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的新寓言

文摘   房产   2023-06-14 18:33   贵州  


每年六月,是一座城市荷尔蒙和多巴胺最旺盛的月份。


高考结束,大学毕业,锣鼓掀天,鞭炮齐鸣,迎接或者告别。


前几天碰到大学同学,聊起来,毕业已是十几年前的事了。我们当年的七公里名校,现在已是妥妥的一本,诸如道路桥梁这些牛逼专业,在有些省份,要接近600分才能提档。


遥想当年300多分就能考上七公里,很有占了时代便宜的错觉。


毕业时候,单身汉大多是在酒桌上声泪俱下、肝胆相照,只有屈指可数的朋友能玩把浪漫。


我听过最惨烈的告别,是那年道路系一硬汉带着相处四年的女朋友,爬到南山一棵树观景亭,对着高低错落的重庆天际线发誓:


我要和你耍一辈子。


结果姑娘憋了半响,不紧不慢说出几个字:


我们分手吧。


从一棵树看一座城 图源:南岸文旅

这种桥段在文科院校很是俗套,可在当年的钢铁七公里,却是难得的下酒菜,兄弟们光着膀子,提酒就干,抱怨岁月蹉跎:


连修路的都有女朋友,这四年白混了。

多年以后,我第一次爬上一棵树观景台,看着恢弘的两江四岸,鳞次栉比的高楼,恍惚明白了当年那哥们为什么选这里发誓:


重庆的建筑,有一种壮烈的仪式感。


远处看,近处看,山上看,山下看……这绝对是全国、乃至全世界最具辨识度的城市,山水也好,建筑也罢,不论从哪个角度,都有特立独行的一面。


独特的地理形态,酝酿独特的建筑寓言,又孕育出独特的人文内涵和网红气质。

赛博朋克的重庆城

今天,我们习惯用“赛博朋克”或“8D魔幻”这样大而全的意境来描摹这座城,但回溯会发现,它整体的意境,是由那微观处一个个符号性建筑,在时光岁月中叠加而来的。


一棵树,洪崖洞,来福士,国泰中心,大剧院……都是掷地有声的重庆表征,既包裹着城市发展记忆,也见证一路走来的速度和野望。


人的故事,成就建筑的故事。


建筑的故事,才是城市的故事。


8D魔幻的重庆城

01   1997和一棵树


重庆有两个,一个直辖前,一个直辖后。


1997年之前,我们对重庆城的建筑记忆,是解放碑,大礼堂,吊脚楼,亦或法国水师兵营,立德乐洋行。重庆城的整体建筑风貌,依然停留在“千年江州城,百年开埠史”的历史追忆中。


稍微与现代、都市等新潮意念有关的建筑,可能是工贸大厦。


它是重庆城第一座百米高楼,1988年落成,在直辖以前近十年历程中,也曾辉煌桀骜。

工贸大厦也曾是妥妥的地标

直辖,城市行政级别提升,意味着打开新的格局,意味着清晰的发展脉络,更意味着我们有了无比强烈的自我认同。


这一年,南山一棵树开放,尽管只是一个简单的观景平台,却像走进新时代的城市隐喻:


重庆该被真切地重新看见。


据说,当年有老重庆慕名登上一棵树,发出游客式赞叹:


渝中原来长这个样子嗦。


渝中长这个样子嗦

四年之后,2003年,一棵树的密林间,立起一栋6层楼高的观景亭,像正旋转的陀螺,充满现代与科技感。


白天,这栋造型奇特的建筑,很容易从山野绿意中脱颖而出,与城市对望,与山水共生。


夜幕降临,灯光点亮,这观景亭又像重庆孤独的守望者,把周边的黑暗照亮,又与城市保持距离:


你在山下看风景,我在山上看着你。


南山一棵树观景亭

据说,当年道路系那哥们就是在这观景亭最高处发的誓,无法想象,大学四年,一朝再见,当他看着整个重庆城的万家灯火,近在咫尺,却又触不可及,有没有感觉孤独,或者早已泪流满面:


