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人物 | 作家、翻译家聂华苓辞世:种下果实,长在全世界

文摘   2024-10-23 21:03   重庆  
聂华苓辞世

种下果实,长在全世界
世界文学组织之母


著名作家聂华苓,于2024年10月21日在美国爱荷华家中逝世,距她100周岁生日只有三个月。生长于战乱的大时代,两次远走他乡,近百岁的聂华苓,走过了跨越两个世纪的人间图景。“这辈子恍如三生三世。”

聂华苓写下大量脍炙人口的作品,《翡翠猫》《失去的金铃子》《梦谷集》等。在文坛,她还被赞誉为“世界文学组织之母”,是20世纪华人文学界最重要的推手之一。

聂华苓曾这么形容自己的一生:“我是一棵大树,根在大陆,干在台湾,枝叶在爱荷华。”



 根在大陆


1925年,聂华苓生在武汉。父亲聂洗是贵州省平越行政专员,聂华苓的母亲是个温良的妇女,生养了八个儿女。聂华苓在回忆录中这样描绘母亲:“一身黑缎旗袍,斜靠在珠罗纱帐镂花铜床上,看着手中的书,细声吟着《三笑姻缘》《天雨花》《笔生花》和《再生缘》。”童年聂华苓靠在她身边,仰望着她柔和的眼神,听着故事。

平静的童年并未持续太久。父亲去世,一家人失去了主心骨。1937年,中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聂华苓的母亲带全家人到乡下三斗坪避难,尽管是在逃难,母亲仍希望聂华苓能有学上,于是决定把她送到湖北恩施去念中学。离开三斗坪去恩施上学,母亲不能跟了去。一路送聂华苓到镇上上船,母亲流着泪,叮嘱小心冷暖,专心读书。嘱咐了一遍又一遍,最后念了一句:“你舍不得妈,妈又何尝舍得你?我就靠你们以后为我扬眉吐气了。”

学校里的同学都是和聂华苓一样离家出来念书的。人人眼巴巴盼望家信。许多女孩家在日本占领区,收到一封家信,有的笑,有的哭。原本不识愁滋味的年纪,也不知道怎么排解苦闷。晚上上自习课,两个人共用一盏桐油灯,灯草悠悠闪闪。“万里长城万里长,长城外面是故乡,高粱肥,大豆香,遍地黄金少灾殃。”一个东北女孩一边做功课,一边唱起了《长城谣》。有的人趴在桌上哭,有的人跟着唱,歌里透着哭泣。

1944年,抗日战争进入尾声,聂华苓也考入了大学,成为国立中央大学外文系的学生。1948年,内战中,聂华苓大学毕业,同年开始以笔名“思远”发表了第一篇创作《变形虫》。1949年初,内战进入尾声。聂华苓只身前往北平和之前的大学校友王正路结了婚。当年6月,一家人从北平辗转到了台湾。



 干在台湾


1949年新婚不久,聂华苓随即跟国民党逃难到台湾。聂华苓在大陆成长、求学,居住过24年,但是台湾生活的十五年却成为改变她一生最重要的关键,她说:“我亲爱的姆妈和大弟的坟茔在碧潭,我两个女儿都在台北出生、长大。”从二十四岁到三十九岁的年华都献给了台湾,更在这里开启了她文学生涯,并进而影响到整个华语文学界。

1949年,经由李中直的介绍,加入了雷震创办的《自由中国》杂志社,成为该社最年轻,唯一的女性成员,与胡适之、毛子水、雷震、戴杜衡、殷海光一起执行编务工作,她满怀感激地说:“二十多岁是最能吸收、最有激情的年纪,我能与他们一起工作,当时不知道有什么收益,但此后三、四十年来,我一直深受他们的影响。

当时的台湾地区文坛盛行“八股文”,创新的文字难以发表,《自由中国》的文艺版却独树一帜,刊登了梁实秋的《雅舍小品》、林海音的《城南旧事》、陈之藩的《旅美小简》等作品。聂华苓在十余年间编辑了300多篇小说、剧本、散文、诗歌,追求真实与美感,拒绝口号式写作,给当时的文坛带来了别具一格的风貌。

1951年,聂华苓开始写小说。第一本是中篇小说《葛藤》,小说表面上是一个爱情故事,实际上是抒写在台湾受压抑下几个人物的遭遇。第二部是短篇小说集《翡翠猫》,这些短篇主要发表在五十年代后期的《文学杂志》。聂华苓说:“我不仅是写一个人的分裂,也是写一个人在中国变难之中的分裂,和整个人类的处境:各种的恐惧,各种的逃亡。”

