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跟到哭了五六道。
这个夜晚,在全国最松弛的城市,一帮难得松弛的中年人,坐上停在八楼的二路汽车,在“敢问路在何方”的旋律中,怀念久违的青春:
2002年第一场雪的时候,她离开了我……
今天,我们好像莫名其妙就进入一个全民“松弛”的年代。
演唱会越来越简单,刀郎用一件简单的黑T恤,“混”了两个半小时。掉眼泪的时候,直接掀起来就擦,露出大肚腩,亲切得像是邻居朋友。
小红书上积累了超过7万个标注“松弛感”的笔记。年轻人习惯在周五下午五点半准时逃离工位,去有风的地方。
就连一座座城市,好像也在有意去除经济比拼的脸谱,用越来越下沉的视角,刻画人间烟火。
全民追求是社会心态的投射。
线上喧哗是线下真实的反衬。
今天,当我们在讨论“松弛”时,说的大概是越多越多人渴望脱离宏大叙事、朝九晚五、人情规矩的紧绷,想去寻找不修饰、不刻意,质朴轻盈,简单自然的生活方式。就像一位歌友说的:
9月27日,项目首开卖出15亿,一举拿下9月上海全市成交套数top3。
北京龙湖观萃5月亮相至今,掀起海淀北久违的热潮。新政发布后,仅10月1日当天就有10组客户当场成交,整个国庆日均成交5套以上。
2023年,住建部提出好城市、好街区、好社区、好房子“四好”建设。从顶层设计层面,给行业指出新方向。
紧接着,住建部落地了一个好房子设计大赛。在北京和南京各选了一块地,让全国顶级设计院出方案比选,看看什么是新时代的好房子。
北京这块地,位于昌平区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全国顶尖设计院总共交上来176个方案。住建部全程指导,中国勘察设计协会从中评选出七个一等奖,并将方案放进北京规划展览馆进行展示。
住建部希望未来这块地的开发商,能从七个一等奖中选一个出来,对方案进行优化后落地建设。
笑到最后的是龙湖。
一座城,一块地,一个项目,当然还不具备为行业未来打样的昭示性。于是,龙湖按照北京这块赛地的标准,相继在中国一东一西最有代表性的两个城市核心区,拿下另外两块土地。
每座城市的历史、地理、人文各不相同,由此衍生各自独一无二的气场。北京大气磅礴,上海精致小资,成都缓慢闲适,把这些气质投射到各地楼市中,产品形态也大相径庭:
一座城有一座城的生活。
过往项目研发,视角多局限在城市内部元素的挖掘演化。不同市场条件下,产品系很难保持高度统一的格调。
三城观萃,龙湖又给自己出了一道难题:
如何让三个项目既和鸣统一,又独树一帜?
先跳开城市视角,把视线升维到社会整体生活氛围的转变上,为三城观萃凝练出大一统的精神表征:
松弛感。
龙湖摘地前,就已经走访了大量生活在中关村的科研和大厂工作者。大家说生活和工作都太紧了:
如果可能的话,希望周边能有更多与自然接洽的场景。
于是,龙湖首先在北京龙湖观萃周边代建打造了两个市政公园,社区剧场,露营草坪,配套和商业先行。想象着未来的社区全景,中关村的年轻精英们发现:
龙湖观萃落子上海奉贤。黄浦江在这里南下入海,江流由宽入窄,水流由急变缓,如同生活步调的渐变:
一进奉贤,上海就变得松弛起来。
落子一环的观萃,绝对的老成都烟火气。龙湖想营造的松弛感,看起来简单,实则可能更难。
就像那天刷到“林时约一下”直播间,龙湖的朋友说的:
叛逆的松弛感,精致的松弛感,比松弛更松弛的松弛感。
最终在不同城市,不同观萃的产品解法中渐次铺开。
所谓好房子,就是走进其间时,就能感觉到它能照顾我,而不是我要去照顾它。
所有精神修为的彰显,都来自对土地气质的拿捏,以及物理要件的设计推演。
成都龙湖观萃开盘前一个月,把龙湖的朋友忙坏了。
四栋楼,总共196套房子,成都二环内十几年内没有出现过的小高层板式洋房,想不忙都难:
传统项目,4栋住宅,随便搞搞就行,而龙湖偏偏要打造出8个户型。
归家景观轴,足足有186米长。两边种着菩提树,上一次用这个树种的,还是颐和园。一片绿色中,还屹立着一棵树龄超过20年的老友枫。
为了营造内部的松弛感,龙湖为观萃制造出“反中关村常识”的巨大楼间距。楼栋错落排布,让每一户人家都有通透的视野景观。
第四代住宅的产品意念,超大阳台或露台错落加持,是城市的空中浮岛,也如生活的心理浮岛。
成都龙湖的朋友,还分享了一个更加松弛的故事。
一位老成都,三十几岁,一看二看,第三次来就要交钱了,观萃顶跃,800多万。结果媳妇一个电话打来,说考虑来考虑去,孩子上学远了点,无奈放弃。
你以为这事就完了,第二天,这位客户带了位朋友来,当天就买下这套顶跃:
上海龙湖观萃的土地基因,已让客户们建立起很高的预期,示范区开放后,预期又向上拔高了一层:
不管作为“民企之光”,还是“楼市上进心”,龙湖仍坚定地按照自我节奏,不断审慎自我,用专注破局未来。
今年上半年,龙湖三大业务板块中的运营、服务业务板块持续增长。开业3座全新天街、推出新资管旗舰品牌,所有一切都在既定规划中稳步前行。
而国庆前夕,更是5mall齐开。截至9月30日,龙湖商业累计开业运营的购物中心已达99座:
百mall在即,一步之遥。
那天无意中刷进龙民节十周年直播间,几位媒体人在轻松的氛围中,共话十年光阴的故事,全然没有空洞乏味的直播叫卖。
过了好一阵才发现,桌子上居然放着一盆火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