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推荐 | 高考版2024年第11辑新鲜上市!

文摘   2024-09-26 21:00   重庆  

新书上市
重磅
《作文素材·高考版》2024年第11辑











































章节目录

精彩看点
PART1 热搜/鲜观点








PART2 热素材吧










PART3 思维碰撞|名师论道









PART4 必考专题|特别策划










PART5 教考衔接|褚老师作文课









PART6 热点考题|倒计时










PART7 考场内外|长短篇









名师领读
重庆名师 吴超

重庆市两江川外附中校长,中学高级教师,新时代好老师,学科教学名师,四川外国语大学硕士生导师,四川师范大学特聘校友导师,重庆市基础教育评审专家库专家,指导学生多次获得作文大赛特等奖。

思想积淀厚度,

方法丈量高度  

如何写好考场作文,阐幽明微者甚众,习得一二,皆可制胜于考场。难在融会贯通,贵在学以致用。作为考场作文的亲历者和教学者,与考生们分享两点体会。

找到适合自己的写作方式。考场写作时间短、要求高,若非己之所长,或非功底扎实,极难脱颖而出。寄希望于考场上灵光乍现是不切实际的,只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写作方式,并不断进阶优化,才能在备考过程中事半功倍。

2001年高考全国卷作文题是以“诚信”为话题展开作文,叙议结合是最普遍、最便捷,也是最保险的写作方式。但当时作为高考生的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写记叙文,并迅速完成构思:以当时的热点事件“天才少年落发为僧”为素材,以“门”为题目,以“我”为叙述者,以深山古刹门前的艰难“抉择”为情境,讲述一个青年遭遇重重“诚信”危机后与命运和解的故事。

据答案估分及语文总分推断,《门》得分应在55分左右(满分60分),虽算不上佳作范文,却是我高中阶段最好的一篇作文。而此前,作文困扰我已久,徘徊于44-47分之间难以突破。一诊结束,仍不见起色,语文老师勉励我“你擅长讲故事,不妨放手试试”。此后大小考试,我均采用记叙文体,从解构素材到丰富语言,从优化结构到深化内涵,不断试错总结。二诊作文拿到48分,三诊作文成绩为51分。分数提升的同时,写作方式也逐渐熟谙,到高考场上我也比较从容自如。

沉淀属于自己的思想厚度。写作是对考生语文能力的应用性和综合性检阅,从结构到内容,从辞采到情感,从创意到思想,皆不可偏废。而结构为内容服务,辞采为情感服务,创意为思想服务,因此,考场作文的辨识度往往取决于思想。

《门》这篇文章写法稚嫩、情境刻意,打动阅卷老师的或许在于其具有一定的思想性:素材之真实性,现实底色与艺术创作相结合;题目之象征性,呼应困境面前的自我抉择;立意之批判性,与命运和解的背后是对人性和生命的思考。而我对文章思想性的偏好,源于阅读经历以及生活阅历,后来也影响了我在作文教学上的重心倾向。

从事语文教学近二十年,我时常与学生同题写作,与他们同频共振、互学互鉴,切实地感受到他们考场作文的痛点、难点大多在于缺乏思想性。窃以为,积累素材,要透过事实见本质;仿拟语言,要透过文辞解情思;借鉴结构,要通过谋篇悟意旨。为此,我推荐他们读散文、读历史、读哲学,倡议他们体验生活、辨析现象、提炼感悟,鼓励他们在写作时聚焦四大主题“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文化”

时代澎湃向前,高考推陈出新,作文命题越来越贴近生活、贴近时代、贴近文化,但语文教学的本质属性没有改变,考场作文的基本规律没有改变,找到适合自己的写作方式,沉淀属于自己的思想厚度,不仅有益于写出亮眼的考场作文,而且有益于交出精彩的青春答卷。


更多精彩内容,详见《作文素材·高考版》2024年第11辑!

作文素材乌托帮
重庆出版集团天下图书公司《作文素材•高考版》官方订阅号。《作文素材•高考版》是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认证的备考指导用书,是专门针对高中阶段学生的写作指导读物,不仅关注高考语文改革趋势,也为学生带来最新、最实用的高考备考干货。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