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CEDE-K研究终期分析结果发表:中国血液透析患者的高钾血症疾病负担和治疗模式现状报告

健康   2025-01-29 07:56   黑龙江  

编者按

迄今为止,中国仍缺乏关于血液透析(HD)患者高钾血症(HK)负担和治疗模式的数据。PRECEDE-K研究是一项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牵头、在中国15家中心,接受血液透析的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中开展的前瞻性、多中心、观察性队列研究,旨在分析中国血液透析患者高钾血症的疾病负担。此前,其中期结果已报道过PRECEDE-K研究队列的基线特征,以及基线HD患者就诊时的HK患病率、血清-透析液钾梯度和血清钾(sK)波动模式。近期,PRECEDE-K研究的6个月随访终期分析结果在Ren Fail期刊上发表,研究报道了HK患病率、复发率、相关危险因素以及治疗模式。



研究设计





这项前瞻性观察性队列研究于2021年5月17日至2022年7月18日进行。纳入了中国三级和二级医院15个HD中心接受HD治疗的≥18岁ESRD患者。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选择偏倚,符合条件的患者连续入组,研究者没有任何偏好。关键排除标准包括急性肾损伤;预计未来6个月内进行肾移植;入组前一个月内任何不能用药物纠正的颅内出血、颅内压升高或休克;未能建立血管通路;腹膜透析;研究者认为不适合研究的其他情况。患者接受HD的频率为每周2次(最少)到每周3次(最多)。在一周内,每周两次的HD会产生两个长的透析间歇期(LIDI),定义为HD治疗间隔≥2天,而每周3次的HD会出现一个LIDI和两个短的透析间期(SIDI),定义为HD治疗间隔为1天。在基HD访视(访视1)时,患者处于LIDI中。随后,在LIDI期间每月对患者进行随访,最长6个月,或直至死亡、失访、改变RRT模式、撤回知情同意书(ICF)或研究者认为有必要终止,以较早发生者为准。在SIDI期间,每周接受3次HD的患者在第3天或第5天进行额外随访。


研究主要终点为研究入组或6个月随访期间发生任何透析前HK事件(定义为sK>5.0mmol/L)的患者比例。次要终点为研究首次事件后1、2、3、4、5或6个月内经历HK复发的患者比例;发生≥1、2、3、4、5或6次HK复发事件的患者比例。





研究结果





共筛选出604例患者,其中600例符合条件并纳入研究。受试者中位年龄为55.0岁,403例(67.2%)患者为男性。60.0%的患者既往发生过HK(过去6个月)存在;其他常见病史包括高血压(81.2%)、肾性贫血(81.2%)和高磷血症(46.2%)。仅有2.5%的患者在基线时使用过钾离子结合剂。在第1次就诊时,受试者中最常见的透析类型为单独常规HD(88.3%),大多数患者的HD治疗持续时间为4h。85.0%患者接受每周3次透析。97.7%的患者透析液钾浓度为2.0mmol/L,40.9%患者血清-透析液钾梯度大于3mmol/L。大多数患者进行了充分的透析:平均尿素减少比为68.0%±9.70,平均Kt/V为1.45±0.496。直到研究结束,所有透析参数都保持相对一致。




01

HK发生率



共有453例(75.5%)患者在6个月内发生过任意HK事件(图1a)。


图1. 免疫荧光显示系膜 IgM 阳性的患者平均肾脏生存时间较短


357例(59.5%)、297例(49.5%)、171例(28.5%)、83例(13.8%)、28例(4.7%)和9例(1.5%)患者的sK分别为>5.3、5.5、6.0、6.5和7.0mmol/L。




02

HK复发率



在453例发生过任意HK事件的患者中,356例(78.6%)患者在6个月的随访期间至少发生过一次HK复发事件。在1、2、3、4、5和6个月内,203例(44.8%)、262例(57.8%)、300例(66.2%)、326例(72.0%)、347例(76.6%)和356例(78.6%)患者分别至少发生了一次HK复发事件(图1b)。在敏感性分析中,当HK定义为sK>5.3mmol/L时,比例分别为273(60.3%)、200 (44.2%)、152(33.6%)、108(23.8%)、77 (17.0%)和45(9.9%);当HK定义为sK >5.5mmol/L时,比例分别为202(44.6%)、140 (30.9%)、102(22.5%)、74(16.3%)、42 (9.3%)和25(5.5%)。

