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小吃老板:开了16年,我家的店还是关了【酸甜苦辣】

文摘   2024-10-12 03:34   美国  

《餐饮家》出品,规范转载,违者必究


这个神器改变美国中餐,十年来帮餐馆多挣28亿1726万美元!



今天的这篇文章刊发在《餐饮家》杂志的《酸甜苦辣》栏目中。作者Deo来自纽约。三年前,他从父亲手里接过家族生意,希望振兴“上海小吃”昔日的风光,然而在付出诸多努力后,餐馆最终还是关门大吉,一个时代的经典就此落幕。



【延伸阅读】

致敬那些走在风口浪尖的餐饮家们

投稿电邮:

editorial@littlelaba.com

底部扫码添加餐饮家小助手或参谋长微信



 开了16年,我家的店还是关了




上海小吃老板 Deo
地址:39-07 Prince St #1A, Flushing, NY 11354



大家好,我叫Deo,曾是纽约法拉盛“上海小吃”的主厨。这是一家由我父亲创立、至今已有16年历史的本帮菜餐厅。但遗憾的是,在经历了多年的风雨之后,它终究还是难以抵挡时代前进的车轮,于今年9月11日正式停业。在这个告别的时刻,我有许多话想要与大家分享。



 辉煌过


故事还要从上世纪90年代说起。

作为土生土长的上海人,父亲在年轻时赶上了时代的东风,成为上海第一批厨师专业毕业的大学生,从此烹饪成了他一生的事业。他曾经在日本的一家餐厅做主厨,亲身经历了日本泡沫经济的崩溃,随后在1999年来到纽约打拼。

当时法拉盛的餐饮界呈现出“三足鼎立”的局面,本帮菜、粤菜、台湾菜各领风骚,其中本帮菜的代表“上海滩”更是独占鳌头,父亲便顺理成章地在这家餐厅担任起了大厨,一待就是6年。后来,父亲想要自己创业,便另起炉灶开了现在这家上海小吃。


在父亲的精心打理下,上海小吃曾经历过一段风光无限的日子。生煎包、馄饨、红烧葱烤大排等一推出就大受欢迎、供不应求,就连东方航空公司也对我们的菜品赞不绝口,与我们达成了长期合作。还记得那时候放暑假,我去店里帮忙,二楼的区域都会对外开放,门口经常大排长龙。

然而,在这16年间,外面的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科技、网络逐渐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改变了法拉盛的餐饮格局:

不同派系的餐厅纷纷涌入,不断给食客带来味蕾上的冲击;

许多具有竞争力的本帮菜随之兴起——南翔在营销上十分卖力,引流了不少外国客人;豫园以送小笼包的方式也打下了自己的一席之地,之后又相继出现了诸如浙里、上海味道、老克勒、江南等深受年轻人喜爱的餐厅,本帮菜的市场再一次被瓜分。


相比之下,在上海小吃这家小小的餐厅内,时间却仿佛凝固了一般。陈旧的装修、单一的菜单,除了父亲日渐苍老的面容,很难在这里看到岁月流逝的痕迹。随着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许多由父亲一手带出来的厨师也开始向外分流。这一切不可避免地导致了一个令人遗憾的结果——上海小吃逐渐被时代所抛弃了。

我常常质疑父亲,为什么这几年亏损如此严重,还不及时止损。父亲也不懂自己究竟在坚持什么。我想他更多的是想要传承吧,他对这家店还是有感情的。因此,我也渐渐萌生了帮他转型,让上海小吃起死回生的想法。

广告






 努力过


我本科学的是信息取证,毕业后从事了几年簿记员的工作,每日与电脑和数字打交道。疫情期间,我越发觉得在外打工不如自己创业。大约三年前,我正式从父亲手中接管餐厅,进入后厨成为了一名炒锅。

身为90后,大家可能普遍觉得像我这样的年轻人很少会选择从事这一行,毕竟谁都想西装革履地在办公室里吹空调,而不是整天与油烟为伴,甚至还有部分人会觉得餐饮都是学习不好的人才去干的工作,尤其是中餐厨师,经常会被划分为苦、脏、累的低端行业。但我却不这么认为,随着社会越来越国际化,美食就和音乐一样,已然成为世界通用的语言。人们分享着来自不同文化的独特美食,更多的混合型创意菜正在相继问世,未来很多我们现在认为的高端职业可能会被AI取代,但厨师是无法被取代的。


刚开始,我经常“翻车”,特别是在盐的比例上。我就一步步调整和熟悉各种调料的配比,每次出完餐后都会仔细观察客人的反应,看剩菜有多少、是否被打包,尽量让菜品更符合大众的口味。但是,在法拉盛这个餐饮如此“卷”的地方,容错率是很低的。顾客这次觉得不好吃,下次可能就不会再来了。那段时期,品控的不稳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们后续的竞争力。

为了吸引更多新的客人,我还尝试了其他各种方法:

邀请美食博主来探店;

增加受年轻人欢迎的菜品如蟹粉拌面、小龙虾杯面,以及季节性的鲜肉月饼、酱油蟹和咸蛋黄肉粽;

电视剧《繁花》热播时顺势推出火出圈的排骨年糕;

将营业时间延长到早上9点至晚上9点;

做冷冻点心在长岛市跑配送;

......

