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致辞
会议伊始,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薛亚军教授在致辞中首先代表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心血管中心对牛津大学Rajesh K Kharbanda教授远道而来表示热烈欢迎,Kharbanda教授作为英国国家TAVI注册研究(UK National TAVI registry)的临床主导者,将分享国际先进的医疗理念和技术,共同探讨心脏疾病治疗的最新进展,为本次交流增添国际视野和新的活力。随后薛亚军教授简单介绍了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及心血管内科发展情况。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心血管内科创建于2014年,在学科带头人张萍教授带领下,已成为京北最大的心血管疾病诊疗中心,拥有冠心病中心、心律失常中心、结构性心脏病中心、心力衰竭与心肌病中心等11个心血管疾病专业中心,1个心血管病研究所。尤其近几年,结构性心脏病中心快速发展,建立了联合心脏外科、麻醉科、放射科、超声科等多学科联合的MDT团队,创新医疗护理服务模式,以收治心脏瓣膜病患者为主,同时也可解决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卵圆孔未闭等先天性心脏病。清华长庚医院的心脏团队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心脏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和研究工作,不仅在临床治疗上追求卓越,更希望在科研探索上不断突破,以期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Rajesh K Kharbanda教授分享了牛津方案:SAPIEN 3 在TAVI中的应用
在随后的讨论环节中,Rajesh K Kharbanda教授围绕患者的术前评估、术后护理以及长期随访等方面与参会会者展开了深入的讨论,他指出,随着TAVI技术的普及和患者群体的多样化,如何实现个体化、精准化的患者管理,已经成为治疗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此外,他分享了所在中心在患者管理中的成熟经验,强调了跨学科团队协作的重要性,以及术后早期干预和长期跟踪对患者预后的积极影响;介绍了中心在术后护理、并发症预防以及高危患者管理方面的措施。面对心脏团队建设的提问,Rajesh K Kharbanda教授表示心脏病治疗不仅需要高度专业化的技术水平,更需要一个协同合作、高效运转的团队,可通过模拟训练、国际交流等多种方式提升团队整体技术水平和应对复杂情况的能力。
薛亚军教授分享:挑战性TAVI病例2例
在总结案例时,薛亚军教授表示,在SAPIEN 3瓣膜植入过程中,多期相测量可以确保瓣膜的最佳定位和功能;处理复杂解剖结构时,手术方法选择应考虑患者的具体解剖情况,以避免血管损伤和其他并发症;瓣膜选择需根据患者的解剖特征决定使用球扩瓣还是自膨瓣;在手术过程中,需采取措施避免血流动力学崩溃,确保手术顺利进行;在手术前应提前评估冠状动脉的情况,并在必要时进行保护措施,以降低术中并发症的风险。
会议小结
专家简介
Rajesh K Kharbanda教授
牛津大学心血管医学副教授牛津约翰拉德克利夫医院顾问博士,伦敦大学学院英国皇家医师学会会员英国心血管学会会员英国心脏介入学会会员欧洲心脏病学会会员KHARBANDA教授拥有20年的临床介入心脏病专家工作经验,包括冠状动脉,瓣膜和TAVR实践,并在开发结构干预和CT成像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拥有丰富的委员会工作经验,曾担任高级管理职务,并在国家和国际委员会担任主席。牵头并参与多项临床研究,目前是BHF PROTECT TAVI研究的首席研究员,该试验是一项大型英国随机临床试验,将入组大于7000例患者,测试TAVR期间脑栓塞保护在卒中预防中的功效和成本效益。发表原创研究文章,特邀评论和社论,书籍章节和信件等超过200篇。
薛亚军 教授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主任医师,清华大学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医学博士。擅长冠心病、结构性心脏病及高血压的介入治疗,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及高脂血症的诊断与治疗。
2015年4月至今,工作于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冠心病及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组组长, 带领团队应用体外膜肺氧合(ECMO)等先进技术,参与急危重症心血管患者救治500余人次/年,参加全院疑难病例讨论及心脏移植等危重症围术期支持100余例/年,累计完成各类心血管介入诊疗患者3万余例。
科研重点在冠状动脉微循环机制研究、危重症心血管疾病智慧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及心脏瓣膜病智能诊疗辅助系统研发等,以第1作者及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20余篇,先后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杨帆计划、清华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清华大学-丰田联合研究院跨学科专项课题等项目,北京市卫生健康委高层次公共卫生技术骨干人才,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美国Mayo Clinic医学中心及Cedars sinai医学中心留学,曾获得清华大学优秀博士奖,CSC“临床技术创新奖”,华夏医学科技进步奖等。
本文内容为《门诊》杂志原创内容
转载须经授权并请注明出处。
《门诊》杂志官方微信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