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节日】中元节丨灯下念故人,中元寄哀思

2024-08-16 23:57   云南  

ZHONGYUAN

FESTIVAL




在中元节这一天


今天是农历七月十三,是我们汉族人的中元节。一大早起床,妈妈就开始在摆弄中元节需要用到的东西。


因为拍照是对老祖宗的不尊重,所以全程我都没拿出手机,我默默跟在身后不做声。


妈妈先是将祭祖用的酒器茶器准备好,把提前买好的水果:苹果、桃子、石榴、梨子及各种糖果饼干各拿出一些进行摆盘。


随后取出了提前在街上买好的祭祖的衣服、鞋子、包包、手机、元宝等物品(过去只是外婆用彩色纸剪好的衣服,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也会有一些和现代人常用的一些东西),还配有单独的袋子和冥币。


待一切认真摆好后,妈妈拿来了笔,准备装袋,每一类的款式根据所要祭奠的人去世时的年龄来进行装袋,如给奶奶的就会有花棉袄,给姑妈的就会有包包、项链等,每个一袋,装好后还需要在袋子上写好名字,老一辈的说法是这样祖先才能领到。


中午,妈妈便去家里的香房点了香,供茶饭,随后拿着点好的香去门口烧了纸钱准备迎接祖先,老一辈的说法是这叫“迎祖”,祖先们会在七月半返回家中探望子孙,所以要有迎接仪式,此后,家中的大门就不能再关,需要一直敞开着。


一下午,老妈在厨房准备着晚上的食材,我边看超市边打理着家里的绿植:浇水、除草。


下午六点左右,亲戚基本都来了,坐的是八仙桌,在所有人上桌前需要提前摆好菜和碗筷,碗中放好少量的米饭和菜。


妈妈迅速点了几炷香,随后将早上准备好的祭品拿过来,在饭桌前开始烧纸,每烧一袋需要念着名字,嘴里也不停念叨着,旁边舅母和外婆也在一旁一起帮忙。据说阳间的纸是阴间的钱,这样是给亡故的先辈送钱,而且烧时必须边喊名字边烧,以免领错了。


待烧的差不多了,这会剩一部分,需要拿着去门外十字路口附近烧,目的是给无家可归的孤魂野鬼一些施舍,它们就不会去抢送给其他亡故的亲人的钱了。


随后又会将之前盛好的饭菜全部放一个碗中,端着出去和烧尽的钱纸一起,这叫送茶饭,也是最后一个环节:“送祖”。


一切完毕后亲戚们便可以围桌一起吃饭了。


这便是我们这边中国四大祭祖节日之一——中元节的整个过程。





中元节的由来


中元寄哀思
灯下念故人

中国有四大祭祖节日:清明、中元、上巳、寒衣。


其中最有奇幻色彩的,便是中元节。


人们常称中元节为“鬼节”,许多离奇的鬼怪故事,皆以此为背景。


可实际上,中元节的内涵远不止于此。


它最早起源于民间“秋尝”的习俗。奉祀先祖在春夏秋冬皆有,但初秋的“秋尝”在其中十分重要。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人们举行向祖先亡灵献祭的仪式,把时令佳品先供神享,然后自己品尝这些劳动的果实,并祈祝来年的好收成。秋收季节,人们将成熟的谷物献给祖先,祈求来年有个好收成。


因为七月十五是下半年第一个月圆之夜,秋气新来,因而人们将这天定为祭祖日,俗称“七月半”。


“七月半”原本是上古时代民间的祭祖节,而被称为“中元节”,则是源于东汉后道教的说法。


道教有“三元说”,“天官上元赐福,地官中元赦罪,水官下元解厄,“中元”之名由此而来。


佛教则称七月半为“盂兰盆节”。在统治者推崇道教的唐代,道教的中元节开始兴盛,逐渐将“中元”固定为节名,节期设在七月十五日,并相沿迄今。


七月半祭祖习俗古已有之,原本是民间的祭祖节,而非“鬼节”,七月半文化核心是敬祖尽孝,一般不会将祭祀祖先的节日称为“鬼节”(“鬼节”是后来的说法,料想是从道教中元普渡开鬼门关的思想演变而来)。


