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語言學報》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 (JCL) 是以普通語言學和中國語言學相結合為研究內容,科學研究方法為探索途徑,英漢語為交流媒介的國際性專業研究期刊。《中國語言學報》2024年52卷第2期(Vol. 52, No.2)已出版。電子版全文瀏覽與下載請訪問:-Project Musehttps://muse.jhu.edu/journal/655-Airiti Library(境外:華藝線上圖書館;大陸:台灣學術文獻數據庫)如需購買當期雜誌或過刊,請前往:-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官網https://cup.cuhk.edu.hk/journals/JCL-JCL官網「訂閱」欄https://jcl.fah.um.edu.mo/subscription/以下是本期的文章目錄與摘要。 Articles PHONATION TYPES AND MORPHO-PHONOLOGICAL STRUCTURE AS LINGUISTIC PREREQUISITES OF TONOGENESIS发声态与音法形态结构作为声调发生的前提Xiaonong Zhu 朱晓农 江苏师范大学 云南民族大学摘要本文提供一个声调发生的系统解释。声调的产生是一个音高从发声态的伴随特征提升为区别特征的过程,其间涉及三个步骤:各种发声态如清冽声、气声、假声等,天然引发音高区别;高响度的单音节语素结构强化这一音高区别;然后是音法化,即将此强化了的音高区别概念化为一个音法范畴:声调。本文设计了一个流程图,显示这些前提条件是如何把世界语言引向不同的音法形态结构并最后产出声调,及其后续变化。本文还探讨了特殊发声态和声调的地理分布和生态条件。 TENSE AND LAX VOWELS IN THE LAHU DIALECT OF YUNSHAN: A LABORATORY PHONOLOGICAL STUDY云山拉祜语松紧元音的实验音系学研究Yan Liu 刘岩 中央民族大学Yichen
Wei韦懿宸 中央民族大学Yongxian Luo 罗永宪 墨尔本大学摘要拉祜语是否有松紧元音区别,如果有,其区别是从什么因素演变而来、是否具有音位地位,这是一直存有争议的问题,也是一个与喉部运动模式相关的问题。本研究使用电子声门仪对中国云南省云山拉祜语进行声学和声门信号采集,使用VoiceSauce 和Eggworks软件进行喉部声带运动模式分析。研究证明,云山拉祜语在发声态上有清晰的松紧对立,其特点为松紧包含多种发声态、紧元音前段和后段间有差异,以及松紧-音长并重。考虑到藏缅语描写的系统性,本文赞成以松紧作为音系归纳中的主要特征、长短作为其伴随特征进行说明。从历史演变路径看,紧特征来源于促韵尾的丢失,在演变中与浊音、送气音声母关系密切。在松紧向声调系统性过渡过程中,降调有利于紧特征的保留。 AN ONGOING TONAL-PATTERN CHANGE: LANZHOU DIALECT兰州方言:一个正在变化中的声调格局Yi Li 刘岩 中国农业大学Han Li 韦懿宸 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Yingyi Li 罗永宪 北京大学Juejue Mu 木觉珏 蒙特雷国际研究院摘要兰州方言的声调变化表现在两个方面:阴平(T1a)有降调和平调两种变体,并且平调正在取代降调;上声(T2)和去声(T3)有合并的趋势。文章的主要观点认为T1a的声调变化是由语言接触引发的,普通话的影响促使双字调中已经发生变调内化的T1a首字将平调扩散延展到单字调T1a和双字调的尾字T1a上。T1a的声调变化进一步引发了T2和T3的合并。在上述的三个变化中:双字调首字T1a的内在音系变化、单字调T1a的后续变化、T2和T3的合并,所有这些声调变化的方向都符合“顺时针声调变化圈”(Zhu et al. 2015; Yang and Xu 2019)。我们认为声调的变化方向主要由内在的自然因素决定的,虽然有时会有外因的刺激诱发,但声调变化的路径是有规律可循的。对于正在变化的兰州声调进行研究,会有助于对上述规律的理解。 SHÌ AS A COMPLEMENTIZER作为小句标句词的“是”Zhaole Yang杨兆乐 莱顿大学摘要本文提出在汉语普通话中,失去其基本语义而仅具有语法功能的“是”在多种句子类型中均可被分析为小句标句词(complementizer),用以标记和引导小句论元。通过考察我们发现标句词“是”广泛出现在各种可接引句子的成分之后,比如,知识情态动词,小句层面副词,连结句子的连词以及一些带小句宾语的动词,比如心理类动词和言说类动词。正如西非语言Twi和荷兰语,汉语普通话标句词“是”可以通过进一步语法化而失去其独立性,并和其前置成分融合成一种“凝固组合”,比如“说是”。