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宁疗护的概念
安宁疗护的概念源自西方国家,其英文“Hospice”一词,源自拉丁语“Hospitium”, 原意是为巡礼者和伤病者提供安息之所。
这一传统始于11世纪,当时远征的“十字军”为巡 礼者和旅行者设立了住宿和避难场所。随着时间的演进,这一理念在1879年由爱尔兰都柏林 的天主教修女组成的慈善团体“圣母安宁疗护”中得以发扬光大,为现代安宁疗护的发展奠 定了坚实基础。
1963年,西塞莉·桑德斯博士(Dame Cicely Saunders)首次系统总结出 对临终患者提供全面医疗照护的方案,正是她的一次面向医学院学生、护士、社工和牧师的 著名演讲开启了现代安宁疗护事业。
1967年,桑德斯博士首次正式提出“Hospice Care”, 即安宁疗护概念,自此,安宁疗护从宗教概念转变为医学概念。
在新加坡、中国台湾等地区, 多被译为“慈怀疗护”“善终服务”“安宁疗护”等。在中国,天津医学院临床关怀研究中心 于1988年成立时将“Hospice Care”一词翻译为“临终关怀”,此后还出现了姑息疗法、 舒缓治疗等多种名称。
2017年,原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家卫计委”, 现为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安宁疗护实践指南(试行)》中明确将临终关怀、舒缓医 疗、姑息治疗等统称为安宁疗护。自此安宁疗护一词开始广泛使用,并且逐渐被大众知晓。
安宁疗护,旨在为疾病终末期或老年患者在生命的最后阶段提供全方位的关怀。它涵盖 了身体、心理、精神等多方面的照料和人文关怀,并且通过跨学科团队的协作(包括专业医 护人员、心理咨询师、社工、志愿者等),控制患者的痛苦和不适症状,提升患者在人生最后 阶段的生命质量,缓解家属心理悲伤,帮助患者及其家属坦然面对生命终结。安宁疗护不仅 关注患者的生理需求,更强调患者的心理需求和社会需求,力求让患者能够舒适、安详、有 尊严地度过人生最后一段旅程。这一服务通过早期识别、全面评估和治疗疼痛以及其他生理、 心理、精神问题,预防和缓解患者的痛苦,同时为患者家属提供心理支持和慰藉。安宁疗护 将患者视为自然人、社会人,关注其生命质量和临终尊严,将治疗的焦点从“疾病的治愈” 转向“人本身的无痛苦”,为患者和家属带来温暖与关怀。
安宁疗护的意义
1990年,世界卫生组织倡导将安宁疗护纳入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构建整合细化的公共 健康模型。2014年,世界卫生大会强调死亡质量为不容忽视的人权之一,194个国家承诺将 安宁疗护作为卫生系统的工作重点。截至2023年,136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安宁疗护机构, 20多个国家和地区把安宁疗护纳入了全民医保体系。近年来,全生命周期健康观念逐渐普及, 安宁疗护作为关注生命最后阶段质量和尊严的“以人为本”整合健康服务体系的关键部分, 社会需求日益增长。研究显示,安宁疗护能显著改善病患生活质量,降低医疗费用,并减少 病患家属因悲痛而自杀的风险。同时,安宁疗护通过无创治疗、镇痛治疗等综合手段,取代 对终末期病人的过度治疗,减轻患者和家属的经济与心理负担。作为以老年群体为主要服务 对象的服务模式,完善安宁疗护相关制度对推动我国健康老龄化战略实施,解决老龄化问题 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安宁疗护的目标
现代安宁疗护核心目标涵盖五大方面:
一是心灵与人际的关怀:致力于消除患者内心的冲突,修复和强化人际关系,协助患者 达成特殊心愿,安排未完成的事业,并让他们与亲朋好友道别,以实现心灵的平和。
二是疼痛与不适的缓解:安宁疗护不追求疾病的治愈,而是专注于通过控制症状来减轻 患者的不适和痛苦,进而提升其生活质量。
三是患者尊严的维护:尊重患者对于生命末期治疗的自主选择权,充分考虑他们的文化 和习俗需求,采取患者自愿接受的治疗方法。视患者为完整的个体,而非疾病的代名词,以 维护他们的尊严。
四是平静离世的协助:与患者及家属深入沟通,了解并满足他们在生命末期的需求、人 际关系网络及愿望,帮助他们实现内心的平和与精神健康,从而能够平静地离开人世。
