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如教学,向下扎根,才能向上生长

2024-08-12 23:58   云南  

一直以来,教师与阅读、写作是分不开的,特别是语文老师,不阅读,不写作,是没法真正教学生去阅读写作的。


所谓的言传身教是需要自己亲自体会过才能够和学生产生共情的,也才能够真正做到教。


一篇文章无非是由主题素材技巧和语言四个要素构成,写文章,不论长短和体裁,都必然有一个写作的目的意图,或是要说明某个问题,或是要发表意见提出,或是要表达某种思想,或是要抒发爱恨情仇。


主题就是指通过文章的全部内容表达出来的基本思想、意见、情感、意趣的。


主题是一篇文章的灵魂。如果一篇文章没有了主题,就如同一队兵马失去了主力军。

文章并不是将好的词藻和句子堆砌起来就行了,如果没有主题思想,一味的用好词堆砌,就如一个丑陋粗俗的女子身着华丽的衣服,就显得矫揉造作,惹人厌烦。


所以就需要有新颖独特的想法,用独特的眼光提炼出新颖而独特的思想,就需要努力做到“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


当然,能够写出好的文章也需要有丰富的积累,这个积累就是在不断地阅读思考中有所提升。


作为教师,我是如何写作的呢?


首先,坚持阅读。阅读不是拿着书本囫囵吞枣,随意应付,而是需要静下心来,找好书本,认真读,好的的句子可以进行摘录或批注,读完要静下心来有自己的思考,并做好记录,每天坚持花一个小时的时间来阅读和思考,阅读并学会内化。


其次,坚持被看到。无论你今天看了多少,读了多少书,记录下来,保存下来,发在公开平台上,坚持被看到,即便看到的人不多,只要有一个人看过,即便你想偷懒,内心也会有一股傲骨催着你坚持下去,这其实就是对人性的考验。坚持记录,坚持被看到,才能有文字的积累。


再次,刻意训练。写文章既是学识的积累也是生活的积累,很多时候,如果不去刻意记录,很多事情都会变得很平淡,所以可以刻意的在生活学习中寻找素材。


文章不是无情物,写作贵有真情在。在所谓“真情”,指的是发自肺腑的真实情感,是在生活中对借以抒情的事物确实产生了深刻的认识和强烈的感受。


而要有真实情感,就需要有经历和体验情感的细腻丰富的纯净,是心灵的财富。写作,只能是“为造作文”,而不是“为文造情”,只有当情动于衷的时候,才会不由自主的想抒发情感,引起共鸣。


所以,所有的写作灵感都来源于生活,阅读也是生活的一部分。


最后,润色加工。当文章的基本框架清楚后就需要借助恰当的表现手法来加以润色,即增、删、改、调。使文章更加的流畅。


那么在这个过程中仍然需要进行不断的阅读。每每写出主要的提纲内容之后,我会去搜索类似的文章以及相关的一些名名言警句进行不断的修饰,调整自己的文章,一切都是从模仿开始的,这也是一种积极主动去学习的方式。


总的来说,我认为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能够写好文章,只有一本又一本书,才能在创作之路上作为台阶垫高。

那么,现在我们再一起来聊聊教学。教学两个字其实是两个动词,教师教,教师学,在教的过程中需要不断的学习,才能够有所提升。一个优秀的教师是很有魅力的,他能够吸引学生,吸引其他老师。

那么,如何成为一个有人格魅力的老师呢?

目前我一直努力在这样做。

备课要认真。提前梳理好教学计划,养成提前备课的相关,备教材、备课标、备教参、写教案、找资源、整理课件。

上课要活跃。尝试让课堂活起来,带动学生,拒绝大满贯,关注学生的课堂状态。

课后要反思。课后及时总结反思,记录自己的教学过程,不断总结自身身上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主动学习。无论什么时候都挤出时间去听课学习,网上查找优秀教师的课例,认真学习并做好记录。

有公开课的机会主动承担,认真备课,积极听取意见,不断突破自我。

要增强“学习力”,养成阅读的习惯,借助阅读之力持续输入更多“养料”;要增强“研究力”,具备研究意识,研究学生、研究课堂、研究教材,研究一切值得研究的教育现象;要增强“行动力”,把想法变成做法,把问题变成课题,把理念变成行动。

你遥望和奇想的视野,而要创造丰富的课堂,没有丰厚的积累,也是不可能的。

一切都需要不断地积累学习,向下扎根,才能向上生长。

愿所有的努力都能够不负所盼!
END


嗯,
加油呀ヾ(◍°∇°◍)ノ゙
今天又是特别的一天❥(^_-)


今天是持续写作的第113天


最后

你好呀
我是蓓茹
无人问津也好
技不如人也罢
总要试着安静下来
脚踏实地
去做该做的事
相识即是缘分
我在这里等你哈

“欣赏是进步的电梯”


天雨流芳阁
用心教书,认真学习,努力码字。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