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战地摄影记者张崇岫,因病医治无效,于2024年9月6日在合肥溘然长逝,享年95岁。
他1929年10月出生,1942年参加革命,先后参加过淮海战役、渡江战役、抗美援朝战争。在战火中,他拍下了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汤蹈火、英勇作战的英雄群像,记录了抗美援朝战争珍贵的历史瞬间。
岁月洪流滚滚,石火光阴如梭……时针退回到70余年前。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有这一位战地摄影记者,怀揣着勇气与毅力,在异国的林海雪原用照片记录下了那个布满硝烟的战场,留存了人民军队战斗史上以“钢少气多”力克“钢多气少”的宝贵影像档案。他,就是张崇岫。
张崇岫是巢湖南乡人,1929年10月出生。时值国家动荡、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在家庭的熏陶下,1942年,年仅13岁的他就报名参加了新四军。
1948年,张崇岫被调至东线兵团政治部新闻训练班学习,分配到新华社九兵团分社搞摄影工作。从此,张崇岫开始了他的战地摄影生涯,先后参加了淮海战役、渡江战役等,一边打仗一边摄影,获“解放奖章”“独立自由奖章”。
1950年10月,张崇岫参加抗美援朝战争,担任摄影记者。同年11月27日,长津湖战役打响,张崇岫随同中国人民志愿军一同奔赴前线。
作为长津湖战役的见证者和记录者,张崇岫用一部相机、三卷胶卷记录下了真实的长津湖战役。
“当年外国有记者来中国拍照片,我跟着学了不少。我知道长津湖战役胜利后,可能会出现‘胜利会师’这个场景,就专程赶到咸兴港去。”张崇岫独自一人冒险在雪地里徒步四五十公里,从早上走到下午,才到达咸兴港边,追上了先头部队。
“前方路上有什么危险,我也不知道,当时也算是抱着‘有去无回’的决心去的。”张崇岫“胜利会师”的预判没有错。当他看见中朝双方迎面而来、胜利会师,他不顾疲劳,兴奋地为大家拍照,记录下了这珍贵而极具历史价值的画面。而这张底片和照片,也被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收藏。
在入朝随军作战的两年多里,张崇岫携带一部相机、几十卷胶卷,拍摄了2000余张战地照片,记录了抗美援朝战争弥足珍贵的历史瞬间。
“我的摄影真正成熟,是在抗美援朝战场上。尽管枪林弹雨,但经过之前三年解放战争的锻炼,该往哪里走我心里有数,所以很乐观。搞摄影,一要胆子大。我的胆子就很大,哪里响枪,我就往哪凑。只要注意点,子弹是能躲得开的。”张崇岫曾如此表示。
“我把所有对胜利的渴望,对我方参加这场战争战士的尊重、骄傲和自豪,都用相机记录下来了。”
由于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的突出贡献,张崇岫先后获得“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和“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
2023年,张崇岫获得中国文艺界最高奖项——中国文联终身成就奖(摄影)。他曾在《张崇岫摄影作品集》的扉页上写过这么一句话:“战争没有胜利者,只有死亡者和他们没有姓名的墓碑。”
这些凝结着鲜血与智慧、勇气与精神的摄影作品,代表了中国战地摄影的高度和水平。而张崇岫的家国情怀,更是为影像注入了永恒的生命力。“我们这些活着的人,尤其是我这样的摄影记者,不好好拍照片,不好好战斗,怎么对得起那些死去的战友。”
“我老了,但是图片不老,图片里的故事不老。”张崇岫如是说。
他是一名新四军老战士,他是一名抗美援朝的战地记者。在硝烟弥漫的抗美援朝战场,在冰天雪地的长津湖畔,在滚滚东流的昭阳江上,他挎着枪,端着照相机同战友们一起,迎着枪林弹雨,一次次冲向火线,拍下了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汤蹈火、英勇作战的英雄群像,记录了抗美援朝战争十分珍贵的历史瞬间,留下了永久的影像见证。那些凝结着鲜血与智慧、勇气与精神的摄影作品,代表了中国战地摄影的高度和水平。他不怕牺牲,为并肩作战的战友们记录留存的不朽画面,更是展现中国军队伟大英雄主义气概的艺术珍品,这些在战火中熔铸、穿越历史烟尘而豪迈气质不减的文化瑰宝,是我们永远仰望的精神高地。
在他的照片里,有气势磅礴、炮火连天的全景式战争画面,有与敌人短兵相接、激烈的战斗情节,有敌我同框、冲锋陷阵的决战场景。这一张张浸染着炮火硝烟的照片,让我们再次开启抗美援朝战争的记忆,那一场场战斗就在眼前,那一声声厮杀如雷贯耳,惨烈的战场如此具体,英雄的面孔如此清晰,一切,如临其境。传承,是最好的告慰。纪念,为更好地前行。炮火硝烟早已散去,但战争的警钟却时刻回响。让我们铭记历史,缅怀英勇牺牲的将士,致敬“最可爱的人”,传承和发扬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