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耙耳朵”正确的处事精髓,并不在于害怕和妥协,而在于交换。
就像这天下午,我必须假装很高兴地坐在长江边,看着儿子挖几个小时沙沙,以换取晚上跟兄弟们去“整点儿”。
江水汹涌,百无聊赖,身后传来火车的汽笛声。这一刻,我想起22年前。
2001年9月12日,911第二天,小镇青年登上K160,终点南坪七公里。
对面下铺是位漂亮姑娘,考上重庆另一所学校。我们聊数理化,聊高中,聊911,就是没聊生活。聊着聊着,重庆就到了。
那一天,距微信推出还有10年,距我用上第一个手机还有2年,距我注册第一个QQ号还有个把星期……岁月不会为你准备任何跟漂亮姑娘联系的道具。40℃的天,菜园坝热浪滚滚:
如果没记错,K159/160次列车2017年已经停运,老菜园坝在去年6月19日,开出最后一班列车,重建焕新。姑娘的样子,也早已模糊不清。后来很多次,在乱劈材之后回想起最初那趟K159,常常被兄弟们嗤之以鼻:我在深夜抖出这个平平无奇的小故事,并非四十年的枸杞在矫情地怀念十六岁的花季,而是想说另一条更值得纪念的来时之路。三十岁,必须隆重地表达些什么。但我想,它不该是商业世界摧城拔寨的功利炫耀,或者自说自话的成绩标榜。而是一城一企在回忆中交织、碰撞、征途,甚至宿命的奇妙况味:
大城奔流,岁月磅礴。
这一年,Beyond主唱黄家驹在日本演出时发生意外,不幸去世。我们那一代人,不少人要在几年以后才认识Beyond,你可以没有女朋友,却依然可以在七公里堕落街的KTV里唱出《真的爱你》:春风化雨暖透我的心,一生眷顾无言地送赠。
可对于重庆而言,1993年却像个分水岭,从这一年开始,以及其后几年发生的诸多事件,都是恢弘时刻的前夜铺垫。
这年年初,中科院南京紫金山天文台将1978年发现的一颗小行星,命名为“重庆”。这即是玄学预兆,也非常罗曼蒂克。
3月10日,重庆长安机器厂生产的第10万辆长安奥拓车下线。几十年了,出租车早已换成铃木和新能源,可“拓儿车”的亲切名头,从没变过:5月25日,中日合资的重庆长安铃木汽车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它作为中国中日合资生产轿车的第一家企业被载入史册。这一年,龙湖正式成立。谁也想不到,其后三十年,它会成为我国民营经济的佼佼者,并与重庆城一起演绎出难得的默契:
我是龙湖,我屋重庆。
就这样,在“重庆”成为星星这一年,重庆也诞生了一颗“星星”。1994年,《雾都夜话》登场,剧情来自真人真事,让重庆人第一次从电视中看到重庆城最真实的一面。制片人马及人说:我们的主体观众是中下层。
几年后,《雾都夜话》上星,我在电视上第一次听到重庆话,印象最深的是《我等你》。
一个女高中生偷偷抽烟,还爱上一个开书店的小老板。给我青春懵懂的幼小心灵带来极大冲击。
直到上大学,再看《我等你》,才真正品味出点重庆道道来:
敢说敢拍,敢爱敢恨,豁达坚韧。
也是在1994年,王家卫的《重庆森林》在香港上映,剧情跟重庆城没有丝毫关系,却挡不住另一个香港人对重庆的兴趣。这年8月份,香港首富李嘉诚在重庆投资的第一个项目——大都会广场奠基。
10月23日,央视大剧《三国演义》正式开播。一个多月后,距离新年还有16天,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开工了:
岁月总在不经意间充满巧合和默契,所有时光都在为那个光辉年份而铺陈。
1997年,重庆直辖,这是早在十几年前就已谋定的时刻。1985年,一位老人在听取三峡工程汇报时说:“不如将四川一切为二,变成两个省,一个以重庆为中心城市,一个以成都为中心城市。”1997年6月18日,重庆直辖市挂牌揭幕大会隆重举行。
有网友记得自己当时问爸爸,“直辖是什么?”,爸爸说:
如果说《雾都夜话》让重庆人认识自己,那这一年开播的《山城棒棒军》,则让全国朋友,真正认识重庆:我们还记得毛子、蛮牛、巴到烫……当然,最好耍的还是火锅店胖妹:
香港回归后不久,重庆市政府批准授牌了年度名牌产品,山城香烟、宏声香烟、山城啤酒、江津玫瑰牌油酥米花糖、山城牌黄花园酱油……大学有个东北室友,爱抽宏声,三块一包是刚需,五块一包算改善,烟盒舍不得丢,一层层摞在书桌上,问他为啥,他说:
在一个伟大年份,埋下种子,落地生根,后来总会枝繁叶茂。1997年,龙湖开发了首个住宅项目——龙湖花园南苑。南苑拍了龙湖第一支广告宣传片,30秒,画质粗糙,逻辑简单。一群孩子看似在愉快地玩耍,结果第一句歌词就来瓢冷水:今天你功课做完了吗?
