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几十年的老冤家终于开始携手了》写央行和财政的博弈与携手,不少读者希望多分享这类内容,今天再分享一篇,谈谈刚刚出现的新分歧。
10月25日,央行新上线了一个平台“全国中小微企业资金流信用信息共享平台”,这是针对中小微企业专门设立的,待平台完善后,中小微企业申请贷款,就可以授权贷款发放机构查询这个企业授权账户的资金流信用信息,有助于帮助中小微企业融资。目前,在中小微企业融资支持方面,三大机构三足鼎立,都提出了自己的方案,想要争夺主导权。这三家分别是老牌的央行、后来居上的发改委以及金融监管总局。中小微企业融资曾是特别被关注的重点领域,前总理每年都反复强调,从2014年到2023年3月,有二十多次国常会提到中小企业融资,2018年-2019年更是达到巅峰,2018年五次国常会、2019年四次国常会专门以小微企业融资作为会议主题。在如此高的关注下,也出台了许多支持小微企业融资的政策,最核心的有两大政策:一是2015年出台、2018年完成设立的国家融资担保基金。形成了国家融资担保基金、省级再担保机构、市(县)直保机构三级担保体系,完成了全国范围内市级机构全覆盖、县级业务全覆盖。二是明确要求大型金融机构带头支持小微企业融资,设置了专门的KPI。比如2019年国常会要求工农中建交等五大国有银行带头,确保当年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增长30%以上,还要求融资成本在2018年基础上再降低1个百分点。这个政策出台后,大型金融机构掀起了支持小微企业融资的热潮,开始下场抢占中小银行的业务,也导致很多中小银行经营更加困难,开始考虑转型,这又引发了后面很多事。2023年换届后,对中小微企业融资的政策关注度有所下降,仅2024年3月22日的国常会研究了这个问题,主题是“研究统筹融资信用服务平台建设、提升中小微企业融资便利水平的举措”,但要注意研究的是“融资信用平台建设”,而不是如何支持中小微企业融资的具体措施,这跟过去的关注点差别很大,而这个平台就是发改主推的。4月:要求工农中建交带头支持,设置硬指标;
6月:将小微企业贷款容忍度放宽到3个百分点。
6月:开展深化民营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综合改革试点。
12月:小微企业享受风险资本优惠权重的单户单款额度上限从500万提高到1000万,将政府性融资担保和再担保机构平均担保费逐步下降到1%。而且另一大区别是主导机构发生了变化,此前支持中小微企业融资的主导机构就是央行,但从去年开始,有三个机构开始发力。一是发改委:想要推动建立全国统一的融资信用服务平台,这跟发改一直想要推进的全国统一大市场和数据管理有关。二是金融监管总局:主推的是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协调是金融监管总局最看重的工作,去年曾经到多省市开会,梳理央地责任和协调机制。三是工信下属中小企业局:不过中小企业局更关注的是专精特新企业扶持,而非所有中小企业,关注点很聚焦,所以小镇就不把这股力量作为单独一极了。出于各自不同的目标,现在央行、发改、金融监管都将目光集中到中小微企业融资上,但是三家的理念和做法差别极大,也有了不少博弈,甚至公开场合也开始针锋相对,尤其是央行和发改两家,分歧最大。这在4月10日国新办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表现得特别直接,当时介绍《统筹融资信用服务平台建设提升中小微企业融资便利水平实施方案》这项新政策,当时发改、央行、金融监管总局三家参会,发改来了一位副主任,央行是征信管理局局长,金融监管总局是普惠金融司负责人。金融监管总局一直重视的工作就是协调,央地协调、部门协调、政企协调等,并没有参与央行与发改两家的“论战”。但一次公开的发布会,把央行和发改的理念分歧展露的这么直观,也是挺罕见的事情,也说明“统筹”确有必要、也确实很难。央行是征信管理的老资格,经验、体系都很丰富,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着手建设金融征信系统,花了三十年时间基本建立起来了。在这次发布会上,央行就重点介绍了这套系统的强大,列了一组数字“截止2024年3月末,数据库接入商业银行、消费金融公司、小额贷款公司等各类从事信贷业务的法人机构6124家,累计收录11.6亿自然人、1.3亿户企业和其他组织相关信息。2023年全年提供查询服务达53亿次”。列数据就是要论证,央行的系统最完善、覆盖最广、也最被国内国际认可。说完后,央行还说下一步要搞动产融资统一登记公示系统和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央行的理念是市场派理念。认为征信首先是一个市场,而不应该仅仅是政府提供的公益平台,就算政府要搞一个统一的公益平台,也仅是向各类市场主体提供数据接口,征信的工作还是要靠市场化服务,也只有种类繁多的市场机构才能提供足够多样化、灵活性的征信服务,靠政府是管不过来的。