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不能仅归因于宏观环境
明显感觉到,这几年,投资要不要看“宏观”这个话题,大家又开始谈论地比较多了。
很简单,过去几年的宏观环境变化非常之大,从地缘政治到经济环境,很多人担心不是周期性的改变,而是结构性的调整。
各项经济数据也反映了这点,股市更不用说,大量曾经的优质成长股遭遇戴维斯双杀,业绩和估值都下滑地厉害。
这样的行情,归因到宏观环境,是最容易也是最直接的共识。因此大家难免会想,如果更早关注到宏观层面的变化,是否能够避开这一轮大跌?
但是,我觉得把这几年业绩不好,全部归因于宏观,有点过于简单了,甚至可能逃避了自身的问题。
如果要反思,其实过去几年值得反思的地方很多,而不仅仅只是外部因素的影响。
举几个我自己反思的点,比如:
第一,没有避免近因效应的影响。
在高估卖出之后,对于过往的经验容易形成路径依赖,很容易放松买入标准,卖出的公司跌至合理就再次买入,而没有坚守低估买入的原则;
用市场里常用的说法,就是盈亏同源。
其内在逻辑,是人们往往会把成功过多地归因于自己的能力,而忽略了运气等外部因素,导致对自己过度地自信,倾向于重复过去的做法,但是没有意识到很多因素已经发生变化了。
第二,估值体系过于单一,没有从多角度去验证。
比如以市场利率为合理估值锚点的做法,固然尤其合理的内在逻辑,但是对于利率到底取多少,其实之前思考少了。
正如之前写过的一段,利率短期变动其实可以是很剧烈的,就像近几年美联储利率在疫情期间曾经降至0(2020.3),然后又在后来的短短两年,快速升至5%左右(2022.12)。
显然,投资的估值锚不可能这么频繁地根据利率调整,所以我后来更倾向于取30年以上的利率均值作为自己的估值锚,并且同时参考市场长期的平均估值来验证。
当然,最好再通过其他不同的估值方法来计算,看看估值偏差是否过大,到底哪里出现了考虑不合理之处。
比如我现在会同时用pe估值,roe的角度估值(股息十年回本),股息率+增长率模型,自由现金流折现法等等,多角度验证,避免出现单一思维盲点。
拿茅台来说,之前认为30pe是合理估值,那么按24年860亿净利计算,合理估值就是2.58万亿,假设估值不变,未来的预期收益率就等于利润增速,假设是10%。
再用自由现金流折现计算一下,未来十年增速取10%,永续增长率3%,折现率取10%,则现值为1.84万亿,也就是通常认为的内在价值。
显然,1.84万亿和2.58万亿之间差了不少,要么是30pe高估茅台的合理估值,要么是DCF低估了茅台内在价值。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用pe计算的合理估值,是以市场利率作为锚点比较,而DCF直接取10%的折现率,是相对保守的取值。
尽管有这些不同,但这就是多角度验证的好处,避免估值出现过于离谱的错误。
第三,之前投资的覆盖面过于狭窄。
对于持股之外的公司看得少,自己的选择面必然就受限。
企业经营和经济发展,自有其周期节律。
纵观A股30年和美股120年,牛市多产生于经济困顿之时、而美好社会后熊市频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便是此理,中间的奥妙就是周期、估值和称重(凌鹏)。
从经营层面看,一个行业展现出极为繁荣的一面的时候,往往会埋下未来危机的种子。2014年以来,以白酒、互联网、煤炭等行业为例,都展现出这种兴衰更替的画面。
白酒这两年之所以出现困难,正是过去七八年这一波上行周期,供需结构发生了大幅变化,无论是量还是价的角度,持续的高增长都不太现实,必然会触及一个高光时刻,之后的调整不可避免。
