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刚过,翻了翻2023年的《每日唐诗》日历,精心挑选了几首唐诗和大家读一读。
都是饱含深情、脍炙人口的。
像白居易“我寄人间雪满头”等名篇,就是当初特意选到日历里的。现在专门拿出来,一起温暖下。
今天先读第一首,是温庭筠的《南歌子词二首·其二》:读到这首诗的第一印象,多半就是觉得很美——“入骨相思知不知”,简直太动人了。然而对于这整首诗具体是什么意思,却不大容易一眼看得明白。说得时髦一点,温庭筠在这首诗用的主要技巧就是“谐音梗”,并且做到了句句都是梗。这里的“深烛伊”其实就是“深嘱你”,就是深深地再三叮嘱你。前面为什么要“井底点灯”呢?其实就是给后半句埋梗。井底点灯,表示烛火很深,所以才叫“深烛”。第二句,共郎长行莫围棋,这里的“莫围棋”,其实就是“莫违期”。另外“长行”本来也是一种古代棋盘游戏,大概是靠掷骰子来移动相应棋子,可能有点相似我们今天玩的飞行棋。“长行”明显也是有双关之意的。明白了前两句的谐音梗,后面两句很美的名句,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了。因为两人玩的棋是“长行”,不是“围棋”,需要用骰子来执行。所以温庭筠就将重点落在了抛掷摇动的骰子上,说:“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这里的红豆,是指骰子上的红色小点,含有相思的意思。大家立刻便容易想到王维的诗:红豆生南国,此物最相思。这像红豆一样的红点,被嵌入在玲珑晶莹的骨质骰子里,可不就是“入骨相思知不知”么?如此绕来绕去,最终直接发问,可以说是相当的巧妙,越读越觉得缠绵悱恻,相思入骨。说到这里,有朋友可能好奇,温庭筠为什么要像玩文字游戏一样来写诗?答案是,温庭筠当时还真是在游戏,这其实是一首和好朋友裴諴游戏之作。裴諴是宰相裴度之子。温庭筠跟他关系很好,二人常常混在一块喝酒打牌,作词唱歌。这首诗还有另外一个题目,叫做“新添声杨柳枝词二首”,这个题目就可以更好地帮助我们理解这首诗。这里的“新添声”就是二人的比赛游戏,即二人在原本的教坊曲《杨柳枝》上进行新的改编,填上新词,编成新曲,以供娱乐。至于同温庭筠比赛打擂台的裴諴,他的诗就写得浅直、露骨得多。比如“愿作琵琶槽那畔,美人长抱在胸前”、要么是“若有所由来借问,但道偷莲是下官”。他也用了“偷莲”的谐音梗,所谓偷莲就是偷怜。诗的整体水准当然就远不如温庭筠的精致婉转了。好玩的是,当时的湖州歌妓周德华特别擅长《杨柳枝》词。温裴二人都觉得自己的《杨柳枝》写得贼好,就想请周德华来唱一唱。但周德华认为都太浮艳了,一点面子也不给,最后一首都不选。然而, 随着时过境迁,温庭筠的这首小诗仍然穿越时光,散发出动人的光彩。“相思入骨”也成了人们口口相传的词。最后,喜欢唐诗的各位,22年的最后一个月,《每日唐诗》日历享有优惠折扣。现在是当当49包邮,最低价。自己用和送朋友都很好。每天都有精选诗句和精彩解读。这里下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