所以发布会上,央行还专门介绍了国家现行的征信信息建设情况,说是“政府+市场”双轮驱动,强调市场化的征信机构是重要组成部分,然后还介绍了三类市场化机构,包括个人征信机构、企业征信机构、市场化机构运营的地方征信平台等。有兴趣的可以专门去看看这次吹风会,非常精彩,体会下三家发言人发言的目的是什么。发改的理念就大不一样了,更倾向于政府包揽和计划管理。最核心的动作就是要整合地方融资信用服务平台,消除因为重复建设导致的信息重复归集、金融机构多头对接、企业多头注册、成本高、运行效果差等问题。提出的解决方案就是建设全国融资信用服务平台,希望将这个平台变成全国融资信用服务的唯一数据出口。这个设想就体现在这次吹风会谈到的《统筹融资信用服务平台建设提升中小微企业融资便利水平实施方案》,方案中提到加大国家层面“总对总”共享力度,原则上每个省仅保留一个省级平台,市县设立平台不超过一个,所有地方平台都要接入全国统一平台,还要设置清单进行管理等等。这个设想非常宏大,要把17大类、37项数据整合到一起,打造全国一盘棋,这带有非常浓厚的计划管理的色彩。但这每一项数据都是某个领域的命根子,先不说金融系统30年的数据积累愿不愿意共享,其他的税务、社保、水电、企业注册信息等等都需要一个部门一个部门谈,更麻烦的是不同部门数据收集的原则、标准、口径都不一样,甚至不同地方也不一样,这要做海量的协调和技术处理,想想就头大,就算各方全力支持,也起码得加班加点干上几年。更头大的是,数据每时每刻都在增加,而对于信用管理来说,最需要的就是随时更新数据信息,并不是说各部门把存量数据接入就行了,还得建立动态数据接入、共享机制,而如此海量的数据动态共享,对于信息安全的要求极高,如果这个系统被攻破,造成的损失可想而知。今年1月,发改启用了“全国融资信用服务平台”官网,挂在“信用中国”大网站下面。目前这个网站显然还在初级阶段,接入的数据也极为有限,目前只接入了市监的企业注册信息和部分严重失信主体名单。这个平台雏形是2019年推出的“信易贷”,发改的设想是建立一个沟通银行、企业、政府的大平台,银行在这个平台找项目,企业在这个平台找资金,而政府通过这个平台加强监管。但问题在于,金融机构这么多,各银行都有自己的信用系统,相比这些系统,新平台过于简单了,银行们不会用,那么企业也自然不会来。对“信易贷”的评价,就用官方评定的吧。2021年新华社有一篇报道《激活信用价值 贷款超万亿 “信易贷”牛年还将怎么建?》,其中列举了四大难题:高价值数据汇聚难、持续推广运营难、特色产业产品少、风险分担机制缺乏。目前发改主推的“全国融资信用服务平台”也面临类似难题,这个平台已经得到高度肯定,写入了今年两会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报告,提到“深入推进‘信易贷’工作,推进地方融资信用服务平台整合和统一管理”,随后的国常会上,将“融资信用服务平台”认定为“重要金融基础设施”。虽然得到了高度肯定,但目前不少部门有类似的平台,金融系统就不多说了,工信系统也有自己的“国家产融合作平台”,也是要实现银行和企业之间的对接,当然主要是聚焦专精特新企业。按照《实施方案》的要求,今年12月底之前,各地方要完成平台整合,目前难度很大。最后再说下金融监管总局的思路,金融监管总局的理念还是协调,也就是“建立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2024年10月14日国新办新闻发布会,就专门介绍了这个机制,有意思的是第二天的10月15日金融监管总局、发改两家联合召开了部署视频会议,央行没有参与。这个工作机制要求各地成立工作专班,通过一手牵银行、一手牵企业来统筹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和银行房贷难这两个难题,具体工作有两个: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全面摸排小微企业融资需求,把符合标准、合规持续经营的小微企业推荐给银行机构。这个思路来自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也就是白名单制度。只是房地产融资协调面对的毕竟仅仅是五位数的项目,终究是好摸排的,分散到全国,每个市县也没多少。但中小微企业数量可就太多了,不同行业差异极大,光上门走一遍,都需要海量的人力和时间。大概介绍了下三家的情况,未来围绕中小微企业融资,三家肯定还需要做更多的磨合与协调,三足鼎立的格局短时间内很难打破,彼此的分歧短时间内也很难弥合。
■ 惊天逆转的背后,战略基调发生重大调整
■ 经济到底怎么了?何时才能走出低谷?
■ 发展思路的博弈结束,未来五年改革主线已定
■ 只要利益足够大,不怕狼不来
■ 一切为了赢,国家力量正在加速整合
如果喜欢,还请点赞、“在看”和关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