七月半祭祖节被称为“中元节”,则是源于东汉后(大约北魏时期)道教的说法。


道教诸神中有天官、地官、水官,合称“三官大帝”,他们是天帝派驻人间的代表,分别在“三元日”为天帝检校人间功罪以定赏罚:“天官为正月十五上元赐福,地官为七月十五中元赦罪,水官则为十月十五下元解厄。”


地官所管为地府,所检的重点自然是诸路鬼众了。将中元与上元、下元合称“三元”。


据说中元之日,地宫打开地狱之门,也是地狱开门之日,众鬼都要离开冥界,接受考校,有主的鬼回家去,没主的就游荡人间,徘徊在各处找东西吃,因此又称鬼节,普遍进行祭祀鬼魂的活动,点荷灯为亡魂照回家之路。


道观举行盛大法会祈福吉祥道场,道士建醮祈祷,内容是为亡魂的灵魂超度。




民间世俗里“七月半”是追怀先人


七月乃吉祥月、孝亲月,七月半是民间初秋庆贺丰收、酬谢大地的节日,有若干农作物成熟,民间按例要祀祖,用新稻米等祭供,向祖先报告秋成。它是追怀先人的一种文化传统节日,其文化核心是敬祖尽孝。






中元节主要习俗


中元寄哀思
灯下念故人
中元节有许多丰富多彩的习俗,不同地区和文化可能会有一些差异,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中元节习俗:


祭祖和祭奠亡灵:这是中元节最重要的习俗之一。民间相信,祖先会在七月半返回家中探望子孙,所以需要祭祖,祭拜的仪式一般在七月中旬傍晚时分举行。到“七月半”祭祖时,则要把先人的牌位一位一位请出来,恭恭敬敬地放到专门做祭拜用的供桌上。因各地习俗略有差异,因此过节的方式也不尽相同,过节时间上也会有差别。




以示对祖先的尊敬和纪念


烧纸:烧纸中元节日中,民间俗信行为中,最为突出的是烧纸。据传说,阳间的纸就是阴间的钱,人们烧纸就是给亡故的先辈亲人送钱。通常上坟烧纸时要留下几张,到十字路口焚烧,目的是给无家可归的野鬼一些施舍,它们就不会再去抢劫送给其祖先的钱了。


祈丰收七月半施祭与祈望丰收又常联系在一起。施孤之夜,家家户户要在自己家门口焚香祷祝稻谷丰收,并把香枝插于地上,这叫做“布田”(插秧),插得越多越好,以此象征着秋收稻谷丰登。






对中元节的看法


中元寄哀思
灯下念故人


小时候,我对中元节的理解只停留在"鬼节"的概念上。


我以为中元节是为了祭拜亡灵和祖先,所以经常听到父母和长辈们提起要给祖先上香、摆供品。


我曾一度觉得这样的活动有些神秘和可怕,对此并没有太多深入的思考。


但随着年纪的增长,我也慢慢了解中元节背后更深层次的寓意。


中元节并不仅仅是为了祭拜亡灵和祖先,更是展示中国传统文化中敬畏生命和尊重祖先的价值观。


这一天,家人们会为已故的亲人准备丰盛的食物和饮品,将遥远的思念通过祭品传达。


我们会点香烧钱纸准备茶饭敞开大门,以此来迎接和指引亡魂回家。


那一声声的呼唤,是对逝去亲人的怀念,也是希望他们在另一个世界过得安乐和喜悦。





人生如同一幅画,我们每个人都会在某个时刻离开这个世界,而中元节正是提醒我们珍惜眼前的一切。


了解到生命的脆弱和短暂,我渐渐学会感恩并珍惜与亲人相处的每一刻。无论是生命中的喜悦还是困难,都是一种宝贵的经历。


所以,我认为这个传统节日不仅是对亡灵和祖先的敬思,更是提醒我们尊重生命、感恩亲人、珍惜当下的重要时刻。


无论是对我个人还是对整个家庭来说,中元节都承载着深刻的意义和记忆,它让我们更加懂得关爱家人,珍惜生活中的每一天!





END


嗯,
加油呀ヾ(◍°∇°◍)ノ゙
今天又是特别的一天❥(^_-)


今天是写作的第116天


最后

你好呀
我是蓓茹
无人问津也好
技不如人也罢
总要试着安静下来
脚踏实地
去做该做的事
相识即是缘分
我在这里等你哈

“欣赏是进步的电梯”


天雨流芳阁
用心教书,认真学习,努力码字。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