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的感人伤悼:夜台无李白,沽酒与何人?
文化
文化
2023-04-21 20:08
重庆
李白这个人留给我们的印象,似乎总是大大咧咧,没心没肺的。用句最通俗的话来讲,是典型的“该吃吃,该喝喝,有事不往心里搁”。尤其是一到喝酒的时候,多是呈现两个极端,不是疯疯癫癫之状,就是潇潇洒洒之态。李白似乎就是个“只可远观”,而不可近距离接触的人。实际上当然不是。李白固然对酒很感兴趣、也很兴奋,但酒其实也使得他的内心非常细腻、多情和柔软。比如今天我们要聊的这首小诗《哭宣城善酿纪叟》,就是典型代表,诗是这样的:从题目我们就能清楚地明白,让李白痛哭的这位宣城纪叟,他的酿酒技术相当高超。喜欢喝酒的人,和善于酿酒的人很难不会成为好朋友。就像钟子期和伯牙,“善听”的人和“善鼓琴”的人自然就会成为朋友。反过来讲,也一样,善酿的人也一定想找个会饮的人。就像《笑傲江湖》里的丹青生用秘法酿酒,在被令狐冲品出来各种细节之后,那种高兴简直是难以言表。李白和纪叟的关系,大概就有点像是一个善饮的令狐冲,遇见了一个善酿的丹青生。人生遇合如此,当真何其难得。只不过纪叟酿的酒,不是九蒸九酿的吐鲁番美酒,而是“老春”。老春,应当是当时的名酒。除了这位纪叟外,其他人大概也都不会这一绝技。所以我们来看第一句“纪叟黄泉里,还应酿老春”,就是讲在酿酒的纪叟哪怕是到了黄泉,到了地下,还舍不得换份别的工作,还是继续重操旧业。而这也能隐隐看出老春酒的珍贵。接着再说第二句“夜台无李白,沽酒与何人?”。这里的“夜台”多说一句, 就是阴间、地下的意思。比如白居易悼念元稹的名篇《梦微之》里,也说“夜台茫昧得知不?”。这一句很妙。我们看在李白自己的逻辑里:纪叟所酿的老春,本是为他李白一个人酿的。现在李白还在人间活着,纪叟纵然还在地下孜孜不倦地酿着老春,却又能给谁喝呢?而谁又能懂这酒呢?你看,原本是李白本人喝不到纪叟的酒而遗憾,被他这样用金手指轻轻一拨,就立马变成了纪叟的遗憾。纪叟在地下没有李白这样的买家,这样珍贵的酒自然也就卖不出去了。一时间真不知道是该李白哭纪叟,还是该纪叟哭李白。而这样颠倒错乱之中,两人之间深厚情谊却是明明白白地坦露了出来。这首诗也不长,同样是一首悼念的诗,这是悼念贺知章的。我们知道贺知章近乎是最早提携李白的人。李白诗仙的称号,就是贺知章实名认证的,贺知章是对李白有知遇之恩的。我们来简单对比前面的《哭宣城善酿纪叟》,和这首《重忆》,就不难发现,李白是将自己和纪叟、贺知章都放在一块并列的。同时这两首诗的写作技法和写作内容恰好也是既相似又相反的。一个是“夜台无李白,沽酒与何人”,在这里主动寻人喝酒的是纪叟,而李白是被找着喝酒的那位。一个是“稽山无贺老,却棹酒船回”,而这里呢李白则变成了主动寻人喝酒的“纪叟”,而贺知章呢则变成被人找着喝酒的“李白”。但结果却都是一样的。都只能是独自一人兴致勃勃地吆喝,又萧条寂寞的归去。同时,感情的深厚程度也是一样的。尽管一个是名满天下的贺知章,一个知姓不知名的纪叟,在这两首诗里,李白也没有厚此薄彼,而是同样的郑重对待,同样的深情缅怀。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李白这个人其实是很会共情的,也很会交朋友。他的朋友圈是可以跨越阶层的,不论贵贱,不论贫富,李白都能掏心掏肺的和人家交朋友,并且由衷地尊重和欣赏他们。而这一点,对于我们寻常人的日常生活来讲,或许比拥有写诗的才华更加难得可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