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清大势,不要跟国家意志、全民利益对着干

文化   2024-11-18 22:36   北京  
需要特别说明一点:本文绝不是说选择购买燃油车就不行,买什么车是自己的选择,现在的车还能开、新能源车不符合自己的需要和爱好,当然也没必要换。至于对新能源汽车有一些误解,这也很正常,新事物变化太快了,存在担忧、不理解情理之中,但有没有恶意差别很大,何况就是一辆车,不了解就不了解嘛,有什么大不了的。
小镇针对的是那些不但不了解,还恶意抹黑、扭曲、造谣的人,这些人才是题目针对的跟国家意志、全民利益对着干的。
昨天分享《为什么说传统燃油轿车必然消亡?》,后台留言截止目前有400条,超过一半持负面态度,认为小镇说的不对,有不少人认为,要不是国家偏帮,新能源汽车绝不可能推广的这么快,还有人说“有本事公平竞争,油电平权,电动车也要交购置税、燃油附加税”。

的确,国家对新能源汽车尤其纯电汽车的支持,已经不能用“偏帮”来形容了,就是要想尽办法加速私家油车消亡,恨不得把所有存量私家油车也换成新能源才好。
新能源车相比燃油车的好处,用一张图概括,想要进一步了解请通读全文:

一些人期待的“油电同权”绝无可能,也不要想着未来新能源汽车多了,充电都得额外缴税,别说额外缴税了,国家还在想尽办法减少新能源车用电负担。比如居家充电,由于居民用电采取阶梯电价,如果居家充电很容易突破一档用电量,电费就更高了。
所以现在国家电网提供“充电桩接电”业务,电车充电独立计算电价。未来类似的政策还会有,比如随着智能电网、微电网的突破,电动车充电还可以获得补贴,毕竟帮助电网消纳波谷电力,理应获得报酬。
未来还要想办法解决充电难题,今天这篇不是重点,只需要知道国家大力支持包括纯电在内的新能源汽车发展就行。

燃油车主也不要期待未来油价下调了,也不用担心三桶油的未来。
随着越来越多的车辆更换为新能源汽车,三桶油等在进行转型,开始将更多的加油站空间转为充电服务,那么固定成本就需要由更少的燃油车承担,油价不涨就已经很不错了。

不仅仅在成品油价格、税费等方面用价格引导大众转而购买新能源汽车,还有更多针对措施。比如9月工信部组织制定《乘用车燃料消耗量评价方法及指标》,新规将于2026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新规大大提高了油耗标准,未来1.09吨到2.51吨的中等重量汽车,百公里油耗不能超过3.3升,现在市面上有多少燃油汽车能达到这个标准?当然这个标准针对汽车生产厂家,如果不达标需要承担更高成本和限制,就是要逼制造商转型、节能减排。

在节能减排上可不仅仅针对燃油车,工信部同时也首次强制设定了电动车电耗上限,中等重量汽车要求百公里电耗控制在13.92千瓦时以内。

但是要注意,以上限制是标准测试,就像燃油车习惯的工况油耗一样,毕竟每个人驾驶习惯不同、驾驶环境不同,基本不可能达到工况水平。

未来标准还会继续提高,一直到传统燃油车绝对无法实现的程度。最起码要装一块比较大的电池,变成混动的新能源汽车。而这也是中国的最终目标,2020年曾计划在2035年,新增私家车,全部要变成新能源汽车,大概一半是纯电、一半是混动,还有少量氢能汽车。

不仅中国,欧洲也是类似做法,欧七排放标准、2035年禁售燃油车计划,都是一样的,欧洲并未动摇绿色能源转型的决心,只不过因为短期的困难,暂缓步伐,但仍在前进;至于美国,传统油气巨头现在正在搞绿色能源转型大跃进,一个比一个积极,只不过要求特朗普为转型争取时间,不要像民主党那样激进。(参见《大金主反对特朗普的主张》)

但中国肯定要提速。上述2035年目标,来自于2020年10月发布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而新能源汽车发展速度远超2020年最乐观的设想。最核心的就是新能源汽车渗透率,2017年编制的《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规划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到20%,2021年发现提前三年就能完成,于是赶紧打报告上调到25%,结果刚调整就被打破了。
所以后来渗透率目标直接不提了,让市场尽情发挥,2024年7月突破50%。

大概情况介绍到这,专门回答下凭什么不能“油电同权”?

