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更多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严厉监管新规的背后,是刻不容缓的改革
文化
2024-11-23 21:01
中国
11月12日,召开了地方国企改革和监管工作视频会议,分管副总出席并讲话,提到一个全新的概念“
强化覆盖全级次子企业的穿透式监管
”。
这是一个不同于过去几十年国企改革的新要求,从一般常理而言,非常奇怪,因为过去强调的是国企市场化改革、政企分开、限制监管部门权力、尊重企业自主经营权,而现在突然要求“穿透式监管”,还要“覆盖全级次子企业”。
为什么呢?
不寻常背后,必有缘由,这也是理解改革的钥匙。
带着这个问题,小镇谈谈自己的看法,并非正确答案,仅供参考,欢迎谈论。
目前海外以及部分国内专家,特别不理解的一点是:
为什么决策层如此有定力,明明有足够的政策空间,为什么还不采取断然的刺激措施?就像过去十多年做过的一样。
只能说,学者终究是学者,不是实践家。学者管理国家和经济,很容易陷入指标化的陷阱,对于经济指标的波动过于在意,而忽略了指标仅仅是根据过去经验的概括,但并不能反映复杂现实。虽然理论告诉学者们这些波动是正常的,但是总克制不住使用种种工具人为烫平波动的冲动,潜意识里觉得让经济指标在限定区间内波动,这才正常。
基于不同学派理念,对于波动范围、干预手段、用力幅度的观点各有不同,就不一一赘述了,毕竟当代的西方经济学越来越抽象,面对更加动荡复杂的世界,这种高度理论化的概括,在用于指导实践时越来越吃力。
小镇之前也分享过,过去十年特别重视经济指标的波动,关注市场动态,总是希望积极干预,让波动在期望区间进行,这种想法其实与发挥市场作用有着根本矛盾。市场本身虽然有失灵,但多数时候自有规律,出现波动后,市场会自我纠偏,虽然短期看上去波动更大、短期更痛,但长期看反而损失更小。
过度干预导致短期刺激越来越频繁,一个接着一个的短期刺激政策出台,最终导致出现
短期刺激长期化
。
简单理解,比如看到经济出现下行、某个行业出现危机,本来通过市场自我调节,出清之后也就恢复了,但因为不接受这种短期的波动,于是立刻采取刺激措施硬拉,但是客观规律不是能轻易逆转的,于是拉一次之后要拉第二次、第三次,每拉一次积累的问题越多,同样的政策发挥的效力越来越弱,于是刺激力度越来越大、越来越频繁。
最终导致什么结果呢?
一个特别突出的问题就是:
中国现在根本不缺钱,甚至更大的问题是钱太多了,然而大量的资金还是花在不缺钱的地方,长期缺钱的地方更加缺钱,要换个花法,就需要先解决过去错误花钱带来的问题。
举个最突出的例子,现在都说地方财政紧张,但是小镇一直说地方财政紧张、债务问题,根本没有这么严重,有的是办法解决,核心是因为地方国有资产这几年迅速增长。
比如国有资产,2023年底,仅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总额为64.2万亿元,其中地方占57.3万亿元,负债仅为10.7万亿元,净资产为46.6万亿元,这些资产种类非常多,有很多种分类,从资产类型上包括土地、房屋、车辆、家具设备、公共设施、各种材料物资等等,这都是很不错的资产。根据11月初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监督调研报告》的调查,核心问题是资产管理效益低。
注意根据2019年的专项报告,2018年底才只有37.7万亿元,短短五年接近翻倍了,2023年民企500强资产总额也才不过49.85万亿元,低于地方拥有的57.3万亿元。
真的缺钱吗?
这么多资产、如此快的增长,怎么来的?