修路的硬汉不哭。


因为有人的经历,人的记录,才让冰冷的钢筋水泥,有了温度。一棵树是起点,也是终点,但不管怎么样,人步履不停,城市也在步履不停。


直到几年前,知乎上依然有朋友时不时发文纪念工贸大厦,时光如梭,物是人非,上个世纪的声色犬马纸醉金迷恍如昨日,但终究人去楼空。


就像工贸大厦一步步被淹没在更高更耀眼的玻璃幕墙中,这本身就契合重庆这些年的发展轨迹,从工贸大厦,到南坪会展中心,再到悦来会展中心:

我们一路向北。


晨雾中的悦来会议中心 图源:@摄影师张坤琨

02   2003和洪崖洞


1999年,重庆电视台推出节目《鸟瞰新重庆》。

一架直升机带着记者,飞上几百米高空,俯拍巴山渝水,以及直辖两年来的重庆风貌变化:


这可能是全国最早的城市航拍宣传片。

制片人李会堂后来回忆,《鸟瞰新重庆》的诞生,是一个偶然事件。


1998年,有领导视察三峡库区,了解到奉节有一处地质奇观“天坑地缝”。因时间关系,不能前往考察,便嘱托将“天坑地缝”拍成资料送到北京。


由于“天坑地缝”只有从空中俯拍才能完整地展示全貌,众人一谋划:


何不借此机会从空中对重庆来个大检阅。


《鸟瞰新重庆》是回忆也是见证


《鸟瞰新重庆》每几年更新一次,一直持续到2015年。


紧跟着,无人机时代来临,航拍轻而易举,但我们好像再也找不到守在宿舍电视机前看《鸟瞰新重庆》那种味道,让“重庆人自豪,中国人赞叹,外国人惊讶”的老味道:


稀缺才最珍贵。


一部部《鸟瞰新重庆》,展现着宏观视角下的建筑风貌变化,而在微观之处,重庆千年的历史人文,也得以通过建筑延续。


现在的洪崖洞,眼前尽是人潮汹涌,流光溢彩,已没有多少人记得它曾经的破落陈旧。

旧时光中的洪崖洞

2003年,总投资3.85亿的洪崖洞开启改造,三年之后,正式开街。


夜幕降临,灯火璀璨。谁也没料到,这处曾经的小渔村,会在今天成为网红第一城最生动的门面担当。


它早已超脱建筑本身包裹的城市气质和历史,外延和内涵在纷至沓来的宾客眼中不断被演绎重塑,千与千寻,天空之城:


宛如一个不真实的动漫建筑宇宙。


夜幕中的洪崖洞

从远处看,因水而生、顺崖而长,高低错落、依山就势。渝中区的高楼大厦将古朴建筑紧紧拥簇,现代与历史,速度与人文,在灯火辉煌中融会贯通。


身处其中,不论从上到下的小心翼翼,还是从下到上的大汗淋漓,走过那些吊脚楼,石板路,以及七八十度的提坎,你能感受到重庆与生俱来那股不服输的气质:


什么样的楼,住什么样的人。


什么样的路,走出什么样的城。


高楼簇拥着洪崖洞

03   2009和大剧院


建筑是城市的语言,也是时代的寓言。


每次开次经过黄花园大桥,看着江北嘴错落有致的玻璃幕墙,我的朋友朱大哥总是骄傲又委屈地说:


我屋头以前住这儿。


他们家是江北嘴原住民,按他的记忆,差不多2004前后拆迁搬离。

骄傲很好想象,委屈也很好想象:


当年拆迁才得好多钱嘛。

谁让这片土地是两江四岸的封面,“就当为重庆做贡献了。”


高楼林立的江北嘴


2003年,江北嘴面向全球召集中央商务区规划方案。2005年,江北嘴重庆大剧院奠基,意味着这片土地正式开启新的征途。


今天,整个渝中半岛和江北嘴片区,最有代表性的地标,无疑是三个建筑,洪崖洞,来福士,大剧院。


它们对这座城各有寓意,洪崖洞融汇历史与人文,来福士象征城市远航,而重庆大剧院,则展现着一座超级大都市在公共空间领域必须有的造诣。

大剧院落成时的江北嘴

2009年,设计主题为“孤帆远影”的重庆大剧院落成投用,形似一艘“玻璃时空船”,带着重庆从过去驶向未来。


鲁班奖、詹天佑奖、改革开放40年百项经典工程……十数年来,重庆大剧院荣誉加身。


原版《音乐之声》、芭蕾舞剧《天鹅湖》、话剧《人民公敌》……各类全球经典剧目渐次上演。


特别是2019年,重庆大剧院开演杨丽萍的《云南映像》生态歌舞集,让我一个云南人倍感傲娇:


孔雀再开屏,山水又相逢。


设计独特的重庆大剧院

这些年,城市公共空间的建设,也从侧面表达着直辖后的重庆速度。


重庆大礼堂1956年就已落成。而早在1980年,时任重庆市政协委员的叶语,联合重庆文艺界人士多次呼吁,建设重庆大剧院:


这一路走了整整29年。


直辖之后,三峡博物馆新馆,国泰艺术中心,重庆图书馆,重庆大剧院,罗中立美术馆……不同的定位,不同的建筑语言,却在表达相同的城市内涵: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重庆大礼堂
国泰艺术中心

04   2012和来福士


前段时间,2023年中国高楼数量榜发布,重庆200米以上高楼排名全国第六位,西部第一。


高楼大厦的数量,虽不能完全代表城市繁华程度,但却是城市地理机缘重要的表征。


重庆的高楼,有许多不一样的地方。


在其他城市,要么土地平缓,要么傍山而建。而重庆因为两江四岸山水阻隔,核心区平坦土地稀缺,不得不上下求索,把高楼建在山上:


遇山御山。


独特地理环境孕育出山城

城在山中,城在山上,完全是两码事。


正因如此,让重庆城的天际线看起来,更密集恢弘,也更具鳞次栉比的立体感:


停在24楼的公共汽车。


而更因为两江四岸的地理区隔,视野空间有恰到好处的距离,才得以让渝中半岛的天际线自成一景:


太远,城市很模糊;太近,城市又压抑。


绝美的山城天际线

重庆建筑史上,最争议的事件,莫过于来福士广场的修建。


从2012年9月开工,到2019年9月建成开业,话题和讨论一直没停过。


有人说破坏了朝天门风水,有人说遮挡了渝中天际线。但现在,争议早已随着项目的尘埃落定而烟消云散。


记得来福士广场开业当天,也是人山人海,锣鼓喧天,海底捞居然要排队三小时,让人大惊失色:


火锅之城居然也吃海底捞?


夜幕下的来福士

如果从专注城市未来进程的角度看,今天的来福士广场,已成为彻头彻尾的重庆封面,不论短视频,还是小红书,游客们看重庆的第一眼,几乎都是来福士。


仔细审视它,从建筑形态上,其实也让渝中半岛多了山水与现代结合的张力,让重庆更有了超级大都市的观感。


登上来福士观景平台,远眺滚滚长江东逝水,也是独特的城市韵律。


风水也好,遮挡也罢,都已过去,时间滚滚向前,这些所有建筑都像重庆的孩子,裹挟着赞誉或争议,在未来几十年甚至更远的行程中,成为城市历史最重要的注脚。


游客看重庆的第一眼

05   2020和寸滩


每一座影响世界的城市,都有专属的极核化进程。


城市不论如何外拓,总有一片区域,是城市整体的价值锚点和认知共识。最重要的节点相连,构筑起极核黄金三角区。


传统认知中,重庆的“黄金三角”,是江北嘴CBD、朝天门、弹子石CBD链接的区域,但因为特殊的地理缘由,山水阻隔,传统黄金三角的链接其实并不紧密,各自为阵。


重庆传统的黄金三角

在顶层设计的不断加持下,重庆正打开“新黄金三角”的时代序章:


江北嘴、观音桥、寸滩。


江北嘴的金融、观音桥的消费,势能自不必说,寸滩为何有幸参与?