在《让我们躺起双桨》的BGM中,用五个字作为结尾:
从这时开始,在口口相传和持之以恒中,“善待你一生”,逐渐演变成龙湖的精神图腾和企业信仰。25年南苑,在一个个故事的催化下,成为地产史上最掷地有声的符号之一。
杭州人宋卫平参观后赞不绝口,带领绿城高管专门包机来重庆学习。重庆人一家三代都在这里当“龙民”,每一代买房时间恰好隔十年:现在的南苑,虽不如新小区那般亮眼时尚,但枝繁叶茂,光洁如新,更多了岁月的厚重和底蕴。1998年,龙湖成立了物业管理部,正式进入物业管理服务领域。二十多年来,它早已成为龙湖走南闯北的“武器”:
滑滑梯二十年不变色。
这一年,属于我们共同回忆的,还有大明湖畔的夏雨荷。
当王菲和那英唱响《相约98》,《还珠格格》也火遍大江南北。以我对重庆妹子脾气的肤浅了解,那个年代,你们身边一定有不少“小燕子”。
我们迎着朝阳共同出发,一路疾驰,新世纪来得猝不及防。那两年,重庆开启直辖加速度,八一好吃街竣工,鹅公岩大桥通车,三峡广场开工,长安汽车产销量成为全国第一,世界五百强爱立信在重庆成立中国西部首家合资企业……
2001年,龙湖开发了首个别墅项目——香樟林。
自此,龙湖三大宝“别墅、物业、景观好”完整了。翻阅出香樟林当年的广告,你会无比怀念那个没有短视频轰炸的阅读年代:
在诸多“灯之般若”“一生一栋”文艺炸裂的叙述中,历经悠长岁月,香樟林早已被重庆城的“老钱新贵”演绎出收藏品的腔调:
连龙湖自己都无法复制。
以香樟林为始,蓝湖郡、颐和原著、舜山府……龙湖别墅后来与名流大咖的相遇,也总有故事。王石造访香樟林,脱鞋入室,出来时鞋子已被调转方向,地产教父感叹:
可怕的服务,让我顿生寒意。
俞敏洪专门写了一篇《那条小溪》,对自家小区大加赞美,说每天不管回家多晚,都会在家旁边的小溪边走上几圈:
我对它有了依恋。
后来吃瓜群众才发现,他就住北京龙湖·滟澜山。
2001年,上大学后,处处漏风的301路中巴车常常拉着我们一帮精神小伙,一路向北,打打望,顺便吃个毛血旺。又一路向南,301售票员的魔音言犹在耳:几个月没去,再去的时候,长江大桥南桥头隧道没了,江那边的渝中半岛天际线由远及近:2002年,伴随着数次大型爆破,龙湖在观音桥规划了全国第一座天街——北城天街。
篮球之神乔丹打完生涯最后一战。三峡大坝首批机组发电。沃尔玛进军重庆开设首店。10月,重庆邮电学院研制成功我国首部3G手机。也是在这个月,北城天街开始试营业。从那时起,就注定了重庆现在的生活格局:对七公里而言,301无法抵达的地方,都是远方。而比观音桥更远的远方,一定是大渡口。本地同学邀约我们到大渡口家里做客,在转了三趟公交车,耗费两个小时,一个人晕车吐了之后,我们都曾发誓此生不入大渡口。万万没想到,2005年,我国西部第一条城市轨道,就直通大渡口。
更万万没想到,轻轨2号线通车16年后,在重庆没有死角的龙湖,也来到大渡口,打造焕城,百万方体量,天街加持,一步到位。也许是大渡口人民等太久了,焕城首开,一下卖了十几个亿。套用那个老套句式:
在重庆,龙湖或许会迟到,但永远不会缺席。
更加万万没想到,多年以后,我们一家居然在大渡口尘埃落定:
这话很诗意,但他一定是《生活麻辣烫》看多了。
