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打开博客,看到有好友转了这样一段文字,看后有些感慨,本想用自己对意境的理解而诠释出来的文字,在后面评论标注一番。奈何好友好久不交流了,怕文字有歧义,从而影响了人家的心境;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作为好为人师的毛病得改。本应是三年学说话,一生学闭嘴。奈何有的时候大脑一兴奋,就管不住自己的嘴巴了。其实自己也这么大年龄了,这个毛病也可能不好改,但是可以晚说一会,或者少说两句。在人群里头脑一热想说话了,就先憋一会,要是憋得肺活量实在不行了,就倾诉于公众号。下面就是我倾诉的内容了。
先看转发的博客的内容
小时候不懂,为什么一根绳子,
可以拴住一头牛,让其在田间辛勤劳作一生!
现如今,知道一把无形的枷锁,
把自己困在这一日三餐之间。
原来牛和人都有着各自的致命弱点,
牛的鼻子太软、怕痛!人的人生太短、怕穷!
牛的一辈子,只是为了青草!
而人用尽了一生,只图个温饱!
空有人间自由身,却非人间自由人!
看似自由自在,实则身不由己!
作者想表达什么?想表达自己牛马一样的生活,利用了牛的一生和自己的状态做了对比。言里语外表达了最自己现在这个状态的不满,无耐等等。
一根绳子就可以控制牛,其实这就是我们太极上说的 牵动四两拨千斤,因为绳子的尽头是牛鼻子,牛的弱点和疼点被控制。在咱们太极上无处不是牵动四两拨千斤,在架子的盘练过程中,那个所谓的腰,虚实,或者是神意气等等就是我们所说的四两,随着牵动四两,那千斤随之动了起来。在推手中,也是牵动四两拨千斤的运用,这个四两不再是自己的神意气,而是对方的神意气了,通过听劲,能够明确哪儿到底是对方的牛鼻子,然后把环准确的和牛鼻子上的那个洞卯上,这样也就完成了牵牛的准备过程。在教学中,有的拳友过度专注于牵牛的动作,在动作形式上下功夫,并且加深研究他师父,师祖,或者祖宗十八代延流下来的牵牛花样,有的有八十五种牵牛花样,有的有48种,有的有56种;有的叫赵氏牵牛法,张氏牵牛法等等。其实只要明确了方法,都是一回事。
现在市面上流行的有两种,一个是硬牵,牛不听话,就硬掰硬撅,实在不行就跟摔跤一样,把牛撂倒,然后再摆个他们老祖宗牵牛的样子,告诉世人,我这牵牛法是有传承的。还有一个就是柔牵,我们走的是这个路线,再准备牵牛的过程中,先是不着急牵,先是观察,再一个用触觉感觉一下牛的鼻子的位置,再不知不觉中把环穿过牛的鼻子,但这个也有缺点,如果遇到牛不配合,极有可能被顶撞,从而不成功。这个时候硬牵就有了优点。给牛鼻子上铁环成功,不能偏信一种方法,硬柔应该兼而有之。
尤其喜欢柔牵的注意:牛被牵走,不是绳子的功劳,也不是你牵牛的花样多,而是牛鼻子的铁环使得牛疼了,然后牛鼻子拉着牛走的。理解了牵牛的实际过程,那么有喜欢牵牛游戏的同好们,就知道自己从哪儿下功夫练牵牛了。
如果把牵牛看成是一个动作,或者行为,那么人被牵着走,那就是人家顺势了。在前段的诗歌中,作者也倾诉了自己像老牛一样,被牵着走,那就说明牵着作者走的人厉害了。人家已经洞悉了人性,发现了你的弱点,很轻松的就找到了你鼻子,并且对应的给你的鼻子配套了个铁环,你就被牵着走了。其实这在牵牛过程中就是顺势。因为牛好说,只要去找牛鼻子的位置就可以了。但是人不好说,不同年龄,不同背景,不同状况的人的牛鼻子都不同,这就需要洞悉你的人性、你的状况;就像老中医看病一样,通过望闻问切,从而知道你的病症。这就需要看势,明势,顺势。这是牵牛活动里面的高级东西了。
上面是从牵牛里面来看的,其实从咱们现实角度看,子非牛安知牛之乐乎。你说黄牛不耕地,除非你是奶牛,或者在阿三那儿。奶牛每天被挤奶就一定被耕地轻松吗?偶尔挤一两次,叫快乐,当把这种快乐当成工作的时候,你再快乐试试?!如果不耕地,那留给黄牛的唯一出路就是花椒大料大铁锅了。其实这也是老牛的宿命,或者本性。只不过绳子和铁环是让老牛把本性发挥的更好一点罢了。
人和动物不一样,诗歌作者的痛苦无论来自朝九晚五,还是内心情绪的波折,都是贪嗔痴惹得祸,或者说,你的欲望成了别人手中穿你鼻子的铁环。想把自己从牛马之中解脱出来,那就得需要修一修心。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这是牵牛的关键,也是不被别人牵的诀窍。我们一起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