原因很简单,相比燃油车,新能源汽车尤其纯电汽车,更加符合中国国家利益和全民利益,传统燃油车交的额外税费以及受到的“歧视”,本质是对国家和全民利益的部分弥补,这些金钱的弥补,远远不够损失。

在小镇看来,汽油的附加燃油税,本质就是外汇占用税、碳排放权税,甚至是全民利益损失税、战略安全税、利得出境税等等。

国家为了满足传统燃油车激增的汽油消费需求,付出了极为巨大的代价,也让国家对外束手束脚,在很长一段时间,中国海外战略的核心之一就是找到足够多的原油,为此承担的不仅仅是进口原油的外汇,还要付出更多比外汇更珍贵的代价。

以目前人类科技,燃料油仍然是最理想的能源,尤其像船舶、航空以及军事特勤等特种用途,离不开柴油、汽油、煤油等等燃料油,但是私家拥有的汽车已经不必再消耗宝贵的燃料油。

列一组数据,大家就知道私人小汽车消耗了多少原油。

2023年,中国一共消费了3.99亿吨成品油,其中柴油1.95亿吨、汽油1.49亿吨、航空煤油0.35亿吨、船用燃料0.19亿吨。

2023年末,中国全民汽车保有量为33618万辆,其中包括706万辆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而私人汽车保有量高达29427万辆。

中国的1.49亿吨汽油,绝大多数是占汽车总量87%的私人汽车消耗的。

原油想要转换为汽油,绝不是按重量1:1。

因为不同产地原油差别很大,比如小镇分析特朗普支持页岩油大发展的化石能源政策行不通,就是从原油性质出发,美国本土炼油厂针对的是进口的高硫重油,美国本土生产的页岩油是低硫轻质油,就导致页岩油增产之后,也只能出口,所以美国石油巨头们正在教育特朗普不要乱改。具体参见《大金主反对特朗普的主张》。

除了最关键的油品,技术水平也影响炼化。我们就参考国内炼化水平最高的中石油。中石油炼化一吨原油,平均能提炼0.215吨汽油、0.394吨柴油,成品油率为63.9%。

那么不考虑成品油进口,假设1.49亿吨汽油全部来自于国内炼化,那就需要高达6.93亿吨原油才行。

但显然不能这么算,因为2023年中国大陆地区原油总共也就7.68亿吨,其中本土自产2.08亿吨,海外进口5.6亿吨。

这就涉及到柴油等其他产物转化为汽油。比如柴油可以通过裂化转变为汽油,这个过程非常复杂,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作为科普性质的自媒体文章,没必要搞成学术论文。所以小镇直接找了一个项目的数据大概计算。

2021年中石化下属北海炼化新增了每年120万吨催化柴油加氢生产汽油的改造项目,这个项目每年处理120万吨催化柴油,预期可以生产51万吨汽油,以及14万吨液化气、6万吨聚丙烯。
为了便于理解,我们简化一下,假设把原油炼化出来的柴油全部转化为汽油,参考北海炼化42.5%的比例。

还是用中石油的炼化比例,1吨原油就可以提炼出0.215吨汽油,通过柴油裂化获得0.167吨。再次强调,小镇这么计算仅仅是为了方便大家理解,与现实偏差很大,欢迎专业人士提供更接近现实的数据。

那么1.49亿吨汽油,就需要3.9亿吨原油。

说到这,一定会有人质疑,说汽油本是原油提炼的副产品,石油化工才是主产物,比如除了柴油汽油还提炼出了煤油、润滑油、沥青等等,还可以生产化肥、塑料等。

但问题是由于中国汽油需求量的快速激增,导致石油炼化已经被汽油需求裹挟了,原油依赖进口也就罢了,总不能成品油也依赖进口,中国的外汇真扛不住如此规模的成品油进口,何况全世界也供应不了。

如果是为了化工产品,其实煤化工也可以支持,比如乙二醇,可以通过石油化工,也可以通过煤化工。但是现在汽油需求太高,逼着石油化工不断提高汽油供应,导致其他石化产品出现了产能过剩,最典型的就是沥青。

小镇之前在《技术革命与国运》分享过,外国人到中国觉得中国城市安静,一个原因是电网更先进,另一个原因就是改性沥青相比水泥路面极大降低了胎噪。中国之所以短短十几年就基本实现了城市路面改性沥青化,就是因为沥青太多了,根本用不完,为了解决过剩问题,赔钱也要铺路。

沥青如此过剩,就是因为汽油需求太多,不得不上马更多石化项目,于是对中石化、中石油等来说,单看汽油、柴油确实赚钱,但其他炼化产品和配套亏钱太多了。

于是就出现了燃油车主嫌油价贵,而三桶油天天哭诉赔钱,这都是真的。而且为了获得每年数亿吨的进口原油,三桶油在海外付出了巨大的成本,国家其他部门也竭力支持。

购买原油花的外汇很容易算清,但其他付出的间接成本和机会成本算不清。

因为中国海量的私家燃油车,中国正在承受巨大的外部压力。上周刚刚举行联合国气候大会,中国承诺将于明年提供2035年国家自主贡献目标,其中最关键的目标就是碳排放目标。

十三五、十四五碳排放目标都没能实现,中国外部压力非常大。今天这篇文章只需要关注碳排放就可以了,这涉及到未来非常核心的“碳排放权”和“碳边境税”,其他的单独谈。

碳排放也是要掏钱的,一般按每吨二氧化碳当量收钱。目前国内碳交易市场每吨碳价是104元,欧盟2023年碳均价是83欧元每吨,而且预计2026年均价就会突破100欧元。

今年中国碳交易市场首次扩围,从2021年的电力拓展到钢铁、水泥、电解铝,未来还要继续扩大,石油化工当然要在内。

不要觉得100欧元每吨很贵,未来只会更贵,尤其是向欧洲出口,碳排放税无法避免。比如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认为,如果要想实现世纪末温度上升控制在1.5℃以内的目标,当下就需要提高到每吨226-385美元。

那么私家车消耗的汽油,每升应该收取多少碳排放税呢?

