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的诗】眼前篱菊带秋风

文化   2022-10-04 14:58  


寄权器》

唐·皇甫冉


露湿青芜时欲晚,

水流黄叶意无穷。

节近重阳念归否,

眼前篱菊带秋风。


文∣ 萧十一


翻了翻明年2023年的《唐诗日历》,前后选了三首有关重阳的诗,这是第一首,也是相对最为“小众”的诗。今天且提前读读这首诗。


整首诗却并不难懂,唯一难懂的反而是题目。第一眼看上去,大概会纳闷“权器”是人是物,到底是什么东西?


实际上权器是人名,曾任户部员外郎,是诗人皇甫冉的朋友。搞清楚这一点后,整首诗也就并不费解了。


大概自屈原的“袅袅兮秋风”、宋玉的“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开始,这样的“篱菊秋风”就吹遍了中国山河的各个村落。这个假期我回到了重庆巫溪的乡下老家,像皇甫冉提到的这样草木摇落、水流黄叶,实在都是眼前之景。


面对相似的重阳秋景,唯一的区别是,当年的皇甫冉尚且漂泊在外,还在念叨“节近重阳念归否?”


而我已经回到家乡,可以从容地坐在村头的后山看日暮;看淡黄色的风自野草、过青石、又绕过树;看那些山野间劳作的农人,一顶乌黑的草帽低垂,遇到朋友经过也只低声地打个招呼。


这种时候,人往往会特别平静。这种平静,也就像是这样的重阳,这样的秋。它不是彻底的悲剧,也不是彻底的喜剧;既不是完全的绝望,也不是完全的希望。它是介于希望与绝望之间的恰到好处的自由状态。


这种平静,往往也是现代都市人最为稀缺的。算来我回村不过三四天,啥都没干,但之前慢慢积累的那些焦虑、烦闷、和不安都在这样的“篱菊秋风”间消散,在枝头石榴火一般的颜色里消散,也在若隐若续的桂花香中消散。


人是真应该适当接触接触大自然的。诗人皇甫冉就是这样,尽管生逢乱世,但他流连景物,那些草木山水,往往能使他写出很有画面感的诗句。


在他的重阳诗作上,就很能体现这一点。除了这一首外,他还有“燕如社日辞巢去,菊为重阳冒雨开”、“愁看日晚良辰过,步步行寻陶令家”等同样精彩的诗句。


王小波说,一个人只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他还应该拥有诗意的世界。倘若不能切身实地的去感受大自然,但所幸我们还能在这本精美的日历里,在这样应景的唐诗里,来感受这种遥远又久违的自然诗意。


日历里的第二首重阳诗,是我们去年读过的杜牧的《九日齐山登高》,放在这里,点击可看:【重阳的诗】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至于第三首,给大家留个悬念,明年自己去看。今日宜登高、宜喝酒,祝大家重阳快乐。



喜欢日历的朋友,这里当当五折可入:


六神磊磊读唐诗
有趣的唐诗漫画,还有磊磊专门给孩子的唐诗课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