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浩然:一到重阳,我就想和你喝酒畅玩

文化   2024-10-11 10:18   重庆  
《秋登万山寄张五》

唐·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文∣ 萧十

重阳节,来读一首孟浩然写给朋友张五的诗。


这位张五,是位襄阳隐者。他的具体姓名历来有争议,有说叫张子容的,也有说叫张諲的。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位张五不会叫张翠山。


孟浩然也是地道的襄阳人,甚至江湖人称就叫孟襄阳。他对襄阳的人物也好,山水也好,感情都很深。


同襄阳大名鼎鼎的鹿门山、岘山等相比,今天这首诗里的万山本没有那么出名。它大概也会更冷清,更有秋意,也就更符合隐者的气质,很适合将它送给张五这样的隐士朋友。


好,来看这首诗: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可以说,开篇就是满满的隐者味道。面对这样清高的山岭,这样纯净的白云,怎么能不让隐者感到身心愉悦呢?


简简单单一句诗,其实化用了晋时道士陶弘景的典:“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


接着是孟浩然在登山仰望:


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孟浩然看到这山如此俊美,就想往高处爬。正值天上有大雁飞过,他的心好像也随大雁一同在青天下、在红日里、在白云中高飞,视野和心胸都加倍开阔。可是随着夜幕降临,夜色承袭了日色,明亮转为了晦暗,孟浩然俯瞰的内心也随着天色和光影在转换,秋天啊,惆怅啊。这样高远的兴致和落寞的感发,都是秋天带来的啊。


这时候,孟浩然的目光从天上收回来,开始眺望山下: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


他的目光先是近距离的,看到山下的劳动了一天的农人正在三三两两的归来,走累了,就在沙滩的渡头坐一坐,缓一缓,又疲惫,也有舒畅。


随着他的目光继续远眺,好玩的一幕出现了。那天边的一棵棵大树已如荠菜般矮小,江畔一片片或圆或弯的小洲好似挂在天上的圆缺不定的月亮。


这样的场景,每个登高的人都曾见过。但我们多半只把它当做理所当然的常景,只有孟浩然留意到这其实是了不起的奇景。人人眼里都有,但却未必能察觉到它的奇,何况又能将它写得这么美。在孟浩然的另外一首《宿建德江》里的“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也同样是在寻常的视觉上,写出别样的奇句。


多说一句,孟浩然的这句“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也不是凭空得来的,也是站在前人肩膀得来的。


在南北朝时期,就有“望平地树如荠”这样的句子。后人在它的基础上,一个接一个加以改进。梁代的戴皓写诗说“长安树如荠”,接着是隋朝的薛道衡写诗说“遥原树若荠,远水舟如叶”,虽然已经不错了,但也始终不温不火。一直到孟浩然写出“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这才终于将“树若荠”这个比喻写火了。


回到诗的最后,孟浩然对朋友张五发出邀请:“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什么时候你能带着酒来,我们欢度重阳节呢?


我们别看孟浩然似乎总一副云淡风轻,恬然自适的样子,但其实他的内心特别渴望朋友,需要朋友,也经常邀请朋友,等待朋友。


除了这里的“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的张五,还有“之子期宿来,孤琴候萝径”的丁大,“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的辛大等等。


当他一遇到“每逢佳节倍思亲”的重阳节,也就难免“每逢重阳倍思友”了。


事实上,孟浩然过得最开心的一个重阳节,也正是有朋友邀请他来玩的时候。这让他一度念念不忘,许下了美好期许:“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一年一度秋风劲,又值这样的重阳节,多情的你又在思念谁呢?

往期文章推荐:
【重阳的诗】眼前篱菊带秋风
最伤感的中秋诗: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

六神磊磊读唐诗
有趣的唐诗漫画,还有磊磊专门给孩子的唐诗课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