五是丧亲者的支持:通过安宁疗护的多学科团队照护,不仅能够减轻家属的照护负担, 还为丧亲者提供居丧期的专业帮助和支持,陪伴他们度过哀伤阶段。
安宁疗护的对象
《安宁疗护实践指南(试行)》明确规定,安宁疗护应以终末期患者及其家属为中心,当 患者符合一定条件时即可享受此服务。这些条件包括:患者处于疾病终末期且出现症状;拒 绝原发疾病的进一步检查、诊断和治疗;同时,患者应接受安宁疗护的理念,并有明确的需 求和意愿。值得注意的是,鉴于生命终末期的界定尚缺乏统一标准,且医学手段无法精确预 测生存期,只要患者及其家属有需求和意愿,都应被纳入安宁疗护的范围,但是一般情况下, 主要是剩余寿命在不超过6个月的患者。具体而言,医生在依据医学诊断标准判断患者治愈 无望、病情持续恶化的情况下,患者或其家属可以选择拒绝治疗性治疗并接受安宁疗护,或 者依据患者的生前预嘱等,遵照医嘱制定并执行安宁疗护方案。
安宁疗护的服务内容
(1)症状控制
终末期患者常面临疼痛、呼吸困难、厌食、吞咽困难、恶心、呕吐、便秘、无力、昏迷 和压疮等一系列身体上的不适症状,这些不适极大地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针对这些症状 的控制及护理成为安宁疗护的核心任务,它不仅是改善患者生理痛苦的关键,也为心理、社 会、精神层面的照护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安宁疗护通过精准的症状管理措施,旨在有效缓解 终末期患者的症状负担,减轻他们的痛苦,从而最大程度地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2)舒适照护
随着生命终末期的到来,终末期患者的症状逐渐恶化,常见的包括呼吸困难、喉间痰鸣 音、神志不清、指甲苍白或发绀、出冷汗、四肢厥冷等。在这一关键时刻,为终末期患者提 供全方位的舒适照护成为安宁疗护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舒适照护内容广泛,涵盖环境管理、 床单位管理、口腔护理、肠内与肠外营养护理、静脉导管维护、留置导尿护理、会阴护理, 以及协助患者进行沐浴、床上擦浴、床上洗头、进食饮水等日常活动。此外,还包括对排尿、 排便异常的照护,以及卧位的护理和体位转换的指导,确保患者能够使用轮椅或平车等辅助 设备,从而在身体和精神上得到最大程度的舒适和安宁。
(3)人文关怀
当一个人面临生命的终结,恐惧、惊慌和悲伤等情绪往往会涌现。安宁疗护工作人员通 过细致观察患者的表情、言语、姿势和行为,深入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理解他们内心的苦 闷和恐惧。在交流的过程中,工作人员不仅努力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和意愿,还积极帮助他 们缓解情感上的不安,协助他们适应这一突发的临终事件。
对于终末期患者来说,他们基本脱离了社会,人际关系网络的变化可能让他们感到支持 不足。因此,安宁疗护工作者要给予患者更多的关心与爱护,时刻关注他们的心理需求和变 化,通过宣传、解释和沟通工作,让患者感受到外界的关心和支持。
同时,鼓励社会工作者 和志愿者加入安宁疗护工作,为患者提供必要的社会资源;也鼓励家属积极参与照护,及时 表达对患者的关心,让患者在精神上得到宽慰和安抚,尽力满足他们的要求和希望。
(4)精神慰藉
终末期患者常常陷入对生命意义的深刻反思,他们或许会疑惑“为何我会遭受这样的病 痛?”“我的生命旅途是否实现了其价值?”以及“是否还有一些未竟的心愿?”这些疑虑令他 们在精神上寻求某种信仰或寄托。在生命的最后阶段,部分患者深感时日无多,他们渴望与亲 人进行最后的告别,希望能在离世前化解恩怨,得到心灵的宽恕与慰藉。他们更期待在熟悉的 环境中,有亲人的陪伴与关怀,得以平静地告别这个世界。为了缓解这些患者的精神困扰,安 宁疗护工作者运用倾听、同理心和冥想等精神抚慰方法,不仅帮助他们寻求生命的意义、实 现自我价值,还给予他们爱与宽恕的力量,让他们在生命的最后阶段感受到宁静与温暖。
(5)哀伤辅导
