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子:
追忆崇高而朴素的理想主义
□山西 李亚婷
今年是诗人海子60周年诞辰。1979年,15岁的海子从安徽农村考入北大法律系,毕业后被分配至中国政法大学。
1984年,他发表成名作《亚洲铜》,1989年留下最后的诗篇《春天,十个海子》。其为理想殉道的生命诗学,成为百年新诗史上独特的存在。成长于文化启蒙的20世纪80年代,海子的诗蕴含深厚的思想,持久地追问远方与日常、历史与现实、古典与现代、个体信仰与人类命运等议题。同时,这种理性的审视浸染着诗人的理想、情感与个性,显现出纯粹而强烈的美学感染力。“我只想融合中国的行动成就一种民族和人类的结合,诗和真理合一的大诗。”海子的确完成了他的“大诗”理想。
追忆海子,也是在追忆一个始终青春、本真、纯粹的个体,追忆一种崇高而朴素的理想主义。一代代后来者,或许能借助其诗“度一生茫茫的黑夜”。
庄子在水中洗手
洗完了手,手掌上一片寂静
庄子在水中洗身
身子是一匹布
那布上沾满了
水面上漂来漂去的声音
庄子想混入
凝望月亮的野兽
骨头一寸一寸
在肚脐上下
像树枝一样长着
也许庄子是我
摸一摸树皮
开始对自己的身子
亲切
亲切又苦恼
月亮触到我
仿佛我是光着身子
光着身子
进出
母亲如门,对我轻轻开着
/追求“致虚极、守静笃”的本真境界/
诗歌开篇借“庄子”“洗手”“洗身”呈现“一片寂静”的世界,契合道家致虚极、守静笃的本真境界。与之相对,需要澡雪和摒弃的是“水面上漂来漂去的声音”,是尘世的纷扰与繁杂。
庄子,或可视作诗人反复追念的前世。庄子想混入“凝望月亮的野兽”,表达了“万物与我为一”的齐物之观,此生的“我”也变成了一棵树,表现出对荒野原始、澎湃的生命力量的向往与渴慕。然而,现实总是遍布矛盾与痛苦,世人多欲成为庄子而不得,海子的意识也无法做到如树木一般安然自足,由此产生“苦恼”。于是,他想回归母亲身边,找到对世界最原始的感知。
若说“光着身子”意味着回到生命原点,“母亲如门”则具备鲜明的超越意义,意味着我们拥有一次次“开放的机会”,回归原初、纯朴的真我,拥抱历经淘洗却不改初心的庄严生命。
……
(更多精彩内容请见《作文素材·高考版》2024年第10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