作为旁证,我们也可以在一些汉语方言比如甘沟话中,发现作为标句词使用的“是”。基于“是”在先秦汉语中 作为指示词使用,加之“说”在之前文献中被分析为汉语标句词,我们得出结论:汉语小句标句词的来源占Chappell(2017)归纳的五大类来源中的两类,即言说向标句词“说”和指示向标句词“是”。 GRAMMATICALIZED USES OF THE POSTVERBAL LOCATIVE PREPOSITIONAL PHRASE IN LIANHUA GAN莲花赣语动后处所介词结构的虚化用法Xiaojuan Hu胡小娟 华南师范大学摘要莲花赣语中位于动词后的处所介词结构“介词+处所指示代词”发展出了持续体标记和句末语气词两种虚化用法。本文关注这两个虚化用法的句法语义特征及其语法化过程。持续体标记用法主要依附于一些包含动相补语的动结式,表示动结式所表达的结果状态正在持续。句末语气词用法符合一般句末语气词的句法语义特征,主要用于强调小句所表达的事态,为说话人的交际意图提供依据和增强语力。基于对共时语料的分析,本文构拟出两条可能平行存在的语法化路径:处所>持续>语气、处所>语气。通过对莲花赣语的充分研究,本文希望能为汉语动后处所结构多功能性和语法化的跨方言比较研究提供更细致的描写框架。 A PROSODIC AND PERCEPTIONAL STUDY ON THE CHINESE INTERROGATIVE PRONOUN “SHENME” WHEN INDICATING INQUIRY, FREE REFERENCE AND NEGATION疑问代词“什么”的疑问、任指和否定用法的韵律和听感研究Ping Wang 王萍 南开大学Xiaowen Wang 王晓雯 南开大学摘要本文对汉语疑问代词“什么”表“疑问”、“任指”和“否定”的韵律和听感表现进行了全面的考察和比较。结果表明:表“疑问”的“什么”语句的韵律表现接近一般疑问句;表“任指”的“什么”语句为焦点重音位于“都”的陈述句;表“否定”的“什么”语句为焦点重音分别位于“什么”或谓语动词“算”的感叹句。感知实验的结果表明:不同用法的“什么”自身的声学差异不会影响对于原句语气类型的判断,但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自然度的判断。综合声学和听感表现,表疑问和任指的“什么”属于自然重音,表否定的重读形式的“什么”属于“强调重音”。三种用法应运用多维度语音标准来区分,即,韵律和听感两个方面,同时韵律层面应包括音高、时长和音强三个参数。 ON THE RAISON D’ÊTRE OF THE NOTION OF SPRACHBUND,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LANGUAGES IN CHINA阿尔泰语言中分类词的起源与分布Shen-An Chen 陈甚安 台湾政治大学Marc Allassonière-Tang 唐威洋 法国自然历史博物馆Yung-Ping Liang 梁永平 墨尔本大学One-Soon Her 何万顺 东海大学 台湾政治大学摘要分类词(个体量词)常见于东亚与东南亚语言,但在北亚至东欧地区的阿尔泰语言中常被忽视。本文检视65个阿尔泰语言,发现有15个是分类词语言,但其分类词多半不发达且是选择性使用,因而推测其分类词并非原生系统。依据“分类词单一起源假设”:欧亚地区仅汉语之分类词为原生系统,本文推测阿尔泰语言中的分类词是与邻近的汉语或波斯语接触产生的。本文首先确认这15个语言的分类词符合严谨的定义,接着检视各语言中分类词的语意与语音,判断是否具有汉语或波斯语分类词的特征。最后综合各语言的历史发展与地理位置,归纳出以维吾尔语为界,以东之阿尔泰分类词语言受汉语影响,以西则受波斯语影响,维吾尔语则同时受两者影响。假设波斯语的分类词亦间接受汉语影响,则汉语为欧亚语言分类词单一起源的假设亦适用于阿尔泰语言。 InsightA SENTENCE-MEDIAL CLAUSE-TYPING INTONEME IN MANDARIN A-NOT-A QUESTIONS普通话正反问的句中标句调素Chi Wang 王迟 湖南文理学院摘要普通话正反问的句中位置存在一个标句调素,在狭义句法阶段合并于一个低于时态中心语、高于义务模态词的位置,拼出之后则在语音上以正反问谓语的左边界为起点、实现为前高后低的句调模式。这一假设得到了汉语方言事实的支持,表明除了句末语气词,句中标句词也是句调素的另一种变体,从而进一步支持了“语调-语气词变体假说”。此外,正反问的韵律模式还有两个关键特征:肯定、否定部分之间不能停顿;否定词不能重读。上述两个特征都是普通话的“核重-语调定律”所致,即核心重音范域内不容两个语调。这说明不同类型的重音之间存在互动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