我的大学在浑浑噩噩中度过,基本上以足球、睡觉、喝酒为生,在经历无数次补考、重修后,毕业来得毫无征兆。连我自己都想不到,一个学计算机的人,后来居然以码字为生:2005年夏天,没有坐过2号线,没有逛过天街,大学毕业,又是菜园坝,又是那趟K159,对面已没有漂亮姑娘。在一个城市生活四年,很容易沾染上这里的语言底色,以至于回家很长一段时间,我动不动就说“锤子”,搞得家里人莫名其妙好几个月。重庆直辖7年之后,2004年,龙湖借用李白的《峨眉山月歌》走进成都,打造晶蓝半岛,开启此后惺惺相惜深耕19年的序幕:可成都究竟算不算“外面的世界”,这又算不算另一种形式的“回家”?在帝王将相的北京城,龙湖凭借滟澜山、颐和原著,一举奠定江湖地位,赢得无数掌声。
在婉约动人的杭州,当初打动绿城宋卫平的五维景观,自然能打动细腻挑剔的杭州人。在某些性格方面,重庆人和东北人很相像,大开大合,不拘小节。所以,龙湖进东北的道路,一直比较顺畅:
老铁,双击,666。
一路征途,一路征服。到了去年,龙湖住宅销售业绩,在全国10个城市冲进三甲,除重庆外有三个城市荣登榜首:济南除了大明湖,还有龙湖。
2005年,在北城天街运营一年多之后,观音桥步行街正式开街。三峡博物馆开馆。西南大学挂牌成立。如果没记错,我的大学也在这一年从“学院”变成“大学”,我至今仍为毕业证上盖的是“学院”而耿耿于怀。2006年,《疯狂的石头》上映,我在另一个城市的电影院里,看见罗汉寺,长江边,连窨井盖都无比亲切。黄渤说:“牌子!班尼路!”,道哥说:现在正是我事业的上升期。
我们一生穿过不计其数的“班尼路”,却从没遇到过“上升期”。这年6月,洪崖洞开市,为十几年后的网红城市做好准备。
2007年,嘉华大桥通车,承担起从九龙坡到江北的重任,一堵就是好多年,直到去年,红岩村大桥通车,情况才略有好转:
兄弟,晚到罚三杯哈……
2008年,北京奥运,举国欢腾,张亚雯、徐媛、孙莉……重庆崽儿在赛场上展示大江大河的精气神。这座城,总有吹不完的龙门阵。于是,2009年刚刚开年,重庆首个主题公园“龙门阵”开园。9月26日,西南地区首列“和谐号”动车组运行,从重庆至成都只需1小时54分,大西南进入高速时代,双城联系越来越紧密。这一年,龙湖也开启加速度,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同年发布“天街”“星悦荟”“家悦荟”三大商业业态品牌,入选2008年度影响世界的中国力量品牌五百强。
从2009年开始,惠普、宏碁、华硕等品牌先后落户制造基地,重庆开启电子产品第一城的征途。2010年,龙湖被成功纳入摩根士丹利中国指数成份股。
SHE那首歌唱得好:
2011年3月19日,第一趟“渝新欧”专列满载重庆造电子产品从重庆西站出发,耗时16天,行驶11179公里,抵达德国杜伊斯堡。冥冥中早已注定,我给重庆、广州、成都、上海四个城市的单位投出简历,重庆最早有回音。这次不是K160,而是一架川航飞机,有很多漂亮姑娘:
空姐。
面对这座城,亲切得像从未离开,因为两江四岸独一无二的辨识度,因为爬坡山坎,风貌再怎么变化,也不会有疏离感。我坐着轻轨3号线进城。在从未去过的天街里,喝了回重庆第一次大酒。去住龙湖水晶郦城的老同学家里做客,从他家大阳台看下去,中庭草坪上用落叶堆出几个大字:老同学告诉说,每年这个季节,龙湖物业都会用落叶在草坪上写诗。他的语气温柔又骄傲。七年未见,话全在酒里了。
2012年,《舌尖上的中国》。2013年,《嘿!小面》。那两年,伴随着一部部纪录片,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鲜香麻辣的重庆味道开始走向全国,一同家喻户晓的,还有无处不在的美女,特立独行的城市气质:
一碗小面,二两刚好!
