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语:
爱留忆是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老年病科神经与心理亚专业医护人员与研究生在关爱患者的过程中于2010年成立的公益服务团体,宗旨为“用医护人员的爱留住老人的记忆”,团队长期致力于认知障碍疾病的科普宣教。内容不仅有认知障碍的预防及治疗,还有患者的家庭照料知识以及最新的科研进展。我们希望能通过我们的努力,让社会大众更正视疾病,科学预防,早诊早治。
许多老年人听到“脑萎缩”时,常会联想到痴呆,甚至在核磁共振检查中发现有“脑萎缩”后,便担忧自己会变成“痴呆”,陷入焦虑与恐慌。然而,脑萎缩并不等同于痴呆。
01
大脑是维持人类思维、记忆、语言等高级精神活动的重要器官,由大脑、间脑、小脑和脑干等部分组成。正常成人的大脑重量约为1500克,约占体重的1/40。随着年龄增长,脑神经元逐渐减少,大脑重量会减轻,体积缩小。这种现象在核磁共振成像(MRI)中通常表现为脑沟加宽、脑回变窄、脑室扩大等。这就是脑萎缩的影像学特征。
02
人到老年,身体各器官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退行性变化,大脑的萎缩是正常的生理老化过程。研究表明,40岁以后,脑细胞的数量逐渐减少,70岁时可能减少20%-30%,80岁时脑重量平均减轻6%-11%。尽管这种生理性脑萎缩会导致记忆力轻微下降,例如偶尔忘记熟人的名字或一时想不起某件事,但通常不会严重影响老人的日常生活和独立能力。
痴呆则是由于脑部功能损害导致的一种综合症状,表现为记忆力、思维能力和判断力的进行性衰退,并影响日常生活。痴呆的严重程度可能与脑萎缩程度有关,但并非所有脑萎缩的患者都会发展为痴呆。对于大多数老年人,剩余的脑细胞能够通过代偿机制维持正常的精神活动。
03
发现脑萎缩无需过度紧张,应理性看待这一现象。然而,如果出现记忆力显著下降、语言表达困难、方向感丧失等症状,即使尚未严重影响日常生活,也应尽早就医评估是否存在痴呆的可能性。早期发现并干预,可以有效延缓病情进展,改善生活质量。同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规律锻炼、合理饮食、充实社交活动以及持续学习,都有助于促进脑健康,降低痴呆的发生风险。
总之,脑萎缩是人体自然老化的表现,但并不必然导致痴呆。科学认识老化现象,理性应对健康问题,是保持良好生活质量的关键。
参考文献:
Crystal HA, Schneider JA, Bennett DA, Leurgans S, Levine SR. Associations of cerebrovascular and Alzheimer's disease pathology with brain atrophy. Curr Alzheimer Res. 2014;11(4):309-316.
作者:吴佳妮 重医一院老年病科
编辑:汪晗玥 重医2022级中医学
审核:吕 洋 重医一院老年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