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小镇开头提到的“短期刺激长期化”,习惯了用增量刺激来延缓问题,对增量资金不珍惜,增量资金砸下去之后,就沉底了,变成了闲置的存量资产。如人大报告所说,
大量资产被闲置
,甚至有的闲置长达21年,而且还有的公共基础设施如图书馆、活动室等,刚刚建成投入使用,就因为缺少运行维护资金,不但无法提供预期服务,还被闲置甚至自然损毁,这带来了多大的损失?
而这些缺乏监管、闲置的资产,也成了某些“有心人”从中牟利的对象,比如最常见的违法转租、低价出租等等。
一方面是地方有海量的资产大量闲置甚至被损毁,另一方面地方又受困于财政紧张,钱袋子紧张,这就很矛盾。
为何如此?
还是短期刺激长期化,伸手就能拿到新的资金,又怎么会去想如何盘活呢?
这些资产非常值钱,比如最简单的房产,地方持有的房产基本位于城市内部,地理位置并不差,哪怕以市场价打折对外出租呢?
这些房产可绝不仅仅是办公用房,还有很多商厦、酒店。比如民盟黑龙江委员会就提出了“关于盘活国有闲置房产的建议”,建议中提到麦凯乐商厦、原伊春大厦这两个闲置房产。
小镇查了下位置,紧挨着哈尔滨中央大街,这是多么黄金的地带。然而这些房产不仅闲置,每年还要缴纳房屋取暖、维护等大量管理费用,缺乏维护也导致房产贬值,甚至存在消防安全隐患,这些房产能不能盘活呢?哪怕打折租给市场化机构,不仅能获得收益,还减少了安全隐患和管理费用。
这样的问题普遍存在。小镇只用人大报告的数据,在报告提到的“
资产底数有待进一步摸清
”,注意前面的64.2万亿很可能低估了,因为根据报告仅中央部门存在的少记漏记资产问题就涉及13.46万平方米房产、151.54亩土地和31.88亿元设备物资或无形资产,中央部门管理终究要严格规范的多,那么地方呢?
比如报告中就提到“
有地方反映,省本级行政和参公事业单位约80%的房产未办理权属登记。随着时间推移,相关当事人离岗退休,资产权属更加难以理清。
”
对这个报告感兴趣的,建议看原文,小镇就不再赘述了。
所以,小镇一直说中国财政潜力在全世界可能是最高的,地方债务问题也并没有网络上很多人说的那么严重。
因为债务不怕多,只怕资不抵债、掏不起利息、不能借新还旧、出现违约,这在全世界都是一样的,比如美债问题,只要美国新国债还能卖出去、只要美国不违约,那就能继续维持。
所以,对于财政紧张、债务问题,需要应急,那就是“化债”,把高利的信用债、企业债等隐性债置换为低利率的地方债甚至是国债,先把利息降下来,11月公布的方案在未来5年可以减少地方利息支出约6000亿元。
但更重要的还是要
想办法盘活海量的闲置、低效利用资产
,自然不能再继续搞“短期刺激长期化”,要求各地不能继续期待增量政策,而是把精力用在盘活存量上。
每盘活一处闲置资产,不但可以减少支出,还能够获得一定的收益,更能够为整个社会提供更多的价值。
已经有很多成功的例子,7月三中全会提出“要盘活存量土地和低效用地”,近半年有很多宣传报道,而且不仅仅是国家、地方持有的资产,社会资产也有大量闲置。
比如昨天光明网报道了天津的存量盘活改革行动,提到一个科技广场项目,包括8栋楼,2009年就开发建设了,原本计划作为酒店式公寓、写字楼等使用,但因为经营不善,2014年直接停工了,仅完成70%。但是就在距离这个广场不到1公里的地方就是南开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而这些高校和院所却很愁场地问题,科技成果难以转化为实际产品。
最终当地把这个原本作为公寓和写字楼的广场,改造为了具有科研和生产于一体的产业基地,改名为“天开高教科创园”,不管现在实际使用效率如何,相比停工近10年,现在无论如何也创造了更大的价值。
最后列举下原报道统计数据,报道说仅天津2024年通过盘活存量土地,就实现了194.85亿元的收入,而且城市里也少了很多闲置、破烂的房产。全国呢?