安宁疗护通过死亡教育普及正确的生死观念,帮助人们正确面对自我之死和他人之死, 理解生与死是人类自然生命历程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旨在消除人们对死亡的恐惧和焦虑, 让人们能够坦然面对生命的终结。然而,当终末期患者离世后,患者的亲人和家属往往会经 历一个情感的高峰期,部分家属在居丧时期难以接受丧亲的事实,无法适应丧亲后的环境改 变,表现出严重的焦虑、烦躁、愤怒,甚至自毁行为。这时,安宁疗护工作者会及时与家属 进行深入的交流沟通,再次进行死亡教育,聆听家属的诉说,并鼓励和引导他们宣泄情感。他们通过电话、邮件或探访等多种方式,与家属保持密切的联系,运用哀伤辅导技术帮助患 者家属逐步摆脱丧亲之痛,重新回归正常的生活轨道。
总之,安宁疗护致力于通过精心运用沟通技巧与患者建立起深厚的信任关系,这一过程 中,不仅引导患者勇敢面对并接受自身的疾病状况,还协助他们有效应对由此产生的各种情绪反应。同时,安宁疗护鼓励患者及其家属积极参与治疗与护理的每一个环节,确保在尊重 患者意愿的基础上做出明智的决策。通过这一系列的支持与关怀,患者能够在生命终末期保 持乐观顺应的态度,从而舒适、安详、有尊严地离世。
安宁疗护的国际发展
早在16世纪的西欧,关怀生命垂危人群的慈善组织就已存在,例如1600年在巴黎成立 的慈善修女会。此后,还有1843年成立的十字架妇女修会关怀院,以及19世纪末成立的圣罗斯临终关怀医院和1948年成立的玛丽·居里(Marie Curie)癌症治疗中心。这些机构经 过数百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以人文救济和医疗救治为本”的服务模式,为西方现代安宁 疗护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1)英国
1967年,英国西塞莉·桑德斯博士创建了全球首个现代安宁疗护机构——圣克里斯多弗 临终关怀院(st.Christopher Hospice),标志着现代安宁疗护体系的正式确立。这家机构 不仅关注临终患者的身体、精神和心理需求,还提供患者家属的心理支持服务,为患者提供 全方位的照护与关怀。与此同时,英国还提出了“安宁疗护综合诊疗模式”,并开展了相关教 育培训课程和“死亡课”,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具有英国特色的安宁疗护体系。圣克里斯托弗 临终关怀院作为先驱,将专业的疼痛与症状控制、心理护理、教学和临床研究相结合,被誉 为“点燃了临终关怀运动的灯塔”。随后,英国临终关怀事业迅速发展,公益慈善组织发挥了 至关重要的作用。
20世纪七八十年代,在各地公益慈善机构的资助下,每年大约有10家新的安宁疗护机 构在英国建立。1971年建立的位于英国谢菲尔德的圣卢克护理之家成为第一家位于伦敦之外 的安宁疗护机构。该机构的创办者和医学总监埃里克·维尔克斯(Eric Wilkes)构建了早期 缓和医疗的服务模型,并成为英国其他安宁疗护机构效仿的范本。从现代缓和医疗出现至今, 英国始终走在世界安宁疗护发展的前沿。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以及相关法律的完善,被认为 是全世界“死亡质量”最高的国家。英国将安宁疗护广泛纳入了国家医疗服务体系。绝大多 数安宁疗护机构是非营利性的,社会公益捐助为各种安宁疗护机构的运营提供资金支持。
同时,多种类型的安宁疗护服务应运而生,包括家庭安宁疗护、养老院安宁疗护、疗护 院安宁疗护及医院安宁疗护,形成了包括医护工作者、心理治疗师、宗教人士、社会工作者、 营养师、造口师、志愿者等相关人员的多学科、多模式化的服务体系。这一体系的成功得益 于政府的制度建设与政策支持,以及广泛的社会参与和民众认知,使其成为世界安宁疗护发 展的最早典范。
(2)美国
1974年,在英国的桑德斯博士协助下,康涅狄格州布兰福德成立了美国第一家临终关怀 医院,这标志着安宁疗护中心的正式建立。随后,美国政府创建了联邦医疗保险(Medicare) 的临终关怀福利金(Medicare Hospice Benefit,MHB),为安宁疗护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坚 实的经济后盾。不仅如此,美国还将安宁疗护纳入医学教育的必修课程,并将死亡教育纳入 社会性教育体系,这一举措极大地推动了安宁疗护领域的完善和提高。
