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的诗】佳人相见一千年

文化   2024-06-09 14:34   重庆  

《浣溪沙·端午》
宋·苏轼

轻汗微微透碧纨,

明朝端午浴芳兰。

流香涨腻满晴川。


彩线轻缠红玉臂,

小符斜挂绿云鬟。

佳人相见一千年。

文∣ 萧十

明天端午节,读首苏轼的小词《浣溪沙·端午》,大家一起快快乐乐的过节。


写首这首词的时候,是绍圣二年(1095)的五月四日,离五月五的端午节仅差一日。这时候的苏轼尽管已经被贬到惠州,没有“独在异乡为异客”的漂泊流离感,更没有“屈原既放,游于江潭……颜色憔悴,形容枯槁”的狼狈代入感,反而心态很好很乐观,在佳节前夕写下了这首词。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写的是当时的妇女们欢度端午佳节的情景,她们穿着轻薄而明丽,纷纷沐芳浴兰,一片清香。这里“浴兰汤”,也是当时的端午风俗之一,并且相当盛大。接着看“流香涨腻满晴川”,这些女子们洗浴之后香粉胭脂等等竟然都铺满了江面,是不是相当壮观啊。


再看下阕,“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这两句也是当时端午传统习俗。一是在手臂系五色彩线,也叫长命缕,可以保佑人长命平安,代表着长寿。二是将赤灵符带在身上,它可以通神明,辟邪魅,代表着守护。


别看这两句好像只是在讲端午习俗,但却写得很美,很对仗。“彩线轻缠”对“小符斜挂”,“红玉臂”对“绿云鬟”,尤其是从后一组对仗里,我们能察觉到这位女子的秀丽美貌和潇洒风姿,以及苏轼对她的由衷欣赏和真心喜欢。


接着我们看最后一句“佳人相见一千年”,苏轼对她的爱意自此终于是毫不保留的奔涌而出,希望和这位佳人长相厮守,岁岁年年。


那么这里的佳人是谁呢?据全国苏轼研究会的薛瑞生教授、中国文化学院中文系曹树铭教授等等考证,都认为是一直陪伴着苏轼晚年的王朝云,“复作此词赠朝云”、“非朝云莫克当之”。

到这里,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苏轼没有“每逢佳节倍思亲”之感,也没有“屈原放逐,乃赋离骚”的牢骚感,这是因为他爱的人,就他身边。还有比这更值得快乐的事吗?


所以苏轼的端午,一点也没有苦大仇深,也用不着庄严肃穆、一脸沉痛地哀悼屈原,并到处强调大家要说“端午安康”,不能说“端午快乐”。


苏轼反而是把端午节,当成了“情人节”在快快乐乐地过,对朝云也是各种情话输出。在这一日的另一词里,苏轼还对朝云说:“千生万生只在”。


“佳人相见一千年”、“千生万生只在”,苏轼对朝云的爱,大概像是后来的电影台词:如果非要给这份爱加上一个期限,我希望是,一万年。


然后可惜的是,仅在次年,也就是绍圣三年(1096年),不服水土的朝云就此卒于惠州,时年三十四岁。


对此,失魂落魄的苏轼,在朝云的墓上特修了“六如亭”,并题写楹联:


不合时宜,惟有朝云能识我;

独弹古调,每逢暮雨倍思卿。


后来,又有人根据“六如”之意,在亭的两侧为苏轼和朝云的感情镌下了这样一副对联:


如梦如幻如泡如影如露如电;

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端午节,祝大家都能在所爱之人身边,快乐一千年。

往期文章推荐:李白:借水写情的大家

六神磊磊读唐诗
有趣的唐诗漫画,还有磊磊专门给孩子的唐诗课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