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凌晨四点,贵阳贵安绿城·桃园小镇老刘打来电话,说“想到个好点子”,让我陪他们的景观设计师去山东买树,见证一棵松树从北到南的过程。
那年杭州行,桃李春风、兰桂花城、凤起潮鸣……一个个产品涌动出的桀骜,让人过目不忘。楼外楼的西湖醋鱼,让人过口不忘。
也想起绿城创始人宋卫平那些语录:
“城市不应该只是物质的堆砌,更应是氛围的营造。”
记忆悠长,现实更具张力。
在此之前,很难将绿城和毕节联系起来,但在深蓝中心里里外外上上下下逛了一圈,产品技法的展现,生活美学的拿捏,无不在传承和延续着绿城深入骨髓的价值观。
距离比想象中还近,新通车的渝昆高铁北段,衔接成贵客专,从重庆出发,两个多小时就能到。
此前对毕节的印象,还停留在教科书和互联网上,川滇黔交通要冲,百里杜鹃,织金洞,或者凤凰传奇《奢香夫人》:
乌蒙山连着山外山……
从毕节高铁站出来,发现到深蓝中心只要13分钟车程。
中国所有城市的出租车司机都是无师自通的导游。一上车,我旁边这位,就极尽所能地向我展现毕节诱惑力,避暑胜地,美食遍地,“你一定要去吃吃脆哨面,走的时候带两包大方豆腐。”
我明知故问“你们毕节哪个项目最贵最好?”他毫不犹疑脱口而出:
肯定是深蓝中心咯嘛。
更意想不到,绕一圈,深蓝中心规模巨大,总共四个组团,三个住宅,一个商业。后来查阅资料,占地超过317亩,总体量70万方,商业集群达到15万方。
高级界面,巨大规模,恢弘商业,绝佳区位……真正从各个维度匹配上“改造城市”的具象定义。
去年巴黎奥运会上,贵州毕节运动员谢瑜射落男子10米气手枪金牌。
回到故乡后,绿城·深蓝中心送了谢瑜一套带装修的房子,现在也接房了。这成为当地人一直津津乐道的大事件,也让隐匿于毕节的绿城·深蓝中心被越来越多人熟知。
用最灵动的产品,馈赠一座城最有影响力的人,才能成就自我的影响力。
这天上午,交付现场被包装成婚礼规制,花团锦簇,五彩斑斓,以最浪漫的仪式迎接业主归家。
住宅园区之下,商业风情街穿插衔接,最终与未来商业体融汇交织,让整个深蓝中心,真正形成一个“静与动”触步即达的城市超级综合体。
横向展开数十米的巍峨大门,既是是归家之门,也是城市街区之门,融入中式屋顶飞檐翘角的绿城惯用元素,与现代简洁的建筑,产生一抹精致反差。
乘电梯上二楼,南北两侧大面积落地玻璃,让整个会所明亮通透,一面城市公园轻盈律动,一面景观园区的绿城意志已席卷而来。
绿城·深蓝中心“星月洞天”场景
更多细节映入眼帘,归家二重大门,同样的飞檐翘角,又加入风雨连廊的迂回灵动……一个过渡性庭院,配置和意念居然丰富到如此程度。
看见环形跑道,忍不住上去踩一脚,松软回弹的脚感,也在证明着“塑胶”质地。
风雨连廊在省会贵阳都是稀缺玩意,习惯降标减配的贵阳楼市,很多跑道早已被“沥青”取代,如果再联系起深蓝中心当初只要7000多元的均价,那么……
城比城,可以比虚无缥缈的GDP数据。
此时此刻的货比货,真的很让人五味杂陈。
还有阳台底板连接处,也用工艺技法拉出弧形,通过视觉错位,让连接处看起来只有窄窄一条线。
放大光影,减掉陈旧,真的很绿城。
房地产行业本身已进入“心静自然凉”的状态。市场就那么个市场,数据就那么些数据。
过去,一套房子被叠加进太多金融属性,城市能级越高,金融属性越强。几轮周期下来,确实有不少人通过时代红利盆满钵满,让无数人趋之若鹜。
但反观一些类似毕节这样的城市,尽管市场数据与大城市相去甚远,但人们购房换房的动机,反倒无比清晰,从来都是纯粹的生活思维。
亮相三年来,深蓝中心一直是绝对的毕节顶流,连年蝉联销冠。顶流产品力,呼应着这座城的顶流人物,当然价格也是顶流。然后深蓝中心又形成了行业可遇不可求的另一种反向样本:
越贵卖得越好,越大卖得越好。
当一座城的顶流人群聚集,自然会吸引更优质的商业资源,这就像一场双方奔赴,高端商业服务高端人群,高端人群反哺高端商业,绿城·深蓝中心超级综合体的逻辑架构,自然就闭环了。
过去的房地产,靠烈火烹油忽上忽下的行情推动,未来的房地产,一定是这六个字:
产品产品,还是产品。
深蓝中心刚亮相的时候,许多毕节人并不认识绿城,却一路靠着过硬的产品力,走出独立行情。现在越来越多人认识绿城,可能反倒需要让大家重新认识一下这个名字。
而2023年同期,绿城的座次尚居全国第6。
2025年是绿城成立30周年。当房地产从“黄金时代”走进“白银时代”,又走进这个不知道该怎么形容的时代。或许三十而立的绿城,才真正走进自己的“黄金时代”。
恢弘商业体对面的新组团规划出来了,除了已经展现过的高层、洋房外,还将打造合院和叠墅。
桃李春风、凤起潮鸣、玫瑰园……另一种更高调的绿城之风,将更汹涌地吹进西南腹地,一个叫毕节的城市。
在这里,替贵阳的父老乡亲问一句:
他说每年七八月,都有许多来自成渝的避暑游客,在这座城一住两三个月,吃下不计其数的脆哨面和大方豆腐。
他劝我七八月一定要再来毕节,二十几度的气温,去去百里杜鹃花海,逛逛织金洞里,或者也可以买套房子,“我们毕节好吃又好在。”
要不,再来一场跨越山海的久别重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