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向今天的年輕人解釋香港是一個什麼樣的地方,要從何說起?
文學一些,就從張愛玲說起,那段戴厚眼鏡的香港大學時光是這位日後的摩登女作家的寫作資料寶庫;市井一些,就從分佈全城、「什麼都賣」的街市說起,那裡連繫了幾代人的喜怒哀樂及奮鬥,是香港日常生活的第一現場;魔幻一些,就從正在漸漸消失的紙紮店說起,那個為了被燒掉而建造出來的花花世界,濃縮了香港的慾望和執念。
如果想走得更遠,可以從1840年代肆虐島上的一場瘧疾說起,它深刻影響了香港此後的建築形態和城市規劃;或者去找尋香港粵語兩百年來的詞彙更替、音調改變,看語言如何跟隨社會和時代一同變遷。當然,總可以從史料裡抽身出來,去散步,那些遍佈行道、屋邨、公園的樹木花草,一枝一葉都訴說著香港別緻的風景。
世界閱讀日將近,港中大出版社推出「閱讀,只因對世界依然好奇」系列內容,奉上三份精選主題書單,分為歷史、人物、城市三個類別。今天來到最後一期,一起慢讀香港,哪怕你只是匆匆過客。
點擊回顧往期書單:
本期推薦的7本書
點擊封面即可在【京東】購買
閱讀狂歡季最後兩天
跨店每滿300-50疊加店鋪券
#1
《緣起香港》
#2
《香港街市》
作為英國人踏足香港後最早興建的公共建築之一,公眾街市於殖民地時期主要由工務司署負責設計和興建。多年來,從古典走向現代,街市的建築風格回應不同時代的社會需求,其管理、分佈和功能上的轉變,也反映着城市歷史和社會變遷。
有別於以往的建築學研究,本書拋除對標誌性建築的崇尚,選取日常卻獨特的公眾街市進行縱向研究。透過廣泛參考一手歷史資料,追溯殖民地時期街市建築的發展軌跡,梳理背後的社會、政治、經濟脈絡,作者將建築史和香港史聯繫起來,讓讀者重新認識「街市」,發掘當中承載的城市記憶。
#3
《香港粵語》
《香港粵語:二百年滄桑探索》選輯了張洪年教授歷年所寫的一系列語言學文章,具體描述早期粵語的各種語言現象,解釋香港粵語從十九世紀到二十一世紀之間發生的種種變化。香港早期的粵語來自廣州,二十世紀中期以後逐步與廣州話分道揚鑣,漸漸自成一種語言。
香港的粵語雜用大量外來語,有的已經成了本地詞彙一部分,在語音和語法層面也發生了許多新變化。然而,這些變化到底如何發生,幾時發生?變化的牽涉面有多廣,軌跡是否可循?我們能否在其他語言中,找尋到類似的發展?這種種問題,都是對語言發展歷史有興趣的人必須面對、尋求答案的重要切入點。
💡點擊封面即可購買,預估到手價190元
#4
《人間冥煙》
高峰 著
#5
蔡志祥、韋錦新 編
香港這個東西方文化交匯之地,如何保持本土特色的文化機制?
本書以1980年代以來香港的建醮活動為平台,藉著口述歷史、民間文獻和民族誌紀錄,從比較的角度探討鄉村社區內在結構和外緣關係的變遷。全書按照舉辦建醮活動的不同主體,劃分為單姓宗族聚落、複姓村落、單姓主導的複姓聚落、墟市、客家等章節。
讀者可以透過不同時空的民族誌,理解地方社會組織、社區歷史沿革、群體意識、文化價值認同和特定時空的世界觀、傳統權益與政府干預之間的張力,以及鄉村社會與都市之間的隔閡與界限。
#6
《香港四季色》
劉大偉、王天行、吳欣娘 編著
本套書以四季作為分冊,基於嚴謹的植物學分類研究,化繁為簡地介紹了香港市區及郊野常見的100種植物,這些常年生長在公園裏、行人道旁、校園內的一花一木,明明一直在我們身邊,卻總是被人們漠視。
書中有超過1600張不同角度與焦距的實物照片,可結合胡秀英植物標本館製作的3D植物模型記錄,以及可觀察植物真實生長狀態的360度VR環境記錄,用嶄新的角度、數碼互動媒體去認識我們身邊的植物。
#7
《香港原生植物圖鑑》
劉大偉、李敏貞、王曉欣 著.王天行 編
本書為「胡秀英植物標本館科學繪圖系列」的第一冊,以科學繪圖融合植物藝術墨線圖的方式, 詳細介紹20種香港原生植物;而細膩的科學繪圖及鑒定級的特徵描述,更可作為鑒定植物品種的參考資料。20個原生品種當中包括15種稀有及瀕危植物,對於香港植物的保育,以及對植物學家、植物愛好者和繪畫者來說,本圖鑑別具特殊、重要的價值。
#8
Form Follows Fever
Malaria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Hong Kong, 1841–1849
Christopher Cowell
本書的研究資料包括許多未公開過的醫療報告、個人日記、政府記錄以及先前遺失的城市地圖、規劃圖等珍貴史料,以全新視角揭示了疾病和氣候如何影響了殖民地時期香港的建築環境和未來的城市發展,對於任何對香港歷史和城市規劃感興趣的人來說,這都是一本必讀之作。
💡點擊文末【閱讀原文】即可購買
列文森文集+帆布袋套裝
閱讀狂歡季入手更划算
點擊圖片即可購買,預估到手價496元
點擊圖片即可購買,預估到手價241元
點擊圖片即可購買,預估到手價289元
點擊圖片即可購買,預估到手價605元
點擊圖片即可購買,預估到手價97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