我们对寸滩的印象,大体是码头、货轮……但现在,它所肩负的时代使命早已不可同日而语。


2020年9月,重庆市明确提出高标准规划建设寸滩片区,规划建设寸滩国际新城,赋予寸滩新的战略定位:


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承载地、城市形态展示高地、对外开放新窗口。


寸滩肩负新的城市使命

这两年,寸滩打造国际邮轮母港的愿景不断清晰。


今年5月5日,重庆市住房城乡建委发布的《重庆市城市更新招商手册》透露,国际邮轮母港规划用地面积约1.6平方公里、总投资近300亿元,打造全球内河邮轮第一港:

5年基本建成、10年功能成熟。


未来,寸滩邮轮母港,将成为重庆与世界链接的形象窗口。

寸滩邮轮母港规划意境图

还是那句话,建筑是土地视野的表达。


早在2021年,寸滩就启动了邮轮母港建筑设计方案的全球招募工作。


从早前露出的效果图中,可以窥见寸滩对融入新极核黄金三角的野望。最恢宏的是两个地标性建筑。


国际邮轮中心建筑(意境图)

寸滩国际邮轮中心依江而建,设计构思取意“龙门吊”,6个相对独立的橘红色建筑被立柱抬升到空中,像一个巨大的行走城市,又像是一组巨大的机器人。


邮轮母港站TOD项目,一栋巍峨的建筑以“金滩龙门”的造型呈现,从江面上看形似一扇门,从寸滩邮轮母港看,则像一扇窗,形成“开放之门、未来之窗”的空间意象。


苏州有苏州之门,这片恢弘会不会被称为:


重庆之门。


邮轮母港站TOD项目(意境图)

06   2023和江山颂


从历史中的吊脚楼一路走来,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步梯房,走进电梯房,从坚毅的钢筋水泥,走到耀眼的玻璃幕墙……生活越来越算术,可承载生活的建筑本体,却越来越艺术。

千呼万唤始出来,上周末,龙湖位于江北嘴、观音桥、寸滩“新极核黄金三角”的项目案名终于揭晓:


江山颂。



这些年,重庆一路向北,龙湖也一路向北。龙湖上一次在重庆极核落笔,已是15年前的龙湖·春森彼岸。所以,江山颂凝结着土地和时间的双重期待。

地块前身是华能重庆燃机电厂,新黄金三角中心,公园环伺,江岸在侧。

天赋和基因不变,而现在,这片土地将重新着墨起笔,以江山颂之名,写出新的建筑寓言:

与城市同频,与繁华共振。


曾经的厂区内部
未来的江山颂大门(意境图)

曾经斑驳的老旧时光,将被摩登酒店风格的恢弘大门替代。


曾经凋敝的院落树影,将变身更悠闲惬意的空间场景。

曾经的厂区院景
未来的江山颂院景(意境图)


玻璃幕墙,香槟铝板,山水流线,弧形圆角……建筑在艺术化,城市人居的步伐,在迈向国际化。

江山颂入户大堂(意境图)
江山颂建筑立面(意境图)

“颂”是高雅的诗歌形式,两个月前,龙湖在成都唱响云河颂,而现在,重庆也有了龙湖式的城市颂赞:


你述“云河”,我语“江山”。


放在双城经济圈的背景下,龙湖相继在成都和重庆奏响的颂赞,亦是迎合时代序章的玄妙与默契。


重庆再写新序章

新起点,新征程,新路径。


今年,在《重庆市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行动方案(2023—2027年)》提出的“十项行动”中,第一位的就是提升主城都市区极核引领行动:


把城市的价值高地再次锚定。


而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重庆提出,2027年,重庆要跨入四万亿俱乐部。


这是一条无比艰巨的路,但我们却已能清晰的看见,重庆的下一站。


四年之后,万里长江第一城,将为这奔腾涌动的6363公里,再次贡献一段绝美的黄金岸线,以重庆大剧院为始,走过江北嘴的错落,走过江山颂的闪耀,再抵寸滩的恢弘:


这是城的封面,更是江的封面。


重庆新的黄金岸线呼之欲出(意境图)

从1997到2027,从几千亿到四万亿,到了直辖三十年,或许才真正意味着,重庆走完了从一个城市到一个国际化超级大都市的进程。

三十年,有你,有我,有洪崖洞,有解放碑,有一棵树,有来福士,我们所有人都正和那些建筑一起,见证和参与一个新时代的降临。


大江奔流,建筑历久,生活弥新。



龙湖·江山颂开发企业:重庆新渝江盛置业发展有限公司

建造管理及营销服务:成都龙湖龙智造工程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商务合作加微信
部图源网·如侵联删

拆房
搞搞房地产,写写中国梦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