1980年代,为了更广泛地普及安宁疗护的理念,专业人员编写了《Five Wishes》手 册,向社区老人普及了“尊严死、生前预嘱和安宁疗护”的重要性,从而显著提升了生命末 期老人的照护质量。同时,美国将临终关怀正式纳入国家医疗保险法案,进一步扩大了服务 的受众群体。
1999年,美国已有43个州以及哥伦比亚地区将临终关怀纳入了医疗援助计划。2012 年至2019年期间,参议院和众议院更是先后10次商议通过及修订了《安宁疗护缓和医 疗教育和培训法案》(The Palliative Care and Hospice Education and Training Act, PCHETA),以确保安宁疗护服务的专业性和普及性。
至今,美国的安宁疗护服务已覆盖50多个州,拥有超过4000个医疗保险认证的安宁疗 护项目,并建立起了一套完善的医疗保障体系,为病患和家属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和关怀。此外,为满足不同临终患者的需求,服务范围还纳入了医院急诊室,同时,对从事安宁疗护 的各类人员,尤其是医务人员,还有相关的资格认证要求,确保服务的专业性和高质量。
(3)日本
面对日益严重的老龄化社会现象,日本在70年代便开始发展居家照护服务,为老年人提 供更为贴近生活的关怀。
1981年,日本在亚洲率先引入了“安宁疗护”这一理念,在静冈县 滨松市成立了聖隷三方原医院,成为日本最早的开展安宁疗护的医院,这不仅标志着临终关怀 服务在亚洲的起步,也开启了日本结合本国文化特点,探索独特诊疗模式的历程。
同年,厚 生劳动省发布了《临床医生指引》,为安宁疗护实践提供了规范化的指导。日本的安宁疗护并 未简单复制欧美模式,而是根植于日本传统文化,为患者提供更为细致和人性化的关怀。其 安宁疗护体系虽然尚未达到英国、美国等国的发展水平,但已经进入良性循环的状态,并建 立了全国性的安宁疗护服务网络。临终患者绝大多数会选择接受安宁疗护服务,且民众对于 临终放弃抢救的认可度较高,尤其在老年群体中更为普遍。
日本的安宁疗护服务形式多样, 旨在为患者及家属提供全方位的临终关怀服务,主要包括四种类型:一是独立型,即医疗设施全部为临终关怀服务的医院;二是病院型,即在医院中建立临终关怀病房;三是指导型, 即在门诊设立临终关怀咨询门诊或咨询室;四是家庭型,即建立家庭病床为患者及家属提供 临终关怀服务。
(4)澳大利亚
在20世纪90年代,澳大利亚安宁缓和医疗协会为更好地满足患者和家属在安宁疗护过 程中的需求,精心构建了一套详尽的安宁疗护评估方法。
该方法涵盖了五个关键阶段:稳定 期、不稳定期、衰退恶化期、濒死期和死亡期。
这一评估体系不仅精准地预测了患者和家属 在每一阶段可能面临的资源使用情况和所需支持,而且还为各类安宁疗护机构提供了统一的 服务对象准入准出标准,有助于确保安宁疗护服务的连续性和质量,从而更好地服务于需要 安宁疗护的患者及其家属。
目前,随着安宁疗护理念的深入发展,其服务模式也在全球范围内发生了转变。西方国 家逐渐从传统的“以机构为中心”的安宁疗护模式,转向“以社区与家庭为中心”的新模式。这一转变不仅体现了安宁疗护制度发展的共同方向,也彰显了对患者更为便捷、温馨和个性 化服务的追求。
安宁疗护在中国
(1)中国古代安宁疗护
中国安宁疗护的思想源头可追溯至历史悠久的南北朝时期南朝梁的“孤独园、六疾馆”, 其后经唐代“悲田院”、北宋的“福田院”、元朝的“济众院”、明朝的“养济院”,直至清朝 时期北京设立的“普济堂”等安养慈善机构,均体现了对鳏寡孤独群体的深切关怀。
这些机 构不仅为他们提供生活上的照护,还在他们离世后,提供各类殡葬服务。这些古代机构所秉 持的关爱理念,与西方临终关怀的思想不谋而合,为现代安宁疗护理念的兴起和发展,奠定 了坚实的历史基础。
(2)现代安宁疗护的引入
回顾现代安宁疗护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可以清晰地看到其从起步到逐步完善的轨迹。
在 中国香港和台湾地区安宁疗护发展较早也比较迅速,1982年,香港九龙圣母医院首先提出善 终服务,1992年,白普理宁养院作为香港首个独立善终服务院在沙田成立。
同样是1982年, 台湾天主教会设立为难以治愈的病患提供照护场所。此后,安宁疗护在台湾地区开始萌芽, 并逐渐发展成为一套较为完善的体系。
1990年,由马偕纪念医院成立了台湾地区第一家安宁疗护住院机构,并设立首批在医院场域内的安宁病房,发展至今已有200多家机构,为当地 民众提供了优质的安宁疗护服务。