办法是逼出来的,停了惯性的、容易的但是存在后遗症的办法,自然会逼出更好的法子,不能总是指望靠外部解决自身问题,还是要真正靠自己去解决,拼尽全力之后实在搞不定,那国家当然也乐于帮助。
说到这,就可以理解开头提到的很奇怪、不同寻常的新监管要求了。
全新的概念:
“强化覆盖全级次子企业的穿透式监管”
。
注意“穿透式监管”,而且是“覆盖全级次子企业”。过去穿透式监管主要用在金融监管上,很少用在国资监管领域,即使之前偶尔提到“穿透”,也只是强调企业内部要穿透,比如要求中储粮等大型央企,要对内部管理穿透,具体措施比如粮库信息化建设,中储粮要掌握全国的粮库情况。
借助智能工具,完成了储备粮从国家到省到粮库的穿透式监管,一切数据可以追溯、不可修改。
而上一轮国资改革三年行动计划,提出的监管是“管资本”,这个改革的本意就是要限制监管部门的权力,要求监管部门只管与资产有关的比如合并重组,对于企业内部经营不要插手,当然更不可能跨越母公司去监管子公司。敏感问题是,母公司和子公司的资产关系。
然而这次提出的“穿透式监管”,不同于企业内部穿透,也不同于“管资产”,而是要求监管部门要直插企业内部,而且不仅仅到母公司,还要直插到子企业,而且还是全覆盖。
小镇关注到,这个新提法引起了不少专家、市场派人士的担忧,认为会导致监管部门权力扩大,导致监管臃肿、越权,最终企业缺乏经营自主权,于是经营不好。还与过去政企切割的改革方向不符,
会导致出现政企不分,
甚至认为监管部门插手企业内部管理,可能会导致地方跳过融资平台,通过地方国企融资填补财政缺口,最终拖垮地方国企的,等等。
的确,如此穿透式监管,肯定有副作用,专家们的担忧也很有道理。
但没有任何政策只有利没有弊,关键是取舍,要实事求是,不能刻舟求剑。
现在更严重的问题是地方财政紧张、债务风险大而且存在继续扩大隐性债务的风险,另一个严重问题是存在大量闲置资产问题,而由闲置又延伸出很多问题,相比地方政府,地方国企的问题未必更小。
相比可能的影响效率,加强监管,先把存在的问题捋清,把腐肉烂疮切掉,更为重要,等完成净化,再推动市场化改革也不迟。更何况存在这些烂肉的情况下,效率能有多高?
加强监管,说不定效率更高。
至于专家们担心的监管部门扩权,这个担忧确实有道理。但是政策不是单打独斗,而是一整个体系,相比过去,现在的吏治和对权力的监督体系更加完善,不宜再拿着多年以前的经验去指导未来改革。
更何况,未来是全球动荡的年代,也是大国之争最关键的几年,未来几年最重要的就是尽最大限度集中力量,先赢得关键胜利,再说其他。
退一万步讲,什么影响效率、权力扩大、政企不分,只要赢下最关键的胜利,这都不是问题,如果输了,其实也不算问题了。
这就是学者与政治家的区别,学者总是想要找到最完美的解法,又或者只是盯着自己最熟悉的一小块。但政治家最关键的就是决断。
事无万全,求万全者无一全。
其他文章推荐
■
在理想与现实的摩擦中,决策思路重新调整
■
经济到底怎么了?何时才能走出低谷?
