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在京隆重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永志、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振义,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振声,战斗英雄黄宗德被授予“共和国勋章”。他们是共和国的脊梁,民族的骄傲。
王永志:航天界的“常胜将军”
王永志是中国航天界的“常胜将军”,在40多年的航天生涯中,他领导指挥的所有发射任务全部成功。
1992年,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正式启动,60岁的王永志担任总设计师。当中国飞船计划进入太空时,国外载人航天已开始了40年,要想迎头赶超,王永志直接瞄准了当时世界顶尖飞船。
“虽然我们起步晚,但中国飞船一经问世就是世界水平,拉平这40年的差距,要自主创新,跨越式发展!”
其实,敢于打破常规、坚持科学求实的精神始终贯穿于王永志的科研工作中,年轻时,就已显山露水。
1964年,他参加了我国第一枚中近程导弹发射试验。试验临近时,由于天热导致推进剂膨胀,人们发现导弹射程达不到预期落点,任务被迫停滞。就在大家无计可施之际,年轻的王永志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方案——泄出600公斤燃料。
在当时的人们看来,这是一个“离经叛道”的想法。情急之下,王永志鼓起勇气敲开了钱学森的房门。钱学森认真听完王永志的分析后拍板:“这个年轻人说得对,按他的办法来。”
最终,这个方案让导弹试验取得成功。
1978年,在讨论第二代战略导弹总设计师该由谁来担任时,钱学森毫不犹豫地推荐了王永志。自此,王永志有了更多施展才华的平台,从导弹研制,到火箭研发,再到载人航天事业,王永志用智慧、心血和汗水,为国富民强书写了不可磨灭的壮丽篇章。
斯人已去,风范永存。我们相信,天上那颗编号为46669的小行星——“王永志星”,定会在浩瀚宇宙中一直散发着永恒的光芒。
1924年11月出生的王振义院士,即将步入一百周岁。他创立了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上海方案”,攻克了最凶险的一种白血病,并且放弃申请专利,只为让更多的病人“吃得起药”,被誉为“中国药神”;他潜心研究血栓和止血,建设了血友病中国诊疗体系,将中国相关血液学研究提升到国际先进水平;他二十年来每周坚持和学生在一起“开卷考试”,深入思考和诊治疑难病例,培养一代又一代青年人才,还造就了“一门四院士”的传奇。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作为最为凶险、病情恶化最快、致死率最高的一种白血病,如果不及时治疗,有90%的病人将在半年内死亡。曾学习过中医、有着中西医结合治疗理念的王振义,在当时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肿瘤细胞除了被杀死,能不能劝他们“改邪归正”呢?用诱导分化的方法能不能让坏细胞变好?
经过8年的奋斗和探索,尝试了无数种方法,测试了无数种药品,王振义最终发现国产的全反式维甲酸可以在体外将APL细胞诱导分化为正常细胞。
1986年的一天,一个身患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小女孩在上海儿童医院奄奄一息。王振义仔细研究小女孩病情后决定,让小女孩服用尚处于试验阶段的全反式维甲酸治疗。小女孩只吃了一个星期左右的全反式维甲酸,病情就出现转机,最终达到完全缓解。如今,近40年过去了,当年的女孩依然健康地生活着。这次治疗是世界公认的诱导分化理论让癌细胞“改邪归正”的第一个成功案例,王振义因此也被誉为“癌症诱导分化之父”。
1988年,王振义将相关成果发表在国际期刊《血液》上,这篇论文先后被《自然》《科学》《细胞》等国际前沿学术期刊引证,成为全球百年来引证率最高和最具影响的86篇论文之一。此后,王振义和学生陈竺、陈赛娟等又一起创造性地提出“全反式维甲酸联合三氧化二砷”治疗方案,使得这个曾经最为凶险的白血病5年生存率从10%提高到95%以上,成为第一个可被治愈的白血病。
令人敬佩的是,王振义在找到攻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特效药”后,并没有为全反式维甲酸申请专利,而是急切地希望能让全世界所有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都尽快获得治疗,他无偿地将这种药和方案向全世界免费推广。这种被患者称为“特效药”的黄色小药丸,只要口服就有效,一盒药当时售价11元,即便近40年过去了,这盒药也只有290元,还可纳入医保,而类似的肿瘤治疗药物价格都高达2万元以上。
从医执教75年间,王振义和他的学生们接续向前,挽救无数患者的生命,向医学无人区挺进。
李振声:大国粮仓的“科技脊梁”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维护经济社会稳定的基础。李振声一辈子都在为中国老百姓的“吃粮”问题奔忙。他曾31年坚守陕西,培育出抗病、高产的远缘杂交小麦;他先后提出农业科技“黄淮海战役”“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等大型农业攻关项目,使我国粮食大幅增产。他为国家粮食安全发挥了“科技脊梁”的重要作用。
