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被統治者數千年來竟能樂天知命,則其權力形式一定存在着某些能夠吸引和呼喚人類良好天性的東西。」
晚清時期在中國居住了16年的美國外交官何天爵,曾記錄下這樣的思索。他發現,中國的皇帝被視為「所有臣民的衣食父母」,「皇帝就是所有臣民的家長」。
為什麼君民之間的關係會類似家長與子女?為什麼「為民父母」、「愛民如子」、實行「仁政」是中國文化推崇的政治境界?
閻步克老師在新書《中國古代政治制度史札記》中寫道,「忠孝家國一體化」長久以來是中國儒家的政治社會理想,「齊家」與「治國」具有同一性,這就呼籲統治者「作民父母」:不僅對民眾施加統治,還應該施以父母之愛。「忠孝家國一體化」的理想在漫長的歷史中持續影響現實政治,塑造了一代代君主與民眾的政治態度,也根植在中國人的集體心理之中。
有趣的是,在這個充滿「父權政治」色彩的理想中,除了君、父兩個角色,中國古人還念念不忘「母」的存在,「母」與「父」比肩並列,對觀西方政治文化,「母」作為一個符號則沒有什麼特殊意義。「父母二元論」極有中國特色,因此閻步克老師在書中用一節做了專門討論,試圖闡明「為民父母」的重心為何在「母」不在「父」。
點擊封面即可在京東購買
以下內容摘自《中國古代政治制度史札記》
略經編輯
家國一體論:父、母之間
點擊封面即可在京東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