发生≥1、2、3、4、5或6次HK复发事件的患者比例分别为356例(78.6%)、306例(67.5%)、250例(55.2%)、208例(45.9%)、161例(35.5%)和 110例(24.3%)(图1c)。在敏感性分析中,当HK定义为sK>5.3mmol/L时,比例分别为273例(60.3%)、200例(44.2%)、152例(33.6%)、108例(23.8%)、77例(17.0%)和45例(9.9%)。当HK被定义为sK>5.5mmol/L时,202例(44.6%)、140例(30.9%)、102例(22.5%)、74例(16.3%)、42例(9.3%)和25例(5.5%)。



03

LIDI和SIDI后透析前sK水平差异



在每周接受三次血液透析的患者中,第一周进行LIDI和SIDI后透析前sK水平的平均值分别为4.8和4.7mmol/L,从LIDI到SIDI的sK水平平均值变化为-0.1mmol/L。187例(36.9%)患者在LIDI后观察到透析前发生HK,146例(31.0%)患者在SIDI后观察到透析前HK(表1)。


表1. 每周三次HD治疗的患者在第一周进行LIDI后的透析前sK水平与SIDI后的sK水平比较




04

使用钾结合剂治疗HK



在为期6个月的随访期间,453例出现HK的患者中有24人(5.3%)接受钾结合剂治疗:其中7人(1.6%)接受SPS治疗,13人(2.9%)接受CPS治疗,6人(1.3%)接受SZC治疗。在2,065例HK事件中,有54例(2.6%)接受钾结合剂治疗:其中17人(0.8%)接受SPS治疗,28人(1.4%)接受CPS治疗,13人(0.6%)接受SZC治疗。SPS、CPS和SZC平均日剂量分别为16.9、11.8和10.7g;平均治疗持续时间分别为19.4、26和4.7天。




05

HK发生和复发的风险因素



单变量回归分析显示,已确定的HK独立风险因素包括性别、透析年份、基线透析频率、基线超滤率、HK病史和糖尿病史。多变量分析显示,女性患者、透析年限较长、透析频率较低或既往有HK病史的患者发生HK发生率显著更高(表2)。


表2. 高钾血症发生和复发的风险因素






单变量回归分析显示,已确定的HK复发的独立风险因素包括性别、透析年份、基线透析频率、基线超滤率、基线尿素还原比、基线24小时尿量、糖尿病史、高血压史和HK史。多变量分析发现,透析频率较低、有糖尿病史和HK病史的患者出现HK复发发生率显著更高。





总  结





综上所述,实际临床中的中国ESRD患者中,尽管有足够的血液透析治疗,但HK的发生和复发率仍然很高,且呈现高频率和短时间内发生的特点。因此,长期有效地控制非透析时的血钾也至关重要。然而,用于控制HK和限制血钾波动的钾结合剂仍未得到充分利用。



参考文献

1. Jin H, et al. Hyperkalemia burden and treatment patterns in Chinese patients on hemodialysis: final analysis of a prospective multicenter cohort study (PRECEDE-K). Ren Fail. 2024 Dec;46(2):2384585.



推荐阅读


KI丨肾脏同种异体移植排斥反应的非侵入性生物标志物的评估
CJASN丨衰弱、多病共存与多重用药:EMPA-KIDNEY试验中恩格列净效果的探索性分析
JASN丨气候变暖的危机:室外高温与严重低钠血症密切相关
病例“肾”工坊丨日本红曲米补充剂导致急性肾小管损伤一例

来源:《肾脏在线 Nephrology Online》


END

肾脏在线管理员
进入学术交流群

声明:本文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了解最新医药资讯参考使用,不代表本平台观点。该等信息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果该信息被用于资讯以外的目的,本站及作者不承担相关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肾脏在线Nephrology Online征稿邀请



01
投稿内容

征稿内容不限于:研究进展、团队科研成果、临床用药经验分享、典型病例解读、疾病诊治经验、人文故事等。



02
投稿方式 | 商务合作

联系人:王老师 15028711519

投稿邮箱:danfeng.wang@lbmedtec.com

肾脏在线 Nephrology Online
关注肾脏病学领域最新的学术动态、会议活动、视频直播、人物报道等前沿内容,推动中国肾脏病学的发展。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