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医附一院第一个非肿瘤多学科联合门诊,一站式精准诊疗认知障碍

文摘   2024-05-08 23:05   重庆  


“一次看诊可以咨询多个专家,现在看病更安心、更便捷了。”张先生的家属说。张先生是重医附一院认知障碍和痴呆多学科联合门诊开诊后的第一个患者,他和家属对这种多学科联合诊疗的方式感到很满意。


 认知障碍和痴呆多学科联合门诊是重医附一院第一个非肿瘤MDT门诊。自开诊一个多月以来,多学科专家会诊在早期筛查、精准诊疗、慢病全程管理和专业科普宣教等方面,给患者带来了全新的就诊体验,受到患者和家属的欢迎和好评。




15年前,张先生开始出现记忆力下降。1年前症状加重,他已分不清上午或下午。今年3月,张先生在家属的陪同下来到重医附一院老年病科就诊,做了头颅磁共振检查,结果显示颅内单侧海马区萎缩。医生考虑到他的病情,建议他到认知障碍和痴呆多学科联合门诊看看。


重医附一院认知障碍和痴呆多学科联合门诊的诊室里,老年病科、神经内科、放射科等多学科专家联合为张先生展开会诊。


会诊前,老年病科的神经心理评估师为患者进行神经心理全套量表的评估,了解患者目前的认知状况。多学科专家们详细了解患者病史、体格检查,查看影像学报告,并对全套神经心理量表进行分析。在充分讨论后,多学科专家团队最终为患者明确诊断,制定了适合张先生的治疗方案。


听到医生给出的治疗方案后,张先生和家属感激地说:“多年来,记忆力下降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全家,不清楚病因,治疗也不得其法。感谢多位专家帮我们找到了病因,我们一定坚持服药,坚持随访。”



认知障碍和痴呆多学科门诊




 认知障碍和痴呆多学科门诊作为重医附一院第一个非肿瘤MDT门诊,由老年病科、神经内科、精神科、康复医学科、全科医学科、放射科组成,该团队致力于认知障碍疾病的诊疗,为受困于认知损害、精神行为异常、具体诊断分型不清、治疗效果不佳的认知障碍和痴呆患者带来更有效的诊疗,为患者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和干预提供有效帮助。

 

认知障碍和痴呆多学科门诊除了一次提供多个专家看诊外,还可提前进行全套认知量表评估,并提供专业的影像判读、精准诊断技术、规范随访体系、慢病全程管理,专业科普宣教等,一站式为认知障碍和痴呆患者解决多层次问题,造福认知障碍人群。





多学科诊疗模式(MDT)



多学科诊疗模式(MDT)起源于上世纪90年代。在该模式下,来自多学科的专家,组成一个比较固定的治疗团队。针对某一疾病、某个病人,通过定期定时的专家会诊形式,提出适合病人目前病情的最佳治疗方案。


重医附一院于2015年正式将多学科诊疗模式(MDT)纳入专项管理,成立医院多学科诊疗工作委员会,制定《多学科综合诊疗制度》,推动多学科诊疗专科建设纳入了“十三五”和“十四五”规划,不断推动多学科诊疗规范、优质地开展。


  • 2018年11月,医院获批国家卫生健康委第一批肿瘤(消化系统)多学科诊疗试点医院。


  • 2020年,医院荣获中国肿瘤MDT联盟消化系统肿瘤MDT试点建设优秀医院。


  • 2021年2月,医院获批中国肿瘤MDT联盟消化系统肿瘤多学科诊疗中心,中国肿瘤MDT联盟地区MDT牵头单位。


  • 2022年,医院获批5个重庆市专病诊疗中心,其核心是MDT实体化。


目前,重医附一院拥有多个多学科诊疗团队,共有30余个临床医技科室参与,累计讨论病例达3.1万人次,覆盖绝大部分恶性肿瘤和大部分疑难危重症,疑难危重疾病的诊疗技术和服务能力显著提升。



专家简介

吕洋 教授




主任医师,授,博士生导师。重医附一院老年病科副主任。曾先后留学德国、美国和法国,获得德国医学博士学位。擅长记忆障碍和痴呆、抑郁、谵妄、睡眠障碍、癫痫、帕金森等老年综合征的诊治管理,开设老年记忆障碍专病门诊。


门诊时间:周三上午、周四下午(袁家岗院区)。





撰稿 | 田琦

 编辑 | 李丹 

排版 | 林宇

   校对 | 姜佳妮

 审核 | 谯波 吕洋 邓兴宇 周芳

爱留忆
学习、交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