■
出口退税政策改革不过是刚刚开始
■
事出反常,必有蹊跷
如果喜欢,还请点赞、“在看”和关注吧
欢迎分享,让更多人发现“大树乡谈”
备用:大树乡谈2022、大树乡谈2023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2MzY3NjAwOQ==&mid=2247499154&idx=1&sn=db8ede844d0a383257bc597e20d55717
大树乡谈
讲逻辑,说人话,有意思。让我们一起穿越时代迷雾、共同成长至少20年。
最新文章
昔日王者,焕发生机
如果这就是“爹味”,希望越多越好
比特币是一场交易,酬功要趁早
中国的钱太多了,需要换个花法
源头错了,后面想搞明白就太难了
严厉监管新规的背后,是刻不容缓的改革
加征60%关税影响大,但没那么大
事出反常,必有蹊跷
网络声音没必要太在意
出口退税政策改革不过是刚刚开始
权责对等,就事论事
越是动荡,中国越要成为稳定世界的锚
美国不配“帝国”头衔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认清大势,不要跟国家意志、全民利益对着干
怀疑被水军盯上了
为什么说传统燃油轿车必然消亡?
很庆幸,力量掌握在文明国家手中
面对来势汹汹的特朗普,我们将如何反制
首个专题系列:特朗普冲击专题
大金主反对特朗普的主张
搞清到底谁是大小王
因为强大,所以被针对
对恶最好的惩罚,就是不去关注
不可掉以轻心,不能重蹈覆辙
马斯克的暗度陈仓
事情搞砸后,谁来背锅?
即将爆发新一轮石油价格战
两害相权取其轻
大组织需要必要的冗余
这四年再不行,就别再找借口了
岂能为了“友邦”不惊诧,就自断双臂
感觉西方一代不如一代
莫要虚张声势,你要战便作战
以单边开放,对抗闭关锁国
特朗普不是神,做不到逆天改命
到底谁才怕撕破脸?
需要彻底告别旧时代
哪这么容易崩溃
东部向中西部产业转移,绝不是因为战争
身怀利刃,杀心自起
留给日本的时间不多了
有两个国家给的大红包,记得拿
垃圾之战,拜登助选特朗普
在理想与现实的摩擦中,决策思路重新调整
决策选择理论,而不是反过来
让穷朋友变富,才会更有钱
不至于老盯着老百姓的钱包
三足鼎立,争夺主导权
小作文能不能换换内容
分类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原创标签
时事
社会
财经
军事
教育
体育
科技
汽车
科学
房产
搞笑
综艺
明星
音乐
动漫
游戏
时尚
健康
旅游
美食
生活
摄影
宠物
职场
育儿
情感
小说
曲艺
文化
历史
三农
文学
娱乐
电影
视频
图片
新闻
宗教
电视剧
纪录片
广告创意
壁纸头像
心灵鸡汤
星座命理
教育培训
艺术文化
金融财经
健康医疗
美妆时尚
餐饮美食
母婴育儿
社会新闻
工业农业
时事政治
星座占卜
幽默笑话
独立短篇
连载作品
文化历史
科技互联网
发布位置
广东
北京
山东
江苏
河南
浙江
山西
福建
河北
上海
四川
陕西
湖南
安徽
湖北
内蒙古
江西
云南
广西
甘肃
辽宁
黑龙江
贵州
新疆
重庆
吉林
天津
海南
青海
宁夏
西藏
香港
澳门
台湾
美国
加拿大
澳大利亚
日本
新加坡
英国
西班牙
新西兰
韩国
泰国
法国
德国
意大利
缅甸
菲律宾
马来西亚
越南
荷兰
柬埔寨
俄罗斯
巴西
智利
卢森堡
芬兰
瑞典
比利时
瑞士
土耳其
斐济
挪威
朝鲜
尼日利亚
阿根廷
匈牙利
爱尔兰
印度
老挝
葡萄牙
乌克兰
印度尼西亚
哈萨克斯坦
塔吉克斯坦
希腊
南非
蒙古
奥地利
肯尼亚
加纳
丹麦
津巴布韦
埃及
坦桑尼亚
捷克
阿联酋
安哥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