上世纪50年代,小麦条锈病一年能“吞掉”120多亿斤口粮,相当于4000万人一年的口粮,让本就吃不饱的中国人更加饥肠辘辘。小麦一旦感染条锈病,就会减产30%到50%,甚至绝产。将外来抗病小麦与本地小麦杂交,培育抗病新品种需要8年左右,而小麦条锈病让这些“近亲繁殖”的新品种失去抗性平均只要5年半。
如何才能解决育种速度赶不上病菌变异速度的致命缺陷?李振声提出了将牧草与小麦杂交的设想。他牵头组建青年科学家课题组,对牧草和小麦“远缘杂交”展开攻关。
着手研究,有三道难关挡在他面前。第一,杂交不亲和,难实现杂交。第二,杂交种不育,后代像骡子一样没有生育能力。第三,后代疯狂分离,抗病性状在后代中很难保持。李振声带领团队迎难而上,之后的22年,他扎根在实验室和试验田里,年复一年,在对成千上万朵小花进行杂交试验后,他们得到了高产、抗病、优质的小偃系列小麦新品种,并在初步生产推广应用中取得良好效果,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其中“小偃6号”最为突出,“小偃6号”能同时抗8个条锈病菌生理小种,且产量高、品质好,做出来的馒头白、面条筋道,它也收获了陕西农民给它的最高评价,“要吃面,种小偃”。
小麦远缘杂交取得突破后,李振声并未止步,他深感20年的育种过程过于漫长,于是另辟蹊径带领团队创建缺体回交法,为小麦染色体工程育种的实用化开辟了一条新途径,用3年半时间就能选出优异种质,大大地缩短了远源杂交育种时间。
此后,他又提出黄淮海中低产田治理方案,组织实施“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等一系列农业策略,助力我国走出了一条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农业发展之路。
黄宗德:浴血奋战的“战斗英雄”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17岁入伍投身革命,如今已经93岁的黄宗德每次唱起这首歌时都格外动情。
即便是干休所里的人,也很少有人知道这位老人的传奇经历和赫赫战功:40年军旅生涯,他先后荣立一等功1次,二等功1次,三等功4次,四等功4次,集体二等功1次,集体三等功3次,嘉奖11次,被授予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等功臣、二级战斗英雄。
1952年8月,21岁的黄宗德被编入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抵达朝鲜抗敌前线。
1953年初,黄宗德所在的部队坚守朝鲜中线平康阵地,对面的敌人筑有坚固的防御阵地。敌方依仗优势的装备,把志愿军战士封锁在地堡和交通沟里。
当时,黄宗德带领的6班驻守在两个小土堡里,防敌设施非常薄弱。他回忆:“没有大米,吃的高粱米,咸豇豆,咸萝卜干,没有水吃,就吃炸弹坑的雪水。一共在那里守了152天。”
在对敌前沿阵地,黄宗德参加小规模行动32次,参加战斗17次,多次与死神擦肩而过。
1953年7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发起金城反击战。黄宗德所在的部队奉命攻打上九井西山。他们面对的是雷区、铁丝网和火力点交织构筑起的防线,被敌人叫嚣为“模范阵地”。
冒着敌人密集的弹雨,黄宗德率领全班突破7道铁丝网,攻下敌前哨阵地。之后,他独自一人遭遇了躲在坑道内的残敌。在冲锋枪被打坏,右前胸负伤的情况下,他没有退缩,而是用手榴弹和炸药包将敌方藏身的坑道口炸塌。此次战斗,黄宗德打掉敌地堡3个,毙敌7人,只身俘敌22人。
赴朝作战期间,恶劣的环境使黄宗德患上纠缠终身的皮肤病、风湿病,至今仍有三块弹片留在体内。
70多年前,一场场战斗、一次次冲锋,黄宗德心里都未曾忘却,那些出生入死的战友,他每每想起都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每当接受荣誉奖章,他总是忍不住想起逝去的战友,“我是幸存者,他们才是真正的英雄,勋章应该给他们戴上!”
图源:中国青年网
在广袤的中国大地上,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铸就了新中国的辉煌。他们,是当之无愧的“中国脊梁”,他们就是“共和国勋章”称号获得者们。航天界的“常胜将军”王永志,从导弹研制,到火箭研发,再到载人航天事业,王永志倾注了无数心血。他的坚持和努力,让中国航天在世界舞台上大放异彩,展现了中国科技的强大实力;百姓心中的“中国药神”王振义,在白血病等血液疾病的研究上,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他的研究成果,不仅为中国医学界赢得了荣誉,更为无数患者带来了生命的曙光;大国粮仓的“科技脊梁”李振声,通过不懈的研究和实践,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为中国的粮食安全和农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他的名字,已经深深烙印在了中国农业发展的史册上;浴血奋战的“战斗英雄”黄宗德,面对敌人坚固的防御阵地,没有退缩,而是冒着敌人密集的弹雨,冲破防线,只身俘敌22人,立下赫赫战功。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中国脊梁”。他们不仅是各自领域的佼佼者,更是中国人民的骄傲。他们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后人不断前行,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