假设按照欧盟2023年83欧元均价,1吨汽油燃烧后释放2.7-3.3吨二氧化碳,咱们就简化为3吨,而1吨汽油对应1333升,算下来每升汽油需要缴纳的碳排放税就得1.43元

此外还有前面的外汇损耗,如果汽油全部来自于进口原油,在不计算运输、提炼、储存、损耗、人工等等费用的情况下,每升汽油消耗的外汇对应人民币8.37元

是不是看到8.37元这个数字有点熟悉?很接近目前汽油的价格。

以上是简单计算,仅仅为了方便大家了解私家汽车烧的汽油,消耗了多少宝贵的资源,这些资源不仅仅是外汇,还是国家对外的让步和妥协,为了避免石油运输被掐断,对外束手束脚。

有人可能会说,难不成电动车用的电就不花钱了?

外汇和人民币,是两码事。
需要明白,中国发电过去主要依赖煤电,而今年风光为主的可再生能源发电总装机已经超过50%,2023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达2.95万亿千瓦时,占总发电量的31.8%,未来还要继续提高,中国正在全力进行可再生能源转型。

就算是电动车用的电来自于煤电,但是小汽车的小炉子,燃料利用效率怎么可能跟煤电的大功率超超临界机组相比?更别说跟煤电比清洁。

退一万步讲,煤电消耗的是人民币,资源可以在本土就得到保障。2023年中国总共消耗了44.825亿吨煤,只进口了4.74亿吨煤,相比原油进口依赖度高达70%以上,煤炭才不过10%。

更关键的是,中国不缺煤,之所以进口煤炭,主要是澳大利亚的煤炭太便宜了,品质又更好,再加上海运成本远低于陆运,所以东部沿海当然更多选择用澳大利亚的煤炭,这也是减少本土资源的使用。

原油呢?一旦发生最紧急情况,5.6亿吨的进口原油,能靠国内替代吗?

根据上面的简单测算,私人汽车占汽车总量的87.53%,按照这个比例简单折算,2023年消耗汽油1.3亿吨。

再次提醒,仅仅是为了便于理解的简便计算,不要深究具体数字是否准确。

这1.3亿吨汽油大概需要3.4亿吨原油,如果中国私人汽车全部改为新能源,注意不需要全部是纯电,至少可以减少每年2亿吨的原油进口,这将极大改善中国的外部战略环境,让中国对外可以放开手脚,不必天天为了原油付出巨大代价。

这不仅仅是节约外汇这么简单,还能够让中国在气候变化、碳排放权等方面松一口气。

而且不要忘了,燃油汽车最关键的发动机、变速箱、底盘等专利在欧美日等西方国家手中,中国每生产一辆燃油汽车,都需要向西方企业缴纳专利费或购置费。

而纯电不需要缴纳,混动的新能源也可以大大减少这笔开支。

关键,发展纯电在内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在中国,配套进行的发电、输电、电网等等基础设施建设,全都在中国本土,这些基础设施也将为其他产业的崛起提供巨大支持,比如无人机、机器狗、人形机器人、低空飞行器等等,与电动汽车产业链高度重合。

所以,国家当然要大力支持纯电在内的新能源汽车,就是要用各种办法加速传统燃油车的消亡,这是国家利益、更是全民利益的要求。

概括下:
新能源汽车尤其纯电汽车,相比传统燃油汽车有以下好处:

1.节约原油外汇,不需要再缴纳专利费,还能让中国未来收国外的专利费;

2.发电、电网、充电桩等配套建设属于投资,而汽油属于消费,烧掉就没了;

3.极大缓解国家外部压力,可以让中国对外少了很多顾虑;

4.把烧油浪费的外汇、燃油车的专利费以及其他成本转移到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就相当于把每年交给国外的上万亿资金用于国内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红利大多数留在国内;

5.尾气大大减少,环境更好了,少生病还能延寿。

还有更多好处,不一一列举了。
国家目前仅仅是免征新能源汽车的购置税、燃油附加税,再给一些免限行的优待,已经非常克制了。
不要觉得歧视,除了自己,没有任何人阻止购买新能源汽车。


其他文章推荐

■  在理想与现实的摩擦中,决策思路重新调整

■  经济到底怎么了?何时才能走出低谷?

■  很庆幸,力量掌握在文明国家手中

■  为什么说传统燃油轿车必然消亡?

如果喜欢,还请点赞、“在看”和关注吧

欢迎分享,让更多人发现“大树乡谈”
备用:大树乡谈2022、大树乡谈2023

大树乡谈
讲逻辑,说人话,有意思。让我们一起穿越时代迷雾、共同成长至少20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