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安利的《哪吒之魔童降世》,我看完后却感觉怪怪…

文摘   娱乐   2025-02-02 11:45   河南  

 

很多人在朋友圈里推荐《哪吒之魔童降世》,我以为会很好看。刷了一遍,发现也就那样。

 

盛名鼎鼎,其实难副,总感觉这部动画电影哪里不对劲。

 

揣摩了一下,主要是电影的风格与主题。

 

首先是,电影里面充斥着大量无厘头的搞笑、搞怪与搞恶。

 

比如开头的那个李夫人,去寺庙拜佛求子,无论是走势、动作,还是语言、行为,简直就是个野蛮太太,丝毫没有一点虔诚之意。

 

还有那个太乙真人。说话蛮蛮的,加上肥猪形象设计,贯穿全影的无厘头搞笑路线。有一处,灵珠转世那段,“忘记密码”“指纹解锁”…较之上古时代的背景,实在夸张到离谱。

 

更有一些低俗的无厘头。

 

哪吒救敖丙那段。用鼻涕当解药,还内服外敷都一样。

 

敖丙送乾坤圈那段。一个男人形象的人看到敖丙,居然魂不守舍,双手合一托着腮帮,声音嗲嗲地说好帅啊!

 

结尾四人冰球里抢指点江山笔那段。太乙真人居然靠响屁,对,是响屁,扭转局势!

 

可以说是将低俗的无厘头运用到极致!


如果这是一部无厘头电影还好,问题是它不是。

 

逆天的叙事线索来看,导演似乎更想要拍一部我命由我的个人英雄主义史篇。但里面却充斥着大量与影片整体风格完全不符的无厘头搞笑、搞怪、搞恶段子,这就有点造作和尴尬了。

 

好的电影,应该让人感到协调。或喜,或悲,或愤怒,或惊恐……在体验上应当有一致性,不能让人觉得浑身不自在。

 

无厘头的过度使用,以粗俗当幽默,为搞笑而搞笑,《哪吒之魔童降世》和《捉妖记》并无不同。

 

再有就是故事的讲述上。

 

情节虽然是流畅的,但主题却是杂糅和有漏洞的。

 

开始的时候,觉得导演是在讲偏见。因为哪吒一出生就被贴上魔丸的标签,所以一直就受偏见。如果顺着这个思路讲下去,最终似乎应是偏见终受惩罚。

 

结果,导演到最后又来个我命由我不由,转而变成反抗了。那么接下来,哪吒就应该反抗天劫。

 

然而,并没有。


哪吒说,是魔是仙,我自己说了算。但哪吒最终成仙,是自己选择的结果吗?

 

好像也不是。

 

哪吒是魔丸转世,但天生却有一颗善良的心,不过是被标签化而已。

 

而且,还有始于外在而非发于内心的乾坤圈控制。

 

哪吒自始至终没有思考过什么是善什么是恶。当别人说他是魔丸时,他就表现给别人魔丸看;当别人说他是灵珠时,他就要除妖降魔。

 

他的人生是被定义的人生。

 

我们应该反对成见,是因为知道成见本身是不对的,而不仅仅是成见之于我身。

 

这就限制了影片的格局。

 

当然,基于家庭环境、个人学识、生活体验、价值取向等因素,不同的人对同一部电影的评价肯定会有不同。

 

你之蜜糖,人之砒霜。

 

反过来也一样。

 

你之砒霜,人之蜜糖。

 

不争吵,也不求认同。

 

勿喷。


晓民之声
法治·修行·终身成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