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浪奔涌跨山海,真情可抵岁月长
周娅君
通过影像的力量,一封封家书跨越山海,直抵人心,成为两岸同胞凝聚共识的黏合剂——这是六集纪录片《两岸家书》的创作初衷。片中近50封家书及其背后的故事,凝合着跨越300多年的世事变幻、悲欢离合。深入故事,我们看见普通人在时代大浪之下的挣扎、反抗、坚守和传承;字里行间,我们更理解了两岸人民无法隔绝的血脉联系。
书信又称为尺素、尺牍、尺翰、书牍、双鲤、鸿雁、瑶函、书札、手札、彩笺等等。它诞生之初只是“陈政务以进君主”;随着纸的发明,书信在东汉时期逐步向社会中下层普及;到了20世纪一二十年代,随着白话文运动的兴起,书信得以进一步走向大众;一直到20世纪末,中国书信文化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辉煌发展。
书信是人生活动的文字切片,是历史进程的微观画卷。走进一封书信,便是走进一个人,一段历史,一方被凝固的生命场域。
儿子震东毕业东京庆应大学经济科,现在台湾从事报务。弟以宗邦建设,新政施行,命赴首都,奔投门下。且弟仅此子,雅不欲其永居异域,长为化外之人,是以托诸左右。
——出自《两岸家书》第二集之《连横致张继》
历史学家连横是《台湾通史》的编著者。1931年,身在台北的连横给在北京的老友张继写信,连横把儿子连震东托付给张继,几个月后,连震东渡海北上。连横为何要把唯一的儿子送到远离自己的北平呢?
当时的台湾,处于日军占领统治之下,从政治军事到思想文化,日本都对台湾进行着残酷的统治。日本在台湾大搞“皇民化”,报纸上中文栏目全部消失;中国姓氏被要求改为日本姓氏,祖宗牌位被封禁,代之以日式神社;男人被大量征召加入军队,担任最低等的军夫,其实就是炮灰。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连横担心儿子会成为“化外之人”,所以希望他能回到中华文化的中枢——北平,接受最纯正的中华文化的洗礼。而对于连横自身所处之台湾,他依旧抱有“则此有生之年,犹有复旦之日也”的热烈期待。连震东北上,虽然远离了故乡,但却融进了国家,使之成行的正是这“为之计深远”的浓烈父爱。
我现在决意留台,会已发。此间住宅已定,地段适中,庭园甚大,有地另立,花木繁多。房屋部分两共十余间,室中布置沙发桌椅。三间前室读书,或给女儿做宿舍,均够用。甚望全眷早来。
——出自《两岸家书》第三集之《许寿裳致陶伯勤》
1895年,中国清朝政府和日本明治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马关条约》,台湾被割让给日本;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同年10月25日,台湾重回祖国怀抱。但长达60年的日据时代,使当时台胞中大部分人已习惯使用日语生活,年轻一代也早已无法忍受日本的统治了。时任台湾省行政长官陈仪决意进行“去日本化”和“再中国化”的文化重建,邀请有着留日背景和教育经验的许寿裳从天津前往台湾,主持台湾省编译馆工作,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许寿裳抵台后投身编译馆工作,一方面普及国语、国文和中国史地方面的知识,另一方面致力开创中国学术研究的新局面。他致信夫人,再三催促家人来台定居,所以写下了左方书信。从信中看得出他对在台工作生活的满足与期待。1947年,震动全岛的二·二八事件发生。不久后编译馆被撤销,许寿裳陷入困境。他后到中国台湾大学中文系任教,在大学里热情宣传“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精神和成果。1948年2月18日,就在书信中提到的毫无设防的台北寓所,许寿裳惨遭歹徒杀害。
……
(更多精彩内容,请看2024年第12辑《作文素材·高考版·新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