她在《自由中国》工作到1960年杂志停刊,彼时正值中国台湾地区白色恐怖时期,主编雷震因为杂志上刊载的文章被捕。同年9月4日,军警闯进聂华苓家,抓走住在隔壁的编辑傅正。聂华苓在当天的日记里写,当时女儿蓝蓝正在弹钢琴,在隔壁的冲突声里,她让女儿继续弹下去。“蓝蓝又继续弹下去,越弹越没劲了”。聂华苓写道:“我望着她,心里想:但愿下一代没有这种恐惧了。”尽管聂华苓未被捕,但接下来的两年,她始终处于监视之下。

三年后,美国文化参赞举办了一场酒会,正是在这场酒会上,她遇见了未来的丈夫,诗人保罗·安格尔。

(图为聂华苓与保罗·安格尔)


 枝叶在爱荷华


1964年,聂华苓赴美。1967年,聂华苓与丈夫保罗·安格尔在艾奥瓦共同创立了“国际写作计划”,成为连接各地文学创作者的纽带。而今,这个计划已邀请来自100多个国家的上千名作家前往爱荷华进行创作与交流。

(图为聂华苓和汪曾祺与国际友人)

在中国作家中,继萧乾、艾青、丁玲后,王蒙、王安忆、茹志鹃、陈白尘,汪曾祺、余光中、冯骥才、苏童、刘恒、李锐、迟子建、莫言等中国大陆当代著名作家;台湾的白先勇、郑愁予、余光中、杨牧、林怀民、蒋勋、张大春等;香港的董启章、李怡、钟玲、潘耀明等,先后来到爱荷华,通过“国际写作计划”与各国作家交流。

“这是一个缩微的世界。”访问过爱荷华的作家刘恒说,“这个计划融合了不同种族、不同国家、不同意识形态、不同经历、不同性格的形形色色的作家、形形色色的人,它创建了一种非常独特的交流方式。这应该是聂华苓和安格尔先生最伟大的创造和构想。”

作家迟子建曾说,是聂华苓最早为新时期中国文学中最为活跃的作家,打开了看世界的窗口。在《一个人和三个时代》一文里,迟子建回忆了当时的许多细节:“一上楼,我就闻到了浓浓的香味,她说煲了鸡汤,要为我们下接风面。她在厨房忙碌的时候,我站在对面看着,她忽然抬起头来,望了我一眼,笑着说:‘你跟我想象的一模一样!’我笑了。其实,她跟我想象的也一模一样!有一种丽人,在经过岁月的沧桑洗礼和美好爱情的滋润后,会呈现出一种从容淡定而又熠熠生辉的气质,她正是啊。

作家汪曾祺在《遥寄爱荷华》一文中写道:“安格尔和聂华苓都非常好客。他们家几乎每个晚上都是座上客常满,杯中酒不空。”

莫言的散文也记录了他去爱荷华大学“国际写作计划”的故事,他写道:“下榻之处,那是一栋灰色的朴素的楼房,有几十个国家的数百位作家在那儿住过……我在那儿住了两周,参加了国际写作计划组织的几次活动。十几个国家的作家,大部分是来自非洲的,穿着特色鲜明的民族服装,朗诵诗歌,后来还跳起舞来。华苓老师为我组织过一个朗诵会,亲自为我担任翻译……”

1976年世界各国300多名作家联合提名聂华苓、保罗·安格尔夫妇为诺贝尔和平奖候选人,提名书说:“安格尔夫妇是实现国际合作梦想的一个独特的文学组织的建筑师。在艺术史上,从没有一对夫妇这样无私地献身于一个伟大的理想。



 速写片段


聂华苓的一生,是坚守本心的一生。她虽然身处异国他乡,但心始终在祖国。她通过写作交流的方式回到祖国,谈论起中国的文学、作家,总是充满兴奋和鼓舞。她自喻为“一棵树,根在大陆,干在台湾,枝叶在爱荷华”,这棵树的枝叶虽然远在海外,但根却深深扎在祖国的土地上。

聂华苓的坚守本心,不仅体现在她对祖国的深情厚谊上,更体现在她对文学事业的执着追求上。她创办的“国际写作计划”,旨在促进国际文学交流,推动文学事业的发展。她邀请世界各地的作家前来交流,为中国作家提供了宝贵的国际视野和交流机会。

在现代社会中,日新月异的发展带来了无数诱惑和陷阱,很多人容易迷失自我,随波逐流。然而,只有坚守本心,才能明白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才能在永恒的时光中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正如聂华苓一样,无论环境如何变化,我们都要坚守自己的信念和追求,不为外物所移,才能活出自己的精彩人生。

(更多关于聂华苓的精彩内容,请看《作文素材·高考版》2024年12辑“历史鉴”栏目!)

END

作文素材乌托帮
重庆出版集团天下图书公司《作文素材•高考版》官方订阅号。《作文素材•高考版》是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认证的备考指导用书,是专门针对高中阶段学生的写作指导读物,不仅关注高考语文改革趋势,也为学生带来最新、最实用的高考备考干货。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