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渝观点 | 对于痴呆伴发的精神行为症状如何科学用药?循证医学新发现!!

文摘   2024-08-18 10:40   重庆  



前言


   痴呆患者中,痴呆伴发的精神行为症状(behavioral and psychological symptoms of dementia, BPSD)非常常见。常见的BPSD症状包括抑郁、幻觉、妄想、激越以及攻击行为等,这些症状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增加照料者护理的难度。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atypical antipsychotics, AAPs)虽然有锥体外系反应等副作用,但目前仍是被用来治疗BPSD的主要药物之一,据统计目前仍有大约12.3%至37.5%的BPSD患者在医生处方下使用AAPs[1]。然而,不同AAPs在治疗BPSD的疗效、可接受性以及耐受性仍然不够明确。

  这项于2024年7月发表在BMJ Mental Health杂志,题为“Efficacy, acceptability and tolerability of second generation antipsychotics for behavioural and psychological symptoms of dementia: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network meta-analysis”的研究[2]使用网状meta分析的方法,比较了五种常见的AAPs,包括喹硫平、奥氮平、利培酮、阿立哌唑和依匹哌唑(又名:布瑞哌唑)在治疗BPSD中的疗效和耐受性以及安全性。先前有类似的研究发表在JAMA Network Open[3]。本文作为一个证据更新的研究,主要亮点在于纳入了2023年首个获FDA批准用于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痴呆相关激越的药物依匹哌唑[4]。本文旨在解读这篇最新发表的关于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治疗BPSD的循证医学研究。




所纳入原始研究基本特征


   该研究共纳入了20项随机对照试验,这些研究发表于1999年至2023年之间,样本量从40到652人不等,总共6374人。涉及的AAPs包括喹硫平、奥氮平、利培酮、阿立哌唑和依匹哌唑(又名:布瑞哌唑),干预时间从6周到36周不等。大多数研究都是在养老院进行的。



主要发现


1. 疗效(Efficacy):Meta分析结果显示,依匹哌唑在改善BPSD症状方面效果显著优于其他所纳入的AAPs和安慰剂。累积概率提示,所有AAPs在疗效方面均优于安慰剂,其中依匹哌唑疗效最好,其次为利培酮、喹硫平、奥氮平、阿立哌唑。


2. 可接受性(Acceptability):在可接受性方面,只有阿立哌唑表现出比安慰剂更好的可接受性,并且阿立哌唑在可接受性上也优于依匹哌唑。累积概率提示,阿立哌唑和利培酮在可接受性方面优于安慰剂。


3. 可耐受性(Tolerability):在可耐受性方面,奥氮平表现最差,不仅比安慰剂显著更差,也比利培酮和喹硫平显著更差。且阿立哌唑的耐受性显著优于奥氮平。累积概率提示,所有纳入的AAPs在耐受性方面均差于安慰剂,其中阿立哌唑、喹硫平和利培酮在所有AAPs中排名前三位。


4. 副作用风险:本文共纳入了死亡、脑血管不良事件、跌倒、过度镇静、锥体外系反应以及泌尿系统症状6种不良反应:

(1) 死亡发生风险:Meta分析显示,所有的AAPs与安慰剂之间均无显著差异。累积概率提示,安慰剂的安全概率最高,其次是奥氮平、利培酮和喹硫平。

(2) 脑血管不良事件发生风险:利培酮比安慰剂和喹硫平的风险显著更高。累积概率提示,喹硫平的安全概率最高,其次是安慰剂和奥氮平。

(3) 跌倒发生风险:没有一种AAPs与安慰剂之间有显著差异。累积概率提示,依匹哌唑的安全概率最高,其次是喹硫平、利培酮、安慰剂、阿立哌唑和奥氮平。

(4) 过度镇静发生风险:与安慰剂相比,喹硫平、奥氮平、利培酮和阿立哌唑的风险显著更高。与喹硫平相比,利培酮显示镇静风险显著降低。与利培酮相比,奥氮平镇静风险显著增加。累积概率提示,安慰剂的安全概率最高,其次是依匹哌唑、利培酮、阿立哌唑、奥氮平和喹硫平。

(5) 锥体外系反应发生风险:与安慰剂相比,利培酮和奥氮平的风险显著更高。与喹硫平相比,利培酮和奥氮平也显示出了更高的风险。累积概率提示,喹硫平的安全概率最高,其次是安慰剂、依匹哌唑、利培酮和奥氮平。

(6) 泌尿系统症状发生风险:与安慰剂相比,喹硫平有显著更高的风险。累积概率提示,安慰剂的安全概率最高,其次是阿立哌唑、奥氮平、依匹哌唑、利培酮和喹硫平。



主要结论


   这项研究表明,在治疗BPSD方面,没有任何一种AAP是有效且安全的最优选择,每种AAP有不同的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因此,临床上仍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个体化的选择用药。

就单个药物来说:

依匹哌唑显示出较好的疗效,且其发生跌倒的风险最低;

阿立哌唑则有较好的可接受性,即疗效和副作用风险相对均衡;

奥氮平则显示出较差的耐受性,其发生脑血管事件、跌倒、过度镇静和锥体外系风险相对较高;

利培酮有较高发生脑血管事件以及锥体外系反应的风险;

喹硫平的过度镇静风险较为突出,但其脑血管事件和锥体外系反应发生的风险最低;


  本文研究结果可以为临床医生在对BPSD患者处方AAPs时提供重要参考,科协助制定个体化的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

[1] Calsolaro, V., et al., Behavioral and Psychological Symptoms in Dementia (BPSD) and the Use of Antipsychotics. Pharmaceuticals (Basel), 2021. 14(3).
[2] Lü W., et al., Efficacy, acceptability and tolerability of second-generation antipsychotics for behavioural and psychological symptoms of dementia: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network meta-analysis. BMJ Ment Health 2024;27:e301019.
[3] Yunusa, I., et al., Assessment of Reported Comparative Effectiveness and Safety of Atypical Antipsychotics in the Treatment of Behavioral and Psychological Symptoms of Dementia: A Network Meta-analysis. JAMA Netw Open, 2019. 2(3): p. e190828.
[4] U.S.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FDA Approves First Drug to Treat Agitation Symptoms Associated with Dementia due to Alzheimer’s Disease. 

作者:吕文齐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理卫生中心

编辑:孙若馨 重医2023级医学影像学

审核:吕   洋 重医一院老年病科




爱留忆
学习、交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