与此相对,是中国大陆地区安宁疗护的发展相对滞后,1987年,中国大陆地区第一家安 宁疗护医院——松堂关怀医院在北京成立。1988年,天津医学院成立的临终关怀研究中心, 这也是中国安宁疗护兴起的标志。同年10月,上海市创办了国内首个独立临终关怀医疗机 构——南汇护理院(现为浦东新区老年医院)。1994年,原卫生部将“临终关怀科”列入《医 疗机构诊疗科目名录》。1995年,上海市闸北区临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设临终关怀病房(现 为静安区临汾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立了国内首个社区“临终关怀科”,探索开展相 关研究和实践。
安宁疗护在我国的发展虽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其重要性日益凸显,已逐渐取 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效。
(3)政策法律的支持
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持续加剧,老龄相关领域社会治理逐渐受到国家重视。由于老年群 体是安宁疗护的主要服务对象之一,完善安宁疗护相关制度对适应人口老龄化趋势,保障老 年群体生命质量和尊严,完善老龄社会治理体系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2015年,中华护理协会 成立了安宁疗护专业学组,标志着国家对安宁疗护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2016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要覆盖全生命周期,针对生命不同阶段 的主要健康问题及主要影响因素,确定若干优先领域,强化干预,实现从胎儿到生命终点的 全程健康服务和健康保障,全面维护人民健康。”安宁疗护是守护生命终末期质量和尊严的重 要方式,首次被纳入国家健康规划,进一步提升了其在国家层面的战略地位。
2017年2月, 原国家卫计委发布《关于印发安宁疗护实践指南(试行)的通知》和《关于印发安宁疗护中 心基本标准和管理规范(试行)的通知》,明确安宁疗护中心的床位、科室设置与相关管理规 范,并确定了安宁疗护实践具体服务的对象、团队和内容等,为安宁疗护的发展提供政策保 障。201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规定 “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应当为公民提供包括安宁疗护在内的全方位全周期的医疗卫生服务”, 首次从立法层面将安宁疗护纳入国家健康体系的管理中。
(4)试点的推行
为了推动安宁疗护服务的普及与发展,我国采取了“先试点、后推广”的发展策略。2017年10月,选取北京市海淀区、吉林省长春市、上海市普陀区、河南省洛阳市、四川省 德阳市5个地区开展首批安宁疗护试点,2019年9月,扩大试点,确定上海市为第二批国 家安宁疗护试点省(市),北京市西城区等71个市(区)为安宁疗护试点市(区)。2023年 4月,发布第三批安宁疗护试点工作通知,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确定北京市、浙江省、湖 南省为国家安宁疗护试点省(市),天津市南开区等61个市(区)为安宁疗护试点市(区)。
这一举措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安宁疗护服务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在试点工作的推动下,我国安 宁疗护服务在各地区呈现出不同的发展特色。例如,西安市卫健委大力促进安宁疗护的发 展,推动形成举办主体多元、服务形式多样的安宁疗护服务体系;北京市则通过纳入医保定 点机构等方式,提高了安宁疗护服务的普及率;上海市则实现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面开展 安宁疗护服务的目标。这些地区的实践探索为我国安宁疗护服务的全面推广提供了宝贵的经 验借鉴。
