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了解“小胖威利综合征”

健康   2024-10-05 06:01   陕西  

小胖威利综合征


Prader-Willi综合征(PWS)是一种较为罕见的遗传性疾病,由父源染色体15q11.2-q13.1区域的缺失或印记基因功能缺陷引起。这种疾病的发病率在国外报道为1/35000-1/15000,而国内尚无确切的流行病学数据。PWS的临床表现具有较大的异质性,但不同遗传分型和亚型之间的临床表现差异不大。













【病因和发病机制】

PWS是一种父源15q11.2-q13.1功能缺陷所致的印记遗传病。该区域包含Angelman综合征印记区和PWS印记区。遗传变异类型主要分为三型:缺失型(约70%)、母源单亲二倍体(约25%)和印记中心缺陷(<5%)。此外,SNORD等关键基因变异和母源15号染色体罗伯森易位也是导致该疾病的原因之一。













【临床表现】

PWS在胎儿期可表现为胎动少,患儿临床表现包括特殊面容(双额径窄、面颊丰满、杏仁眼、外眼角上斜、上唇薄、嘴角向下,部分有小颌畸形)、婴儿期肌张力低下、喂养困难、肥胖、性发育不良等;还可伴发神经和心理行为问题,如易怒、强迫行为、神经发育延迟、学习障碍等;骨骼系统问题,如髋关节发育不良、脊柱侧弯也是常见的临床表现。













【遗传学检测和风险评估】

遗传学检测是确诊PWS的关键。15q11.2-q13.1区域甲基化特异性PCR或MS-MLPA可以确诊99%以上的PWS,既可以分析甲基化异常,还可以分析拷贝数异常,是诊断PWS的最佳方法。染色体芯片、荧光原位杂交、基因测序等方法均仅能检出部分PWS。以往认为测序只能发现<1%基因变异患儿,随着测序分析能力提升,基本能发现缺失型PWS。

PWS多由新发突变引起,大部分为散发,PWS父母再生育风险总体不高(<1%)。再发风险因遗传学病因不同而异。绝大多数染色体微缺失患者和单亲二倍体再发风险为1%,母妇高龄可以使再发风险升高;印记基因突变可以隐蔽地向下传递多代,子代患病风险50%。父母有染色体易位、印记中心缺失、生殖细胞嵌合体和关键基因变异的病例,因再发风险很高,因此再生育则可以考虑辅助生殖技术,进行移植前诊断。













【干预和管理】

PWS患儿一旦出生,需要进行一系列辅助检查,包括肥胖和代谢综合征相关指标检测、性器官影像学、促性腺激素和性激素水平检测、髋关节和脊柱影像学检查、脑电图和颅脑影像学、睡眠呼吸监测及智力和心理行为学评估等。

目前尚无治愈PWS的方法,治疗和管理需要经验丰富的多学科团队进行长期对症和康复治疗。家庭宣教、饮食和营养管理、rhGH干预、生殖发育干预、心理行为矫治和康复是主要的治疗和管理措施。因此,早期诊断、早期干预对于本病的诊治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戴阳丽, 邹朝春. Prader-Willi综合征诊断与治疗[J]. 中华儿科杂志, 2023,61(02):190-192.

[2]陆国辉, 徐湘民. 临床遗传咨询[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7.204-205.

西交一附院妇产科
西安交通大学一附院妇产科是西北地区综合医院妇产科中的翘楚。集医、教、研为一体的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拥有在围产、妇科及生殖专业中享有盛誉的全国著名专家与学科带头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