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性粒细胞增多
生理性变化:正常中性分叶核细胞中,3叶核占40%-50%
生理性变化通常不伴有白细胞质量改变
1)年龄变化:新生儿白细胞较高可达(15~30)×109/L,3~4d后降至10×109/L,约保持3个月,逐渐减至成人水平。
新生儿刚出生是中性粒细胞占绝对优势,新生儿第6~9d减至与淋巴细胞大致相等,随后淋巴细胞逐渐增多,
婴儿期以淋巴细胞为主(可达70%),4~5岁两者基本相等,形成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2次交叉变化曲线,到青春期时与成人相同。
3)运动、疼痛、情绪变化:脑力和体力劳动、冷热水浴、日光或紫外线照射等使白细胞轻度增高。严寒、暴热使白细胞数高达15×109/L或更高。剧烈运动、剧痛、情绪激动使白细胞显著增高。
4)妊娠与分娩:妊娠超过5个月白细胞可达15×109/L以上,妊娠最后1个月波动于(12~17)×109/L,分娩时白细胞可达34×109/L,分娩后2~5d内恢复正常。
中性粒细胞增多
异常白细胞形态
(一)毒性变化:主要见于化脓性感染
(1)大小不均
(2)中毒颗粒
(3)空泡形成
(4)杜勒小体(Dohle小体)
(5)退行性变
注意与红细胞的异常结构相区别。
正常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以3叶核为主,占40%-50%,杆状核与分叶核比值为1:13
1)核左移:外周血中杆状核粒细胞增多或(和)出现晚幼粒、中幼粒、早幼粒等细胞时(>5%)称为核左移。也即粒细胞杆状核以上阶段的细胞增多称为核左移【仵作】
再生性左移是指核左移伴有白细胞总数增高者,表示机体反应性强、骨髓造血功能旺盛,见于感染(尤其急性化脓性感染)、急性中毒、急性溶血、急性失血等。
轻度左移: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数略增高,仅杆状核粒细胞增多(>5%),表示感染较轻。
中度左移: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数均增高,杆状核粒细胞>10%,并有少数晚幼粒细胞和中毒性改变,表示严重感染。
重度左移: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数明显增高,杆状核粒细胞>25%,并出现幼稚的粒细胞。
退行性左移:指核左移而白细胞总数不增高甚至减低者,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减低症、严重感染(如伤寒、败血症等)。
2)核右移:中性粒细胞核分叶5叶以上者超过3%则称为核右移,常伴白细胞总数减低,为造血物质缺乏、脱氧核糖核酸减低、骨髓造血功能减退所致。见于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恶性贫血、应用抗代谢药物(如阿糖胞苷、6-巯基嘌呤等)、炎症恢复期。炎症恢复期出现的一过性核右移,属于正常现象;但是在疾病的进行期突然出现,提示预后不良。
判断步骤:1 WBC总数如果不高或者减低,那多为退行性核左移或核右移,基本上都代表预后不良,具体是哪种,看核像是往杆状核还是多分叶核比较多。
2 WBC总数增高,核像左移,为再生性核左移,根据杆状核粒细胞百分率,判读是轻度、中度还是重度。
例题:
某烧伤患者血常规的实验室检查:WBC 15X109/L,中性分叶核细胞占80%,中性杆状核占8%,淋巴细胞占13%,血涂片发现中毒颗粒及空泡,则初步判读患者的情况是()
A感染轻,抵抗力强,预后好。
B感染轻,抵抗力差,但预后好。
C感染严重,抵抗力强,但预后差。
D感染较重,抵抗力较强,预后较好。
E感染严重,抵抗力差,预后差。
答案:D
中性杆状核占8%,说明出现核左移,而WBC 15,增高,所以是再生性核左移,说明患者抵抗力较强,预后好。
血涂片出现中毒颗粒和空泡,所以感染轻肯定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