此外,我国还涌现出了一批致力于安宁疗护事业发展的社会组织和医疗机构,例如1998 年,李嘉诚基金会开始资助的宁养项目,截至2023年,已有40余家医院成立宁养院,累计 服务超过358.8万人次。2006年,中国生命关怀协会(CALC)成立,提出关怀生命过程, 维护生命尊严,提高生命质量的宗旨,为我国安宁疗护服务的推广与普及做出了积极贡献。在政策支持和试点工作的推动下,我国安宁疗护服务体系已初步形成。然而,与国际标准相 比,中国安宁疗护服务仍存在较大差距。
未来,中国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和标准体系,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 提高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以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安宁疗护服务的需求。同时,我们还需 要深化对安宁疗护理念的认识和理解,推动其在全社会范围内的普及与应用,为实现健康中 国战略目标贡献力量。
中国安宁疗护的实践模式
(1)医院安宁疗护模式
医院安宁疗护旨在为那些患有难治性或复杂性临床症状的终末期患者提供全方位的照护 服务,特别适用于在社区或居家环境中无法满足其全面护理需求的情况。此项服务提供跨区 域的、专业的、非治愈性的综合医疗服务,旨在解决危急重症和疑难复杂症状,同时充分满 足患者及其家属在心理、社会和精神方面的需求。一般而言,多数医院安宁疗护病房主要服务于诊断明确、病情持续恶化、现代医学手段无法治愈、属于不可逆转的慢性疾病终末期, 且预期存活期小于6个月的患者。
(2)社区安宁疗护模式
社区安宁疗护服务旨在为终末期患者提供住院医疗机构、门诊及居家模式相融合的全方 位照护。为确保服务的规范性与专业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开展安宁疗护服务时,需向本 区县医疗机构执业登记机关办理相应的登记手续。通过这一体系,社区安宁疗护能够确保为 终末期患者及其家属提供包括住院、门诊、居家在内的基本服务,全面满足他们在身体、心 理、社会及精神等多方面的需求。
(3)居家安宁疗护模式 居家安宁疗护致力于为处于生命终末期的患者提供在家庭环境下的全方位照护。它不仅 涵盖缓解症状、舒适护理等直接服务,还深度关注患者的生理、心理、社会及精神层面的需 求,旨在全方位解除其痛苦,尊重并满足患者在家中安享最后时光、有尊严离世的愿望。
同时,这一服务亦重视家属的心理健康,通过专业支持帮助他们减轻丧亲之痛,积极应对生活 变化,从而整体上提升了从疾病确诊至哀伤过程的生命质量。其服务团队由来自医院、宁养 院、安宁疗护中心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护人员组成,灵活采用探访、电话或互联网咨询 等多种方式,为愿意接受居家疗护的患者提供个性化照护方案与心理社会支持。其中,李嘉 诚基金会宁养院作为典范,通过与全国30多家三甲公立医院合作,在27个省建立了服务网 络,凭借免费上门为贫困晚期癌症患者提供综合关顾服务,包括镇痛治疗、护理指导、心理 辅导等,并积极开展临终关怀教育与哀伤辅导,已发展成为拥有超2万义工、年服务患者约 1.6万人的大型医疗慈善机构,为中国居家安宁疗护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积累了宝贵经验。
(4)“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安宁疗护模式
在老龄社会背景下,随着独生子女家庭老年人对机构养老需求的增长,安宁疗护服务在 养老机构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截至2020年底,全国范围内已设立510个安宁疗护科医院及 5,857家两证齐全的医养结合机构,这些机构为开展安宁疗护服务奠定了基础。其中,北京 松堂关怀医院作为1987年成立的先驱,成功融合了颐养与安宁疗护服务,迄今已助力3.6万 名老人安详离世,彰显了医养结合模式(生活护理+医疗支持+心理关怀)的迫切社会需求 与社会价值。然而,生命晚期患者在选择养老方式时仍面临困境:养老机构可能缺乏专业医 疗护理,医院则可能带来过度医疗担忧;同时,长期住院受限于医疗机制,居家休养则加重 家庭负担且缺乏专业护理。尽管如此,随着社会对健康养老“最后一公里”需求的增加及政策导向的转变,医养结合模式正受到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探索。尽管仍处于初步发 展阶段,但已汇聚了医学界、学术界、社会团体、管理人员、志愿者、民间机构、公司、保 险金融、媒体及公众等多方力量,共同推动中国缓和医疗发展模式的实践,为老年人提供更 加全面、专业的照护服务。
