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我不止一次看到这样的新闻报道:学校召开家长会,让每个孩子端一盆洗脚水,跪下来给父母洗脚。接下来几乎都是同样的结局:孩子忽然意识到父母养育子女的辛苦,懂得了感恩;做父母的忽然意识到孩子懂事了、乖巧了、孝顺了,感动万分,于是父母和孩子紧紧拥抱,热泪盈眶……
每次看到这样的所谓感恩教育活动,我都充满愤懑:这是教育吗?这样的教育真的能让学生学会感恩吗?
这当然不是教育,这是作秀。当教育演变成作秀,不管它打着多么美好的旗号,都失去了教育的根本意义,不会具有教育价值。当给父母洗脚不再是家庭生活中发生的真实一幕,而是在公共场合的一场集体展示时,这样的教育不但不会达到目的,反而会起到巨大的反作用:感恩是做给其他人看的,至于孩子内心深处是否真正意识到父母的辛苦则是另外一回事。有时,我们的教育就是这样逐渐把学生培养成了八面玲珑、见机行事、虚伪狡黠的“聪明”人。
我常常想,如果我们能引导学生在父母下班回家的那一刻,微笑着迎上前来,接过父母的包,递上一杯热茶,这也许比组织“我给父母洗洗脚”的集体展示活动要好得多。
苏霍姆林斯基对这种空喊口号的教育十分反感,他认为:
不要只号召讲卫生,而是要去打扫。要少说多做。要给孩子揭示出人性的世界来——只有在这个条件下,道德真理才会成为每个人的财富。
所谓“给孩子揭示出人性的世界”,我认为就是教给孩子一方面要直面自己的内心,另一方面要能够逐渐学会站在他人的立场,从多个维度去思考问题,看待世界;同时,要从更加具体的事件和劳动中,去体会自己和他人内心深处细腻、真实的情感。假如我们只是满足于提出口号,发出倡议,而没有引导学生采取具体的行动,那么教育就有落空的危险。“只说不做”或“多说少做”还会引发更大的危害,那就是助长学生的虚荣心,让道德和精神教育变成空中的浮云。一旦这些不曾落地的“口号”在校园内刮起旋风,学生会变得“不再相信”,道德教育最基本、最重要的前提就丧失了。
那么,在学校教育中,是不是“口号”就不能提了?回答是否定的。苏霍姆林斯基强调的是不能空谈口号。我们不能让口号只出现在学生的演讲比赛中。同理,我们也不能让感恩父母只停留于“洗脚”的集体展示。我们提出一个口号的同时,更应该给予学生明晰、具体的指导,让学生采取具体的行动,也只有在行动中才能让道德教育落到实处,真正走进每个学生的心灵。
苏霍姆林斯基在他的著作中谈到大量这样的案例,可以给我们带来很多启迪。比如,他和帕夫雷什中学的教师带领学生种下苹果树,栽下葡萄苗,并且培育它们,几年之后,学生将第一批最甜最大的果实拿回家,送给妈妈,也送给村子里的老人;他们一起去森林里捡拾橡树的果实并卖掉,所得的钱都会拿出一部分给自己的父母。我想,所谓感恩父母,所谓家庭责任感,就在这样的行动中成为植根于每个学生心灵深处的信念,坚定不移。
这些年我参观过不少学校,有些名校在办学理念、教师队伍建设、空间打造等方面都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我从中受益良多。但我发现,有些学校的教育理念很难找到具体的支撑,在表达上给人新鲜感,甚至文采斐然,但鲜见系统化、可操作性强的活动组织。有的学校在空间打造上花了很多心思,每一间教室、每一面墙都经过精美的设计,但仔细观察,会发现这些精美的设计绝大部分都出自专业设计师之手,或者是直接购买各种挂图、挂饰等来装扮。我想,这种校园文化空间打造的意义是有限的。因为在科学教室里挂上“我们爱科学”的标语和科学家的画像,并不能保证学生就会爱上科学,在美术教室里挂上莫奈、凡·高的名画复制品,也并不能保证学生就会爱上美术。
