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水福教授:疑难肾脏病的中医临床诊疗思路

健康   2025-01-15 17:00   北京  




编者按:在当前医疗环境下,作为临床医生,除具备诊治常见病、多发病的能力外,还必须有处理急危疑难重症的能力。然而,临床医生遇到一些疑难疾病时常感觉困难重重,深刻体会到“病道少”的窘境。因此,如何提高临床诊治疑难疾病的能力和水平是每一位医生必须面对的问题。肾脏病临床表现非常复杂,涉及人体各个系统和临床各个专科,并发症、合并症、急危重症、疑难病症很多。因此,要求肾病专科医生具备系统、全面、扎实的专业理论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有人称肾内科大夫为“全科医生”。在本文中,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汤水福教授分享有关疑难肾脏病的中医临床诊疗思路。




疑难肾脏病中医临床诊疗思路


01

充分利用现代医学手段明确疾病的西医诊断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这既是与时俱进,也是对病人、对自己负责。中医有自己的特色和优势,但在微观、定量、精准、实验等方面明显不足。 

02


疑难肾脏病的临床诊疗必须遵循以中医理论为指导、以辨证论治为基础的模式,还应根据临床不同情况,灵活选择其他中医诊疗模式(辨病论治、辨证论治、方证论治、微观论治等)。    


03

对于疑难疾病,方证论治(经方)成为中医临床一种重要的诊治模式,学习中医经典,应用经方治疗疑难病,常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04


处方:可以根据病情需要选用经方、古方、时方、验方、单方单药、自拟方等(经方头,时方尾,单方验方融一体)。


05

治疗方法:内服以水煎剂为主,其他治疗方法如针剂、灌肠剂、外治、针灸、推拿、理疗等也可以灵活运用,综合治疗,以提高临床疗效为目的,目前在这方面做得不够,还有很大的潜力待挖掘。    

06


中药质量和煎服法:中药就是医生治病的武器,其质量好坏直接影响临床疗效。另外,煎药方式(自煎、代煎)、服药时间和服药方法也对临床疗效有很大影响,建议中药以自煎为宜。    


07

心理调节:钟南山院士说“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疾病的一半是心理疾病”。很多疑难肾脏病伴有精神心理障碍,而树立信心,调整心态,积极配合治疗,是临床治疗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08


饮食调理:很多慢性肾脏病由于饮食不当而复发、加重、迁延不愈,而合理的饮食调理,常常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下面举几个例子说明。



病案分析

《内经》理论指导治疗腹泻病例 

患者男,57岁,因维持性血液透析3年余,腹胀腹泻水样便1月余于2024年11月19日入院。患者于2021年4月因糖尿病肾病、慢性肾衰竭而行血液透析治疗(每周3次),病情稳定。近1个多月出现腹胀腹泻水样便每天达20余次,偶有腹痛,乏力,活动后气促,双下肢轻度浮肿,食纳一般,睡眠差,无尿,舌淡,苔薄白,脉细数。    


入院后完善各项检查,未发现大便异常。曾请脾胃科会诊,服用过肠炎安(本院制剂)、蒙脱石散、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以及理气健脾、祛湿收敛为法之中药,无效。再诊时考虑是中医脾虚湿盛所致,治疗以健脾祛湿为主,选用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1周后每天仍然排水样便20余次。三诊仔细询问病人,除了腹泻水样便外,还伴有大便失禁、口干、舌淡嫰、脉细等。根据《素问·金匮真言论》:“北方黑色,入通于肾,开窍于二阴,藏精于肾”。考虑肾司二阴,肾虚除了前阴不利外,也可引起后阴不固,水泄无度。拟以滋阴补肾、益气升提固涩为主,以参芪地黄丸加减。结果服药1剂后当天大便次数明显减少,第二天大便软,减少至4次。继续守方治疗,2天后大便次数2~3次,无其他不适,予以出院,随访至今未再发作。


单纯中医辨治肾病综合征病例

患者男,72岁,广州人,因反复蛋白尿、全身水肿13年,加重1月,于2022年2月7日就诊。患者于2009年出现蛋白尿和下肢浮肿,经服用激素等治疗后病情稳定。2018年初开始水肿逐渐加重,在本院住院行肾穿刺肾活检,诊断为肾病综合征(膜性肾病Ⅱ期)。经予激素、他克莫司、中药等治疗后,病情基本缓解。    