虽然这些努力使得订单量有些许增长,但整体效果并未达到预期。

冷静下来分析,这其实是意料之中的。上海小吃在多个方面确实已经落后太多:缺乏系统化的管理,员工之间分工不明确导致服务质量欠佳;菜单长期缺乏创新,难以吸引新顾客;在社交媒体上的推广也不足……更重要的是,“上海小吃”这个名字过于泛泛,搜索引擎一搜全是上海的各种小吃,顾客很难在海量信息中找到我们这家店。


一周工作6天、每天12小时,身体其实已经开始感到疲惫。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还是精神上的巨大压力。最终,受限于店名、自身经营以及激烈的竞争环境等多方面因素,上海小吃还是走到了尽头。


 惦念着


电影《寻梦环游记》(COCO)中有这样一句台词:“死亡不是终点,被遗忘才是”。我想此时此刻,把这句话送给上海小吃再合适不过了。

自从在社交媒体上发布即将结业的通告以来,我们收到了许多老顾客的温暖问候和鼓励。每当想起与客人共度的那些美好回忆,我的心就会被深深治愈。

记得有一年中秋,一位特意从外州赶来的小姐姐想买我们的鲜肉月饼,却不巧正好卖光了。父亲不忍心让她失望而归,为她烤了一盘,这让她深受感动,从此成了店里的常客,我们也成为了朋友。后来才得知,她是一名记者,在她的帮助下,上海小吃得以接待了很多旅游团和学生团体。


还有一个故事,让我至今感慨万分。

有一对老外母子,他们非常喜欢吃店里的葱油饼和小椒牛肉丝,几乎每周都会光顾,每次都点同样的几道菜,坐在靠窗的同一个位置。但突然有一个多月,他们没有再来。我当时并没有太在意,直到前几个月,这位儿子带着一群亲朋好友来到店里,却唯独不见他的母亲。他遗憾地告诉我,他的母亲已在上个周末离世,在母亲的追悼会后,他带着大家一同来品尝她生前最爱的几道菜,算是最后的告别。

不知为何,我非常感同身受这份悲伤。翻阅着16年前的老照片,我好像理解了父亲一直坚持的意义。


梦想着


从打算结业开始,我们就一直在寻找合适的买家和合作伙伴,新的管理团队目前正在对上海小吃进行彻头彻尾的装修,菜系也将做出更改和调整。如果一切顺利,几个月后大家就能看到涅槃重生的“新餐厅”,尽管它不再沿用旧名,也不太可能继续主打本帮菜,但我相信它会以另一种形式,带着新的故事和味道重新与大家见面。


而我也在准备进修法餐和意大利餐,打算之后做融合菜,让中餐变得更加国际化。上海小吃虽然已经结业,但我希望自己能够保持初心,无论将来以何种方式再回归餐饮行业。

最后,在此衷心感谢这16年来每一位顾客的信任、表扬和宝贵意见。当所有的褒贬都成为过往,希望大家和我一样,只记住它最美好的模样。天下无不散的宴席,当一曲终了,人散何尝不是一种新的重逢!


本文由Deo讲述,《餐饮家》记者Lily撰写。如果您想讲述您的酸甜苦辣餐饮人生,请联系我们。当然,如果您愿意自己写给我们, 也非常欢迎。





点击下方卡片关注我


点一下了解餐饮家》杂志


2022 年1 月创刊
Email: info@littlelaba.com
Tel: (646) 258-8137

President/Publisher:Leo Li
Executive Publisher:Jiangming Tou

Editor-in-Chief:Jiangming Tou
Editor:Ivan Liu/Arock Liu/Lily Qin
Art Director:An Yang

Operations Director:Ivan Liu

 Monthly publication by Littlelaba Media LLC
Printed in the United States
www.canyinjia.us


我们竭诚为各位餐饮家服务
扫描二维码添加
“餐饮家小助手”/“餐谋长”
【添加好友请简单注明意图,谢谢】


 推荐阅读

纽约市开始强制堆肥计划,这是餐馆必须要做的事【餐谋长】
全美最新餐饮招工/转让/推广信息(每周六免费发布)
第二届餐饮家金像奖揭晓(附获奖名单
法拉盛传奇 | 法拉盛女王 | 布鲁克林之王
致敬那些走在风口浪尖的餐饮家们【发刊词】



 敬请支持北美餐饮人社区 
    点个“赞”和“在看”吧    
















































































Littlelaba餐饮家
为全美100万华裔餐饮家服务。无论您正投身于餐饮行业的哪一环,都当之无愧这个共同的称号:餐饮家。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