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生龙:作业设计的9条核心理念

教育   教育   2024-10-19 18:48   北京  

01 不放大作业的作用

作业的作用,被人们无限地夸大。家长和教师都以为拉紧这根“绳子”,学生就会在我们规定的方向上获得“飞翔”的能力,而我们也就尽到了应尽的义务。事实上,这只是一种自我安慰。

要改变现状,我们必须对当下的作业进行反思,并从作业的编制、类型、内容、实施和评价等多个维度重塑作业。有用的作业应该具备以下特征:

  • 作业能帮助学生学习规划时间

  • 作业能帮助学生创造意义

  • 作业能促进深度理解发生


02 把握影响作业的心理要素

如何让学生爱上作业呢?教师可以在作业设计中把握以下几个心理要素:

态度。态度指的是人们在自身道德观和价值观的基础上对事物的评价和行为倾向,由认知因素、意向因素和情感因素构成。正面的作业体验容易催生积极的作业态度,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对此要有清晰的认识。

内在动机。动机从来源上看可以分为外在动机和内在动机两类。外在动机往往由外部诱因引起,与外部奖励相联系。内在动机是由个体内在需要引起的。对学生而言,就是因为对学习任务或活动本身的兴趣所引起的动机,是与自我奖励的学习活动相联系的动机。作业伴随着学生的学习过程而生,要让作业发挥激励学生成长的作用,我们需要着力培养学生的内在动机。

自我概念。自我概念是对自身的简略描述。通常情况下,自我概念与学习态度是互相联系的。一个人若将自己视为学习者,既有助于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也会以另一种更加直接的方式影响学习行为。一旦“学习者”成为自我概念的一部分,自主学习就会成为一种具有经常性和可行性的活动。


03 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

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学生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导致学生之间存在差异的原因非常多,我们需要细心地加以研究、分析和判别。学生之间存在差异的原因包括生理因素、心理因素、阅读习惯、理解偏差等。

学生之间的差异是重要的教育资源,是促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共同成长的重要动力。学校组织的各类教育教学活动,不是要去填平或者消灭这些差异,而是要充分利用这些差异,让它成为更好地彰显学生个性、促进学生群体获得全面发展的资源。

作业作为教育教学活动中的重要一环,教师要注意利用好学生之间的差异,让作业成为学生互相借鉴、互动交流、思维碰撞的好资源。


04 注重作业中的互动

维果茨基有关儿童发展的理论告诉我们,人的心智发展需要通过社会性的交往活动才能实现。教师想要通过作业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就要改变学生做作业时单兵作战、孤立无援的状态,努力在作业中融入社会交往的因素。

学生在从现有发展水平向“最近发展区”迈进的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困难和波折,教师的引导、同伴的支持显得格外重要。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可以通过给学生搭建脚手架变通引导的方式和方法。

教师要营造鼓励犯错、支持挑战的学习环境和氛围,要重建作业评价标准,让学生放开手脚大胆探索,即便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也不畏惧。


05 关注工作记忆的容量

大脑有两种记忆方式,分别是工作记忆和长时记忆。

工作记忆又叫短时记忆,是大脑对正在处理的信息进行瞬时处置、有意识加工的这部分记忆。工作记忆的特点是容量有限。现在科学家广泛的共识是,通常情况下工作记忆只能同时处理4条信息。了解工作记忆的特点,对教师设计作业非常有帮助。

将所需要的信息存储到长时记忆之中,也需要工作记忆帮着完成。在存储信息的时候,工作记忆会根据该信息是事实还是图像来决定把信息放到何处去。要想将信息存储到长时记忆之中,最好要想方设法将这个信息转化成图像。教师要想方设法给学生创设利用图像来分析和处理相关问题的机会,以便学生借助图像来将所学知识保留到长时记忆之中。


06 明晰大脑的工作模式

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人类的大脑逐渐形成了两种工作模式,即专注模式和发散模式。

专注模式指的是人在理性支配下,心无旁骛地投入到工作或学习的状态之中,努力将面对的问题和已有的知识建立关联,借助基本原理和思维方式解决问题。

专注模式下的学习,不是简单地重复,而是一种刻意练习。教师运用刻意练习原理设计的作业之所以可以提升人的学习能力。

发散模式是指大脑处在放松和自由的状态,没有思考任何特定事情。如果你此前专注于思考某个问题,那么当你从专注模式转向发散模式时,大脑并没有停止对该问题的思考,只不过原来是在意识层面思考问题,现在则转移到潜意识层面调动大脑各个区域的神经共同来思考,帮助自己在各种想法之间建立充满想象力的联系。创意似乎经常是在发散模式中冒出来的。


07 巧用间隔学习法

学习新知总是和遗忘结伴而行。遗忘是一个自然的过程,是人为了更好地生存而逐渐演化出来的一种生存机制。人总是在快速忘记所学的知识,如果想要将知识牢记,就必须重复学习。

重复学习也是有策略的。是将所学的知识不间断地重复学习一段时间,反复加以强化好?还是间隔一段时间重复一次好呢?艾宾浩斯等人通过研究发现,将一个新知识连续重复学习五遍,远不如间隔一个时间段重复一次效果好。如果两次重复之间间隔一个睡眠的时间,那么效果会更好。

教师可以通过教学运用间隔学习法,但通常和作业布置相结合,才能发挥该学习法最大的效能。教师要有针对性地设计间隔学习的作业。


08 要有课程意识

从研究课程标准到设计课程实施方案,从组织课堂教学到落实课程目标,作业都是课程重要、有机的组成部分。

设计作业要有课程意识。教师要善于站在课程建设的宏观层面来把握作业在课程中所处的方位,突显作业的整体性、系统性和协同性。

具备课程意识的教师设计的作业会呈现以下几个鲜明的特点:

一是以学生为中心,始终将学生的发展放在作业设计的核心位置。二是作业设计基于课程标准,目标清晰。三是作业的内在结构合理,相互之间有明晰的逻辑关系。四是作业的类型丰富,指向课程目标。五是关注学生的作业过程,发现其中有价值的教学信息。六是注重反思与改进。


09 不断评估和改进

设计好的作业,在实施过程中,是否能体现设计的意图?是否会出现预想不到的情况?如果预期的效果和实际的情况存在较大差距,背后的原因是什么?……这一系列问题提醒教师,将作业设计好呈现给学生,设计的任务并没有完成。

在学生做作业以及教师批改统计的过程中,他们获得的各种信息都可能指向作业设计本身,教师应该据此对作业设计进行评估,必要的时候可以对作业进行修改和调整,使作业能更好地实现预期目标。

作业设计是整个作业的起点与前提,也是作业诸环节中最为关键的环节。作业设计的质量直接决定了作业的质量。在作业设计中,我们要充分运用好 PDCA 循环,建立良好的动态反馈机制,提升作业设计质量。

文章来源:整合自源创图书《作业设计的30个原则》,常生龙著,上海教育出版社2023年10月。


源创图书·常生龙作品


(点击图片,跳转小程序可购买图书)


扫描下方二维码

加入源创图书读者群

第一时间获取

新书资讯/直播信息/购书优惠等

多种福利哟~

团购请联系源创图书市场部

折扣优惠

电话:18600767750

QQ:1454575208

点个在看▼,分享给朋友~


源创图书
以出版推动教育进步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