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精选编译」由雨茗编译,为大家带来《以ADC临界值定义的梗死密度与血管内血栓切除术后的长期功能预后有关》,欢迎大家阅读分享!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神经科的Christopher G Favilla等将一系列ADC阈值应用于EVT后的MRI,探索低于标准ADC阈值的梗死面积与成功再通患者的临床结果是否相关,以及梗死密度与临床结局的相关性是否优于仅由标准ADC阈值定义的最终梗死体积,结果于2024年7月在线发表在《Journal of Stroke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上。
——摘自文章章节
【REF: Christopher G Favilla, et al. J Stroke Cerebrovasc Dis. 2024 Oct;33(10):107857. doi: 10.1016/j.jstrokecerebrovasdis.2024.107857】
血管内血栓切除术(EVT)提高了大血管闭塞(LVO)患者急性卒中的临床治疗获益。然而以往研究显示,半影组织进展的梗死面积与长期功能预后之间并不直接相关。与药物治疗相比,接受EVT治疗的患者梗死面积减少。在调整年龄、卒中严重程度后,最终梗死面积的减少仅占治疗获益的10-15%。弥散加权成像是识别急性缺血组织的金标准,可在梗死组织的区域内观察到一系列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在广泛的卒中人群(即非EVT患者)中,ADC值与临床结果呈负相关。因此,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神经科的Christopher G Favilla等将一系列ADC阈值应用于EVT后的MRI,探索低于标准ADC阈值的梗死面积与成功再通患者的临床结果是否相关,以及梗死密度与临床结局的相关性是否优于仅由标准ADC阈值定义的最终梗死体积,结果于2024年7月在线发表在《Journal of Stroke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上。
在2016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患者因急性缺血性卒中和颈内动脉或大脑中动脉闭塞而入院,在卒中发作24小时内接受EVT并成功实现再通,定义为改良脑缺血评分(mTICI)≥2b。从数据库中提取人口统计学、基线卒中特征、手术细节(包括最终mTICI评分)、症状性颅内出血(EVT后24小时出现颅内出血和NIHSS≥4分恶化)、出院处置和90天修正Rankin量表(mRS)。以90天mRS≤2为临床预后良好。该研究是回顾性设计,符合观察性研究的STROBE指南。
2016年至2021年间,618例EVT手术用于急性缺血性卒中合并颈内动脉或大脑中动脉闭塞。510例(83%)成功再通,其中144例(28%)在EVT后12小时至7天内进行了MR成像。未接受MRI的患者年龄较大,住院死亡率较高,获得良好功能结果的可能性较小。EVT后平均35小时进行MRI检查(IQR:25h–59h)。根据ADC阈值<620,最终梗死体积中位数为15mL(IQR:1mL-51mL)。
单因素logistic回归发现,较小的最终梗死体积、较低的梗死密度、较年轻的年龄和较低的基线NIHSS与良好的功能结局相关。在多变量模型中,最终梗死体积不再预测预后,只有年龄和梗死密度与功能预后独立相关。梗死密度和梗死体积的相互作用无显著差异(P=0.93)。
在敏感性分析中,最终梗死体积非常小(≤5ml)的患者被排除在多变量模型之外,年龄(OR:0.93/年;95%CI 0.89-0.97;p<0.001)和梗死密度(OR:0.66/10%梗死密度;95%CI 0.46-0.93;P=0.02)是良好功能预后的唯一独立预测因子。
仅包含临床变量(年龄、性别和NIHSS)的多变量模型的ROC分析结果显示,能够很好地区分预后的患者(AUC=0.77;95%CI 0.69-0.84)。增加梗死面积可改善分类性能(AUC=0.82;95%CI 0.75-0.88),但通过增加梗死密度(AUC=0.84;95%CI 0.78-0.91)进一步改善了分类性能(图1)。
图1. 预测良好功能预后的ROC曲线:模型1是最终的多变量模型,包括年龄、性别、最终梗死面积、梗死密度、基线NIHSS以及从EVT到MRI的时间。模型2包含模型1的变量但不包含梗死密度。模型3包括年龄、性别和基线NIHSS(但不包括所有影像学变量)。各曲线的AUC比较采用Delong检验,p=0.02。
该回顾性分析表明,EVT后梗死密度与长期临床结果的关系比梗死体积更密切。
组 稿
张颖影 副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编 译
雨茗
审 校
刘斌 副主任医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终 审
洪波 教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识别左侧二维码
进入精选编译专栏
查看更多编译文章
点分享
点点赞
点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