2015年,我们一帮重庆人曾被短暂外派到安徽合肥上班,发现这里已遍布小面馆和火锅店,味道不提也罢。最气人的,端上来的锅底清汤寡水,加底料要加钱,30元一份,加到第五份后,涮出来的毛肚,才有丢丢味道。不管到哪里,重庆崽儿的夜总是一场接一场。熬到凌晨3点后,合肥朋友终于绷不住了,当地90后打着呵欠说:哥啊,我觉得你们大西南的人,是娱乐天性解放最到位的。在我们这帮重庆人离开合肥多年之后,去年,另一个重庆人也征服了合肥:龙湖登顶合肥楼市全年销量榜首。
《从你的全世界路过》,鹅岭上的温情故事,拍出了重庆城的景,却没有拍出重庆城的魂,什么“如山间清爽的风,如古城温暖的风”,矫情!看着小岳岳追着黄色法拉利大喊“燕子!燕子!”,鸡皮疙瘩都起来了。再回重庆后,我们一家人最快乐的时光,是租住在大坪时代天街附近那四年,孩子在这里出生长大,老爷们遛街打望看电影。搬到大渡口后,家里那口子常常为没能留在天街甩脸色,直到前年大渡口修建剑峤天街的消息传来。
2017年之后,一个个短视频中的洪崖洞、李子坝、朝天门……吸引全国各地的游客纷至沓来,挤爆千厮门。文艺青年在洪崖洞寻找千与千寻,网红男女在李子坝直播轻轨穿楼。
每当坐2号线看见李子坝下面熙熙攘攘,总能想起那些名字,他们才是最能为这座城市代言的网红:
当游客多到连解放碑都不够用,这座城又把大度和包容,展现得淋漓尽致。收到“错峰出行,方便游客”的提示短信,我们立即爽快地让出解放碑,只有单身崽儿略微抱怨:不准把“妹儿”拐跑了哈!
年轻人越来越多,城市越来越多元,龙湖也越来越多元。2017年,龙湖成立“冠寓”,进入租赁住房领域,在科学城,在数据谷,无数新重庆人,从“冠寓”开始触摸重庆温度。2018年,龙湖发布“空间即服务”战略,把“空间”的定义,从“居住”和“商业”延伸到城市各个角落,博物馆,图书馆:有空间,就有龙湖。
这一年,龙湖地产正式更名龙湖集团。同年,“龙湖物业”也升级为“龙湖智慧服务”。2018年4月,龙湖参与创建龙湖悦来城市管理有限公司,这是全国首个探索民营企业参与城市管理的样本。2020年12月30日,沙坪坝金沙天街开业,国内首个高轨融合的TOD上盖大型商业项目,璀璨登场。
重庆崽儿,不管走再远,飞再高,总会用实际行动表达对故乡的眷恋。
从“思君不见下渝州”的惺惺相惜,到和谐号1小时54分的紧密联系,现在的成渝双城,用流行的四个字形容会恰如其分:2023年开年以后,加速双城经济圈建设成了至关重要的“一号工程”,两座城市从上到下都有共识,这是我们必须肩负起的时代使命。我们一衣带水,我们相爱相杀,又最终相濡以沫。
龙湖,也在践行双城的“相濡以沫”。今年,龙湖最新、最前沿的产品系云河颂,在成都落子两个。当我们共同走过一段路,我们每个人,也都在和这座城相濡以沫。就像阿里之于杭州,华为之于深圳,每座城市都有独一无二的符号,代言城市精神,叙述城市磅礴。也许是巴山夜雨的粗犷,也许是两江四岸的侠义,也许是全国所有城市中最崎岖的道路,龙湖之于重庆,又演绎出自己的与众不同。当这座城每10个人就有一位“龙民”,总能讲述得比别人更多:
三十年,深入城市每一寸血脉肌理中,携手共进,一路同行,开放创新,拥抱未来。三十年,为这座城提供着安居乐业、衣食住行、活色生香,直至星辰大海……夕阳西下,沙沙也挖累了,一个“耙耳朵”即将结束一天的工作,终于可以去“整点了”。阳光斜洒在汹涌的江面上,泛起阵阵金光,又一列火车拉响汽笛由远及近,像是在唱《光阴的故事》:
春天的花开,秋天的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