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医大附二院吴连拼教授团队成功将急性心肌梗塞合并后内侧乳头肌断裂病危患者拉回,专业实力携手DragonFly™系统应用成效显著

健康   2024-11-17 20:11   江苏  
近日,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吴连拼教授团队成功实施一例紧急TEER手术,救治了一名心肌梗塞合并后内侧乳头肌完全断裂的病危患者。该患者乳头肌断裂后,随心室收缩甩至左心房高度达11mm,血压降低,心率极快,病情危重,生命垂危。吴连拼教授团队迅速组织多学科专家会诊,制定周密手术方案,并决定采用DragonFly™经导管二尖瓣夹系统进行介入修复。患者左房较小,对于2区的病变不能提供足够穿刺高度。且患者房间隔质地较脆,穿刺鞘难以稳定。第一次房间隔穿刺高度仅3.5cm。超声医生刘咏芳老师采用经胸经食道双超声引导,确认房间隔穿刺有机会获得更高的高度。在刘咏芳老师的精准引导下,穿刺针顺利穿过房间隔并获得4.0cm的目标高度。
术中,吴连拼教授团队依托在二尖瓣介入治疗中的丰富临床经验,精准操作,紧急处理脱垂的瓣叶和断裂的乳头肌,有效夹持并固定了乳头肌及腱索的甩动。同时,团队根据患者的实时生理指标,灵活调整手术步骤,确保了手术的顺利进行,挽救患者于危难。
患者术后恢复迅速,状态稳定,加之严格的容量管理,利用利尿剂促进患者术后代谢,18小时内促进排出尿液2400 ml,肺水肿症状消退;并于手术后20小时成功拔除气管插管,二尖瓣反流显著降低至微量。考虑患者是因急性心梗引起的乳头肌断裂,术后严格关注患者乳头肌情况,并合理控制心率、血压,将心率控制在69-70 bpm之间,血压控制在95-120 mmHg,以免快心率、高血压对夹持后的瓣叶造成损伤。目前各项生理指标均达到临床标准。

吴连拼教授指出:“此次手术的成功得益于团队的专业技能和高效协作,每一步操作均体现了团队对于复杂二尖瓣解剖结构和病理机制的深刻理解;以及DragonFly™系统在复杂二尖瓣病变治疗中的可靠表现,尤其在独立捕获和体外Orientation调整的突出表现,降低了手术操作难度,节省了时间。有效证明国产高端医疗器械在高端医疗领域的实力,为团队在临床实践中应用先进国产设备树立了更多信心,提供了强而有力的实践证据。”

病例简介

患者为64岁男性,因“胸痛4小时”急诊入院。冠脉造影示:前降支粥样斑块浸润,中段约90%狭窄,血流TIMI 3级,中间近段约89-90%狭窄;回旋支粥样斑块浸润,中段完全闭塞,立即予以开通回旋支。心梗发生后第二天出现急性左心衰、心源性休克。予以气管插管等生命支持。予食道超声检查提示:二尖瓣后叶脱垂伴乳头肌断裂,反流重度。

手术难点
1.乳头肌断裂,脱垂高度高,前后叶Gap 16mm,瓣叶捕获具有一定难度;
2. 心率极快(约120bpm),而血压较低,心室快速运动给器械操作带来极大挑战;
3. 由于患者急性心梗,同时也有引起其他乳头肌断裂的可能;

4. 因患者心率快、心功能不全,夹持过程中有瓣叶撕裂的风险。

对应策略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吴连拼教授团队术前对患者的情况进行了深入的科室评估与详尽的手术规划会议,细致讨论,共同确定了针对急性乳头肌断裂病例的手术方案。手术实施过程中,面对病变区域的复杂情况,吴连拼教授团队充分考量患者病情,严谨规划术中步骤,通过吴道珠教授、刘咏芳教授对二尖瓣及反流细致评估后,决定在反流区域2区先植入一枚0612二尖瓣夹,为第二枚二尖瓣夹的植入奠定基础。术中团队点滴贯通,利用DragonFly™刻度化旋钮反复精密微调二尖瓣夹系统,配合以超声老师的专业引导,最终成功将二尖瓣夹植入目标区域。为进一步限制断裂乳头肌,维持其长久稳定,在评估剩余瓣口面积及跨瓣压差等参数后,决定植入第二枚二尖瓣夹(0612)。两枚二尖瓣夹植入后,超声下明确可见反流由术前 4+降低为微量,跨瓣压差5mmHg 。同时,吴连拼教授团队成功地将DragonFly™刻度化微调及独立捕获功能应用于实际手术中,释放后患者情况即刻好转,左房压由术前72mmHg降至术后30mmHg,血压回升至102/49 mmHg,心率降至95 bpm,效果立竿见影,患者获益巨大。

术前

术前乳头肌断裂3d

术前x二区

术中

第一枚夹子捕获瓣叶

第二枚夹子捕获瓣叶

术后

术后乳头肌

术后反流

DragonFly™经导管二尖瓣夹系统

1. 中央封堵网搭配45度内夹合角度可调设计,降低中心残余反流的同时灵活调节术后压差。

2. 4款夹子规格,个性化适配各种病变和解剖结构的二尖瓣反流患者。

3. 独立抓捕功能,在捕获困难时,进行单边捕获,提升复杂病例手术成功率和手术效率。

4. 可视化量化操作系统,刻度旋钮加上三段式管身设计,操作更精确简便。





专家简介

吴连拼 教授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心内科 博士 主任医师

历任温医大二院医务处处长、纪委书记,现任副院长

温医大二院心内科学科带头人 

温州名医

温州“特支计划”入选者

中国心胸麻醉委员会基础与转化专业委员会常委

中国研究型医院协会心力衰竭专委会常委

浙江省医师协会心血管医师专科分会副会长

中华医学会浙江省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常委

中华医学会浙江省介入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常委

中华医学会浙江省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心肌疾病与遗传性心肌病变学组组长

中华医学会温州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委员

日本宫崎大学、美国vanderbilt大学访问学者

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SCI论文20篇。获浙江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一项,浙江省医药科技创新奖两项,中国中医药协会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主持国自然、省级课题多项,参编考译专著二部。擅长于心血管疾病的诊治。作为PI参加十五项药物临床研究(涵盖1,2,3,4期药物临床研究)。“浙江好人”、“温州道德模范”、健康报“中国心血管菁英奖(临床技术类)”、“浙江医政先进个人奖”等奖项获得者。

吴道珠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超声科主任,副主任医师,规培教学主任

浙江省数理医学会心脏大血管学组副主任

浙江省超声工程协会心超学组常务委员

浙江省医学会心超学组委员

温州医学会委员

曾年在德国阿莎芬堡医院进修胎儿心脏,擅长胎儿心脏疾病诊断、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及成人心脏疾病诊断。

张新民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心内科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 ,硕士生导师

浙江省医学会心血管分会青年委员

中华医学会温州心血管分会青年委员

温州心身医学分会双心学组成员

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重点专业基地专科导师

参与多项国家级、省部级课题,主持厅局级课题三项,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多次在国家级心血管会议做病例报告。

刘咏芳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超声科副主任医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科大学 心内科硕士

浙江省超声医学工程学会心脏专委学会委员

主要从事结构瓣膜病、成人,小儿及胎儿心脏超声的检查,至今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主持温州市课题一项,另参与多项课题研究。


   

本文内容为《门诊》杂志原创内容

转载须经授权并请注明出处。

Clinic門诊新视野微信号:ClinicMZ

《门诊》杂志官方微信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关注

Clinic門诊新视野
心血管领域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