2020年2月停用激素,他克莫司每天1mg维持,服用降压药和皮下注射胰岛素,定期服用中药。有高血压21年、糖尿病史12年。    


从2021年3月开始逐渐出现下肢浮肿,尿蛋白进行性增加,UACR最高达到 30,061mg/g。2021年12月31日,全身高度浮肿,尿少,尿ACR 15,198mg/g,血清白蛋白 21.3g/L, Scr 174umol/L。加用甲泼尼龙片 28mg/d以及补充白蛋白、利尿、护胃等治疗后,病情无改善。    

2周前(1月23日)因出现胃溃疡、胃穿孔、消化道大出血而在本市一家三甲医院急诊行胃修补术,手术顺利,术后因同家医院的肾内科不愿接收而出院收入我科。    

入院时患者全身高度浮肿以下肢为明显,面色苍白,神疲乏力,纳呆便溏,形寒肢冷,舌淡,苔白,脉沉细。因胃出血、胃穿孔而行修补术后,患者及家属拒绝再服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要求单纯用中医治疗。辨证为脾肾阳气亏虚,水湿内停,宜温阳益气、活血通络、行气利水,选用真武汤、参芪五苓散加减:炮附片10g,桂枝 10g,白术 15g,茯苓皮 30g,泽泻 15g,猪苓 15g,黄芪 30g,玉米须 30g,陈皮 10g,丹参 30g,地龙 15g,生姜 15g,配合补充白蛋白以及降压、降糖等治疗1个月,患者尿量逐渐增多,浮肿减轻,尿蛋白减少,血浆白蛋白缓慢上升,血肌酐稳定。    

继续以中医健脾补肾、温阳益气、活血通络等巩固治疗,选用参芪地黄汤加减。尿量正常,浮肿消失,尿蛋白减少,血肌酐缓慢下降。再以健脾补肾、通腑泄浊、活血通络为法,病情继续好转并长期保持稳定。

2024-09-30复诊:尿蛋白++,ACR 377mg/g,血浆总蛋白 70.3g/l,白蛋白 40.2g/L,血肌酐 139μmol/l,eGFR 41ml/min,HGB 129g/l,患者自觉无不适,病情稳定。



体会


第一,中医有超过两千多年的悠久历史,有完整的理论体系、大量的临床实践和确切的临床疗效,特别是在诊治疑难疾病方面中医有独特优势,对此我们应该有充分的自信。


第二,中医、西医各有优势,目前西医在微观、定量、精准、实验、急救、抗菌等方面优势明显,应该充分利用现代医学手段弥补中医的不足,优势互补,提高临床疗效。


第三,“熟读王叔和,不如临症多”,中医是一门临床学科,一定要亲历大量的临床病例才能提高中医诊治水平,没有其他捷径可走。面对疗效不好、治疗失败的病例要静心思考原因何在、新的解决思路和方法,不断总结、积累、丰富临床经验,提高自身能力。


第四,很多疑难病用常规中医辨证方法疗效不好时,应改变思路,以经典理论为指导、以经方为主治疗,常常可以获得满意的疗效。


第五,中医门派众多,各个学派、各位名家都有独门绝技,但由于受到各方面限制各自也存在短板。因此,要提高中医临床水平、特别是诊治疑难病的水平,必须充分利用书籍和网络资源,向名师学习,博采众方,不能仅限于一家之言、一己之见。


专家简介




汤水福  教授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病专科学术带头人
广东省名中医师承项目指导老师
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
兼任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肾病分会副会长
中国中药协会肾病中药发展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常委
广东省医学会血液净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
主持、参与省部级以上课题21项,以主要研究者参加GCP项目16项。
主编、副主编著作6部,参编12部,发表学术论文160余篇(其中SCI 15篇)。


推荐阅读
龚学忠教授:“制大黄-川芎”药对肾保护机制研究
孙伟霞教授:《糖尿病肾脏疾病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解读
文献速递丨阳晓教授团队开发腹透患者难治性腹透相关性腹膜炎疗效预测模型
吕晶教授:基于残肾保存的腹透处方调整


来源:《肾脏在线 Nephrology Online》


END

肾脏在线管理员
进入学术交流群

声明:本文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了解最新医药资讯参考使用,不代表本平台观点。该等信息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果该信息被用于资讯以外的目的,本站及作者不承担相关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肾脏在线Nephrology Online征稿邀请



01
投稿内容

征稿内容不限于:研究进展、团队科研成果、临床用药经验分享、典型病例解读、疾病诊治经验、人文故事等。



02
投稿方式 | 商务合作

联系人:王老师 15028711519

投稿邮箱:danfeng.wang@lbmedtec.com

肾脏在线 Nephrology Online
关注肾脏病学领域最新的学术动态、会议活动、视频直播、人物报道等前沿内容,推动中国肾脏病学的发展。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