我们不妨多让学生参与进来,用自己的智慧、作品来设计、装扮校园,也许会取得更好的效果。我曾经创办过两所新学校,担任过两所学校的首任校长,开学之初,学校的空间尚有不少空白,在空间设计上除了不能动的硬件,我都主张尽可能让师生亲自动手。我们面向所有师生发起了“我的校园我来装扮”活动,征集师生的书画、手工、石绘、拼布等各种作品,然后将这些作品分门别类,按照不同主题安放在合适的位置:楼梯的转角处、教室的外墙上、连廊的柱子上……。更有意思的是,学生挑选最喜欢的绘本中的人物形象和精彩画页,融进自己的想象和创造,然后画下来,让空白的墙面变得五彩缤纷,创意无限。这不但展现了学生阅读的快乐和收获,也突显了学校推动儿童阅读课程的成果特色。这些作品让原本沉寂的校园变得灵动活泼起来,似乎每件作品都闪烁着创造的火花。这些都让学生意识到,当我们用自己的双手和智慧去创造美好的学习、生活环境时,这些被我们亲自装扮的空间就不再仅仅是一个地方,而成为充满温度的、活泼的场所。在每个清晨,学生还没到校,我行走在校园里,穿行在这些作品之间,我的耳畔仿佛响起了学生的笑声。这笑声深深地感染着我,激励着我,帮我开启又一个充满能量与活力的日子。
除了这些显性的层面,在许多理念的培育上,我们都尽可能将理念转化为行动。
比如,我们倡导保护环境的理念,在校内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但怎样让环保的理念深入人心,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悬挂在校园过道里的横幅标语上,也不是仅仅展现在拍摄的环保主题的微视频中?我们觉得应该让学生参与到具体的实践活动中。例如,我们和学生一起商量在校内开展垃圾分类活动,每个班级的阳台上都设置了不同的分类垃圾桶,每幢楼的走廊上也在合适的位置安放了更大规格的不同的分类垃圾桶。教师给学生讲解,生活中的哪些垃圾是易腐垃圾,哪些是可回收物,哪些是其他垃圾,各种分类垃圾桶分别是什么颜色,有哪些标识,告诉学生要将垃圾放入相应类别的垃圾桶中,而不是随意丢弃。我们还和学生一起探讨,这些不同类别的垃圾是怎样处理的,怎样做到无害分解和有效利用等。学生撰写了垃圾分类方面的主题报告,还通过绘画、视频等方式,给学校的物业人员、保安叔叔和保洁阿姨呈现垃圾分类方面的小知识。有趣的是,有几次学生现场给保洁阿姨“上课”,原来是保洁阿姨将打扫的落叶当作“其他垃圾”投放,学生指出这样分类是错误的,因为落叶是“易腐垃圾”……
又如,我们倡导节约粮食的理念,几乎每个学生都会背“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但只是在食堂里张贴这些标语就行了吗?我曾看到有的学校食堂硬件条件非常好,空间宽敞明亮,设施非常先进,但用餐结束后,却在学校的泔水桶里发现了上百个完整的馒头、包子,只咬了一口的苹果,还有未曾剥皮的煮鸡蛋……大量被浪费的食物,让墙上张贴的“节约每一粒粮食”的标语充满讽刺意味。这促使我们思考,在校园内,节约粮食的理念应该怎样落到实处。我和老师们认为,光靠张贴标语,或者光靠说教,甚至让值日小干部进行监督扣分,效果都是有限的,因为没有让学生发自内心地认可和理解食物的来之不易,他们也不知道怎样做才是真正践行了节约粮食的理念。经过商量,我们决定充分利用学校的小农场,让学生参与到农场劳动中。每个班级都分到了一小块土地,有的班级还有一块用木栅栏围起来的可移动的种植区,学生在教师和家长的带领下,种下应季的蔬菜、水果和各种花卉。经过数月劳作,到采摘季节,学生在学校的食堂里吃到了亲手种植的蔬菜和水果。同时,我们还将蔬菜和水果、鲜花作为奖品发给学生,让家长也能分享我们的喜悦。针对学生用餐浪费问题,我们测算了每个年龄段学生的基本食量,注意营养搭配均衡,同时兼顾学生的用餐喜好等,精准采购食材,实行“带量食谱”。实施一段时间后,学生基本上实现了“光盘”。学生在劳动中感受到了艰辛,也感受到了劳动带来的收获和幸福,从而学会了珍惜。
文章来源:源创图书《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当校长》,闫学著,教育科学出版社2024年9月出版。
微信编辑 | 杨露颖
复审 | 李热爱 终审 | 张万珠
扫描下方二维码
加入源创图书读者群
第一时间获取
新书资讯/直播信息/购书优惠等
多种福利哟~
团购请联系源创图书市场部
折扣优惠
电话:18600767750
QQ:1454575208
点个在看▼,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