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押题 | 特邀名师褚树荣,写作“人与传统文化”

文摘   2024-09-24 21:02   重庆  

我们处在

文化的象限中

——“人与传统文化”话题写作备考

◇特邀名师  褚树荣


1.

专题视野·思想认知  

传统文化是什么?这里以三喻勾勒其与我们的关联。

一喻为“长链”,千年延续,环环相扣,蕴含中华文化的精髓,是每位中华儿女与生俱来的文化基因。

二喻是文化史专家庞朴所言之“文化传统和传统文化,有如蜂蜜和蜜蜂”文化传统是民族的集体意识和集体无意识,简单说来,即民族精神。传统文化则是历代存在过的种种物质的、制度的和精神的文化实体和文化意识,即所谓的文化遗产。

三喻“坐标象限”,以时间(古今)为Y轴,空间(东西)为X轴,则古今中外的文化刚好构成四个象限。第一象限则为古代西方文化,第二象限可视为中华传统文化,第三象限是为中国现当代文化,第四象限是当代西方文化。我们正处在第三象限里。向上,要理解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向左,要理解和借鉴西方文化。

2.

名师原创题目  

有人说,传统节日往往带有幻想和迷信色彩,如端午的雄黄酒、钉桃符等,是人们认知能力低下的产物,应该退出历史舞台;有人说,传统节日已成为一种文化仪式,如辞旧迎新的春节,慎终追远的清明等,值得发扬光大;也有人说,不但中国传统节日不应废弃,甚至外国节日文化也不应禁止,因为同属于人类共有的文化遗产。

请以节日文化为话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

3.

名师示范  

拿来主义
◇褚树荣

火树银花,白胡子老人,孩子的笑声,年轻人的狂欢……圣诞节的欢乐气氛,近来有些寡淡了。从某地教育局的禁止到一些高校学子的抵制行动,圣诞节,似乎遭遇了“闭关主义”。这一现象,不仅是对一个节日的态度,更是对文化交流与融合深刻反思的契机。

圣诞节本是宗教节日,但时间冲淡了宗教色彩,于今而言,它已经是一个世俗化的节日——小孩期盼礼物,青年表达爱意,朋友祝福彼此,家人欢聚一堂,商家趁机促销。从文化意义上考究,它寄托着新生与希望、救赎与怜悯、光明和爱的价值,圣诞节不仅仅是一个节日,更是一种文化符号,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理应为全人类所共有共享。 

面对圣诞节在中国的不同境遇,我们不禁要问:是引进还是抵制?这一问题的背后,实则是对文化自信的考量。历史上,从民国时期的学者之争,到改革开放后的文化交融,中国一直在探索如何平衡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如今,面对全球化的浪潮,我们更应秉持开放包容的心态,理性看待西方文化的输入。

主流媒体已对此做出了积极回应。 

央视谈圣诞节:与其抵制不如创新,应与时俱进;《中国青年报》也说乐观接受国人过“洋节”。这些声音,构成了中国社会主流对文化交流的开放态度,为圣诞节的“中国化”提供了良好的土壤。

圣诞节确实是西方文化的一个标志,但人们对于圣诞的争论,背后其实隐藏着更为深刻的价值拷问:在“全球化”和“逆全球化”暗流汹涌的今天,我们如何看待西方文化?

从张之洞的“中体西用”到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从建国方针的“马列主义”到近四十年的“改革开放”,我们一直在探索西方文化与中国本土结合的重大课题。经过一百多年的代价巨大的社会实验,“改革开放”,已成为基本国策,朝野共识。

正如生物的多样性造就这个生机蓬勃的星球一样,从文化生态看,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偏向世俗性,西方更具宗教性;我们强调伦理,西方融入娱乐;我们祈求财富和平安;西人则侧重精神和信仰。只有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才有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春节期间,欧美澳亮灯庆祝,端午节日,东南亚国家龙舟竞渡。从文化的传播看,各种文化互相激荡、融合,乃是发展的必然规律。借用数学中的“象限”知识,古今文化可比Y时间轴,东西文化就是X空间轴,则古今中外的文化刚好构成四个象限,我们正处在第四象限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理解和借鉴西方文化,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礼记》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节日文化的发展也是如此,《中国青年报》认为圣诞节的中国化,是一场青年的节日改造。宗教意味退居幕后,消费狂欢成为主调。从文化的迭代看,取长补短,革故鼎新,才是传统文化适应时代、永葆青春的唯一出路。

九十年前,鲁迅先生写的《拿来主义》,至今仍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在现代化浪潮中,我们不仅要“拿来”西方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更要“拿来”其文化中的精髓和营养,为我所用。只有这样,我们的传统文化才能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因此,对于圣诞节的讨论,不应仅仅停留在是否应该庆祝的层面,而应深入到文化交流与融合的深层思考中。让我们以更加开放和包容的心态,迎接每一个节日带来的欢乐与启迪,共同推动人类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4.

亮点与技法  

比较,从具体现象到普遍意义的抽绎

这篇下水文在中西文化的纵横比较中,论述题目中的第三种人的观点:中外节日文化各具特点,理应兼容并包,取长补短,做到各美其美,美美与共。题目提供了三种人的观点,立意时,可以整体呼应,也可以分点阐述,这篇作文就属于后一种。

中西文化比较,是一个宏大的话题。这类题目如果不缩小论述范围,规定具体话题,就如“大虫吃天”,无处下口。只有抓住某种具体的现象,才能以点带面,从中抽绎出普遍的意义。本文就选择了西方文化的代表性节日,圣诞节在中国的冷遇为话题切入,来阐述对西方文化应有的态度。这就叫抽象的道理往具体里说,宏大的话题往细处说。

因此,本文写作,有两个议论的场域。一个是关于圣诞文化,一个是西方文化。关于圣诞文化,本文回答了三个问题:圣诞节是一个什么样的节日?圣诞节在中国的遭遇如何?今天我们应该如何对待圣诞节?关于西方文化,主要论述在“全球化”和“逆全球化”暗流汹涌的今天,我们如何看待西方文化?文章首先申明,“改革开放”是基本国策,存优汰劣,是共识。其次,从文化的生态、文化的传播、文化的传承、文化的迭代四个角度,论述中西方文化的融合,是必然规律。

……

(更多精彩内容请见《作文素材·高考版》2024年第10辑)

END

作文素材乌托帮
重庆出版集团天下图书公司《作文素材•高考版》官方订阅号。《作文素材•高考版》是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认证的备考指导用书,是专门针对高中阶段学生的写作指导读物,不仅关注高考语文改革趋势,也为学生带来最新、最实用的高考备考干货。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