开始收费了。收费算是对双方的一个约束吧)

 

(三)有不良嗜好,如烟、赌、色等,将人身三宝精气神已耗费枯竭,昏头胀脑,不能悟道矣。

[评赏]中国传统教育观念都是以德为先,无论练武习文,老师都要以德为训,所以不良嗜好皆在禁止之列。不良嗜好的确对人身体有害,也影响自己集中精力练功,所以,健康的生活习惯还是必须的。然而,太极拳不是宗教,不要有不必要的忌讳。太极拳就是平平常常的生活状态,不要因为练习太极拳就刻意改变自己的日常生活习惯,比如因为太极拳要求不用力,所以什么体力活都不原意干了,这是不对的。更不要有那些莫名其妙的忌讳和禁忌,如必须朝着哪个方向练拳或要求什么特定时间练功等等,这些都是故作神秘,糊弄人的。另外,凡是那些自称有秘笈诀窍而求玄弄奇,或在人前卖弄又故弄玄虚的人,你不要轻信。太极拳是用武修身、以武证道的载体,拳以载道,而“大道至简”,是最平淡无奇的,不需要任何特殊的条件,也没有稀奇古怪的要求。贵在持之以恒,故《周易》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学会了拳架套路,有较好的场地、有宁静的心情,随时都可以养练。(人家李老先生这词用的好,有不良嗜好,烟,赌,色,要是到了嗜好的级别,那是神仙也无缘了。还有一个,就是注意此文的背景,不能望文生义,不能断章取义)

 

(四)平素曾练外家硬功太过,如吞气努力,咬牙瞪目,鼓肚子打肚子以及排打周身,油槌贯顶等等,已将身体最宝贵之神经练死,麻木状态,毫无灵感,不能操太极功夫。

[评赏]一般外家硬功,,尚形式,重方法,讲力量,研技巧,此皆是后天人造,非本能之学也。外家功夫常以“拳练万遍神理自现”为激励,提倡“三更灯火五更鸡”的苦练,这种超越身体极限,自己折磨自己的方法,是太极拳所不取的。太极拳强调要有“神明的感应”,那种将神经练麻木、毫无灵感的功夫,是与太极拳的练功方向背道而驰的。但是,若能即时醒悟,幡然改悔,敢丢敢舍,回头是岸,亦未必不可悟道。况太极拳本应普渡众生,有教无类,任何人只要放下“屠刀”,立地即可成佛。只不过要舍去自己后天已经修炼而成的优势,难矣哉。(一提外家拳不好,是站在太极拳养生和练神意的角度而言的。有好多搏击爱好者,看到此,就觉得是外家拳不如太极拳的技击好,格斗好;迎合着这种心里,在网上也就出现了一些挑战传武的视频。只不过是博些流量或者达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罢了。

      太极拳一般讲究气打,神打,如果是按着外家拳的路数去练太极拳,一般出不了气打,更不要说神打了。但是外家拳不厉害吗?这个不是一回事情。也有不少粉丝问我,到底那种拳厉害?其实,我觉得厉害不厉害是在人,不在拳种。现在流传下来的各种拳种不下几千个,之所以流下来,一定是这个拳种在某个阶段出现过高人,研究了内外家拳种,集大成于一身,不过人家把自己练的拳命名为某某拳而已。

       太极拳是文练,不用吃三五更的苦楚,也怕练过了,把一些灵空的东西练死了。)

 

(五)入道未深,离师太早,即想在人前显能,致被外门功夫引诱歧途而无法纠正,以上五者,皆不能悟道。

[评赏]太极拳不是表演,不是展览,更不是团体操,甚至不是为了比赛,可在人前显能。雅翁强调,太极拳是是独自修炼没有止境无限追求的功夫,且歧途杂路太多,易受引诱,稍有不慎,即“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故雅翁反复告诫,切不可离师太早,因其志尚未坚定,其法尚未巩固也。何为外功杂拳,窃以为,凡做加法者,必为外功杂拳,炫技弄巧者,必为外功杂拳。老子曰:“为学日益,为道日损”。大道至简,大道至易,凡做减法,平淡无奇者,近太极拳之道也。(一说太极拳,就是修炼,基本上是合道的东西。一说道,就要点远了,空了,现在小白们多是在技巧的方面。在此就不累述了)


太极人太极魂
内家拳修炼者;顺承内家拳名家李云龙先生的三拳合练思想,解读传统的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