中国安宁疗护发展的问题与挑战
(1)工作人员沟通技巧待提升
在安宁疗护的实践中,医护人员发挥着无可替代的核心作用。然而,目前医护工作者普 遍对安宁疗护的重视度和认知程度较低,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这已成为制约提供高 质量安宁疗护服务的主要障碍之一。面对死亡这一人生终极课题,医疗工作人员内心往往充 满矛盾,一方面,受传统伦理和文化知识的影响,他们对死亡持有畏惧心理,不愿主动提及 或护理临终患者,这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安宁疗护的推广速度。另一方面,在医疗环境日益 紧张的背景下,沟通技巧对于医生而言愈发重要,它直接影响医患关系的和谐与后续治疗的 效果。然而,我国医务人员目前在与终末期患者的沟通上仍显不足,缺乏必要的沟通技巧, 这进一步加大了提供有效安宁疗护的难度。
(2)本土价值观结合待加强
老年人由于普遍面临经济基础薄弱和受教育程度较低的双重挑战,导致他们对安宁疗护 这一起源于西方的医疗理念获取和理解受限,使得其尚未广泛深入人心。尽管当前我国的诊 疗模式已参照国外经验,涵盖安宁疗护机构、综合性医院、医养结合等多种形式,但真正符 合中国本土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的安宁疗护诊疗模式尚未形成,这成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受传统文化和伦理道德的深刻影响,许多家属对安宁疗护存在误解,担心被视为“不孝”,因 此更倾向于选择积极治疗以延长生命,却往往忽视了生命质量的重要性。这一现象不仅受到 患者个体特征、医护告知情况等多重因素的影响,还导致了医疗资源的非必要消耗,并在患 者临终时给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此外,社会经济地位、家庭收入、保险状况以及教育 和卫生知识的普及程度,也都与患者对安宁疗护的接受度和参与度密切相关。因此,推动安 宁疗护在中国的发展,需要充分考虑并融合传统价值观,以形成更符合中国国情的安宁疗护 模式。
(3)安宁疗护需求待释放
尽管我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且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等疾病的发病 率居高不下,但安宁疗护服务尚未在全国范围内广泛推广,其提供远远无法满足当前健康老 龄化的迫切需求。有数据明确显示,能够享受到安宁疗护服务的临终患者比例不足1%,这凸 显了当前安宁疗护服务的严重不足和迫切需求之间的巨大差距。
(4)专业性实操人员待增加
专业型人才的极度匮乏是安宁疗护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之一,其核心在于。这一困境根 源于多方面:缺乏针对性教材、专业培训机构不足以及高校课程体系中安宁疗护相关课程的 缺失或边缘化,即便部分高校尝试开设,也常因非必修性质、学时紧凑及内容覆盖不全面而 难以达成有效教学。此外,医学教育体系内尚未设立安宁缓和医疗专业,专科设置缺位,专 业培训与继续教育体系薄弱,加之医院受经济效益考量,缺乏培养此类人才的内在动力,导 致从业人员晋升通道不畅,专业队伍构建艰难。因此,迫切需要加大对安宁疗护教育的投入, 完善教材体系与培训体系,确保课程质量与教学效果,以培育出既具有专业素养又具备实践 能力的专业人才,从而为安宁疗护事业的持续进步与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