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4件紙紮,另一個世界的極繁主義生活

学术   文化   2024-03-31 15:03   江苏  

俗話說,陰陽兩界隻隔一層紙。這層紙可以單薄到瞬間化作灰燼,也可以厚重到綴滿牽掛和思念,甚至濃縮人間萬象。


在香港,素來有在清明節、重陽節和孟蘭節清明焚燒紙祭品的習俗。人們相信,逝者離開塵世時,帶不走任何財物,必須依靠後人燃燒各樣日常用品的紙紮,滿足他們在陰間的生活所需。除了衣食住行,那些逝者曾經未能享受的豐足和快樂,親友們也希望藉由紙紮來滿足。


《人間冥煙》的作者高峰生於澳洲,是一位視覺設計師、作家和策展人,他在一次香港之行中被紙紮師傅們的精巧手藝所吸引,其後不斷回訪尋寶,用了六年時間收集、拍攝134件具有香港本地特質的紙紮祭品,通過展示極樂世界的衣食住行、吃喝玩樂,捕捉人與人之間薪火燒不盡的羈絆。


翻開這本令人大開眼界的紙紮文化攝影集,我們得以進入一個熟悉又陌生的花花世界:那些用彩紙或卡紙糊成的「人間平替」,不僅準確地抓住了原物的精髓,更是香港的縮影,反映了這個城市的嚮往、執迷和信念。


比如,香港的樓價居全球之首,不少人畢生都為置業掙扎,附有泳池和花園豪華的別墅或大宅就成了紙紮品中最受歡迎的款式;作為著名的海港,香港的紙紮品中也不乏漁船、舢板、遊艇這些與海運相關的元素;港人對美食的熱愛亦體現在紙紮中,從粵菜點心到西方快餐,都可以在紙紮中找到……


《人間冥煙》中所拍攝的紙紮來自上環、油麻地、紅磡、旺角、深水埗、長沙灣、荃灣等多個香港舊區的紙紮工場,而近年來由於租金上漲、進口增多和習俗變遷,手工製作的紙紮在香港變得越發罕見,許多店鋪和工場均相繼結業,只餘碩果僅存的本地師傅,堅持製作客人訂製的紙紮品。也許一如終需化灰的祭品,紙紮製作這行業在香港可能也不久於世,祭奠親友時燃燒紙紮的習俗也不知還會延續多久


又到了一年中掃墓和祭祖的高峰期,對於分秒必爭的香港或任何一個快節奏的大城市而言,清明時節的種種儀式提供給人們一個與逝者、同時也是與自己安靜對話的片刻。隨著紙紮燃燒化作飛灰,人間與冥間的「快遞通道」彷彿打開,那些說不盡的愛或從未說出口的愛,也許真的能傳遞到另一個世界。

《人間冥煙:香港紙紮文化》
高峰 著
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點擊封面即可在【京東】購買

《人間冥煙》中出現的冥府產品和服務供應商


衣服和配飾可算是最貼心的禮物,不但能保死者舒適和安全,還讓他們在陰間展現獨特的穿衣風格。知名時裝和奢侈品牌則是無數紙紮的模仿對象。印有路易威登或香奈兒標誌的紙紮手袋雖遠不及本物昂貴,但其價格卻高於其他相同款式的紙紮手袋。曾有國際時裝品牌向紙紮銷售商發出警告,有些賣家大膽要求品牌重寫警告信的地址,並燒給冥府的律師處理。


冥界的回鄉證(香港居民前往中國內地時使用的證件)允許鬼魂越過邊境,返回老家。紙製八達通方便死者在冥界乘坐的公共交通工具

從美味佳餚到簡單輕食,各式紙紮食品任君選擇,而粵菜則佔有很大比例,包括點心、燒肉、海鮮和甜點。


各種印有香港老牌商標的傳統中藥,反映中國文化中的陰間有別於其他文化中的完美天堂。比如基督教的天堂裡是沒有疾病的,但在中國陰間,人死後還是會經歷大病小痛,只是免於一死(再死)而已。仔細看這些藥品的商標,可以發現製作者面向地下市場的再創造:「黃道益」變成皇道益,創始人的頭像居然是玉皇大帝,念慈菴變成念茨,製造商則是冥府藥業有限公司。


作者收藏的一台紙紮錄音機,數年後才發現裡面藏著一餅錄音帶。磁帶上的貼紙寫著著名粵劇《帝女花》,由冥都劇團主唱。「我很驚訝有人願意花時間製作了一盒連顧客都不知其存在的錄音帶,默默為另一個世界的聽眾帶來娛樂。」


一間位於上環的紙號,於作者拍下這相片的數年後結業。


西灣皇后大道西天就行總店外的紙紮品。 這裡曾是香港最大的紙紮品商店之一,直到最近不敵名店和豪宅入侵,宣布歇業。


《人間冥煙:香港紙紮文化》
高峰 著
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點擊封面即可在【京東】購買

不激不随
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的公眾平台 | 立身天地 安守边缘 守先待后 不激不随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