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写过一篇《说说“事必躬亲”》的文章。在这篇文章里,我着重谈了自己对事必躬亲这种工作方法的认识。我认为,是否事必躬亲,要根据单位的大小、人员的基础条件而定,不能一概而论。
作为领导干部,重要的是带领大家找到更好的办法,让大家“跟着干”,以自身的实际行动给人做出榜样,带动、影响、促进团队成员积极工作,为实现共同目标而努力奋斗。
到现在,我仍然坚持这种看法。但是,近期发生的一些事情,使我不得不反思自己在是否事必躬亲上没有把握好度。
比如,关于讲话,我一直认为,作为一个领导要会自己思考问题,不人云亦云,要讲有思想的、接地气的、有自己风格的话。所以,我一般不需要别人为我准备讲话稿。但是,写作更多是一个习得技能,久而久之不写,写作能力就会下降,甚至可能还会怵。这当然不好。
再比如,凡事我喜欢思考,也喜欢操心,上级部署的工作汇报到我这里,我都是带着大家一起想思路、想办法。但是,把握不好度,久而久之,就容易变成我自己把什么事情都考虑了。倘若拿到一个文件,接到一项任务就来汇报等我具体安排,这就不对,也不应该。
能力差、干不成事的人也就算了,可明明很优秀还不进步工作做不到位,那一定是哪里出了问题。可能真的是我做的太多了,一个懂太多会太多又爱操心践行的“全能”领导,过度事必躬亲,可能真的不利于大家的成长。
虽然我自己并不觉得累,虽然整体工作也有很大的提升,但倘若每个人都不操心不尽心,那这种工作上的进步就只与领导个人有关。换个“大撒把”的领导,可能就又反弹回去了。
所以,很有必要改进自己的工作方法。
第一,要克制自己过早动手动嘴的冲动。来汇报工作,要让他们自己先拿方案,要习惯先问:你的思路是什么?你打算怎么做?
第二,要克制自己直接否定给意见的冲动。对他们拿的方案不认同,不要直接否定给意见,而是要商量着完善,要习惯问:这样做可行吗?还可以从哪方面完善?
第三,要引导大家养成对照复盘的习惯。事后比较不同方案的优劣,出现问题要求说明:漏洞在哪里?采取什么措施能够避免?
第四,要区分工作轻重缓急难易。对一些简单的、具体的工作,不妨简单粗暴些,直接提结果要求,只问结果不问过程,完不成就批评、追责,让每个人都养成遇事自己想办法的习惯。
以上,立此存照,提醒自己随时注意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