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讲话稿,可能真没必要让专职文秘人员写了

文摘   2025-01-18 06:28   河南  

在很多单位,领导讲话材料都是由专职文秘人员负责起草,仿佛成了不成文的规定。然而,仔细想想,这种做法真的必要吗?


且不说领导亲自撰写讲话材料可以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意图,借机系统地梳理一下工作思路,仅就假设领导只会当领导而言,在办公软件越来越智能的今天,似乎也没有必要依赖专职文秘人员。我们随便下一个Ai智能助手软件,就可以快速写出一篇有逻辑的、语言通顺的文章。这足以应对大多数的情况。如果想有自己的风格,把想法阐述得更加精细一些,多修改一会儿,就可以写出一篇很好的文章。


这两天,Deep seek据说在国外很火,手机自带应用平台上搜不到,只搜到一个DeepAi智能助手的软件,下载量才只有2万多点。虽然与Deep seek不是同一个软件,但还是本着试一试的心态予以下载。然后输入“写一篇关于把握事必躬亲度的小作文”,不到2秒,文章便生成了。而且,看起来还不错。


不过,我仍然觉得有必要坚持每日一百字的习惯。不为工作,也不为为写而写,只为锻炼自己的思维。毕竟,大脑是用进废退,我不想老得太快。


下面是DeepAi智能助手写的《把握事必躬亲的度》,未作修改,直接拷贝到下面,与我自己所写的文章《把握好事必躬亲的度》对比,供批鉴。


把握事必躬亲的度


在人生的舞台上,我们常常面临着一个选择:是事必躬亲,还是适度放手?这个问题涉及到我们对待工作、学习和生活的态度,以及我们如何平衡个人责任与信任他人的关系。

事必躬亲,意味着对每一件事都亲自过问,亲自操持。这种态度有其积极的一面,它体现了对事物的专注和责任感。在关键时刻,事必躬亲可以确保事情的顺利进行,避免出现差错。然而,过度的事必躬亲却可能带来相反的效果。它可能导致我们陷入繁琐的细节之中,忽视了整体的规划和长远的目标。此外,过度干预还可能让身边的人感到不被信任,从而影响团队合作和人际关系。

那么,如何把握事必躬亲的度呢?

首先,我们要学会信任他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通过信任他人,我们可以发挥团队的力量,实现共同的目标。信任他人并不意味着放任不管,而是要在充分了解对方能力的基础上,给予适当的自主权。这样,既能减轻自己的负担,又能激发团队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其次,我们要学会合理分配时间和精力。事必躬亲并不意味着要亲自去做每一件事。我们应该将有限的精力投入到最重要、最关键的事务上,而对于那些次要的、可以委托给他人的事情,则不必过于纠结。通过合理分配时间和精力,我们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实现更高的目标。

再次,我们要学会倾听和沟通。在事必躬亲的过程中,我们可能会忽略他人的意见和建议。通过倾听和沟通,我们可以了解他人的想法和需求,从而更好地协调工作,避免因为过度干预而导致的冲突和误解。

最后,我们要学会适时放手。有些事情,我们可能并不擅长,或者并不值得我们去投入过多的精力。在这些情况下,适时放手,让更专业的人去做,是一种明智的选择。适时放手不仅能够节省我们的时间和精力,还能够让我们更好地专注于自己擅长和热爱的事业。

总之,把握事必躬亲的度是一种智慧。它需要我们在信任他人、合理分配时间精力、倾听沟通和适时放手之间寻找平衡。通过这样的努力,我们不仅能够提高工作效率,还能够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实现个人与团队的共同成长。

晓民之声
法治·修行·终身成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