而煤炭行业,则生动地演绎了早年间去产能导致的供需失衡,周期反转,终于迎来一波长达七八年的行业繁荣。
投资永远是比较,要做到更好,那当然要有足够多足够好的比较对象,缺乏更优质的机会作为参照,必然只能在平庸的机会中做选择。
之前自己关注的范围,主要局限在抄作业的几家公司,对于很多行业,有一种莫名奇妙的看不上,这种奇怪的状态终于在加强自身学习的过程中,调整过来。
这不是说之前持有的公司不好,而是这种比较封闭的状态不好,任何时候扩展能力圈都不晚,这方面是最有优化空间的地方。
#02 专注与广博
看了2021年李录和格林沃尔德的对谈,挺受启发。尤其是有一段提到,投资应该是专才还是通才的问题。
【从某种方面来讲,作为学习商业的学生,最好是方方面面都有所了解,如果你想要做一个好的投资者的话,你必须要对各种各样的行业有着强烈的好奇心,这并不是说一定要对每个行业都要有非常透彻的了解。
坦白地讲,这常常是做不到的。也很难对每个行业那么了解,我们还是要对自己诚实一些。
但是你一定要有这样的好奇心,当你决定投资一家公司的时候,你一定要成为这家公司的专才,要非常了解这家公司,要比世界上任何一个人都要了解这家公司,甚至比他们的高管更加了解,因为高管在日常管理工作中都会带上自己的认知偏见,有的时候可能身在此山中没有办法跳出来看。】
李录这段话,主要强调“专”的重要性,芒格之前其实也表达过类似的意思。
在2017年每日期刊(DailyJoummal)公司的会议上,有人问芒格应该成为通才还是专才,很多观众都认为答案很明显,他当然会建议大家成为通才,但芒格不是这样说的。
芒格说:
我认为像我这样,在多个领域开展业务对大多数人来说不是个好主意。我这么做的原因是我觉得很有意思。我比大多数人都更擅长这样做,而且我也不认为自己最擅长处理微分方程。
所以,对我来说这是一条很好的道路,但我认为对其他人来说,正确的道路是专业化,并谋求一定的社会回报,然后高效深耕。
但即使你这样做了,我认为你也应该用10%到20%的时间努力了解所有其他学科中全部的伟大思想。
也就是说,芒格提倡的格栅思维,其实并不是让人们追求成为通才,只不过因为社会专业分工越来越细,知识之间的隔阂越来越深,“钉锤人”太多,芒格才会不断强调通识教育的重要性。
但是,广博的前提,是在某个领域足够钻研,我们才能有所作为,否则就是什么都懂一点,但是什么都不专业。
回到李录这段话,他非常强调微观,强调研究的“专”,但是,你看他聊问题,宏观背景聊得非常清楚,也就是说,他关注问题的历史纵深很深,知识范围很广。
比如聊中国市场的投资机会,李录对进出口贸易,从产业变迁的角度讲得很明白,并且对于经济发展的内在逻辑论述也挺清晰,即自由市场经济加上科技进步,以及稳定的政治环境(注意不是政治体制)。
还有银行业,中美的不同,具体来说,就是在中国投资银行业,必须要成为监管系统方面的专才,才能理解中国银行的竞争优势。
……
这就容易理解,李录上面说的,企业高管可能存在“认知的偏见”是什么意思。
即企业内部人可以做到对自身企业足够的专,但是如果没有广阔的视野,就容易成为“钉锤人”,这方面,站在远处的投资者其实是有优势的,可以广泛吸取历史经验,以及其他学科的思路,对企业有更宏观的认知。
更宏观的认知,会带来更全面的思考,便于投资中的比较;更专精的研究,会带来更深入的洞察,有助于在波动的市场中理性的坚守。
因此,我认为广博能够解决赚不赚的问题,解决选择大于努力的问题,而专精,解决的是赚多少的问题,即更好的估值、买卖和持有的问题。
#03 宏观,在我看来是个尺度问题
之前聊天的时候写过一段:之前对宏观的东西不感冒,其实只是对“宏观”这个词的理解不清楚,所有知识背景,不都应该放宏观尺度去思考吗,看历史不就是要具备更宏观的视野吗,只是不要拿来预测而已。
宏观经济,只是“宏观”里很小的一部分,其实对于思考都有帮助。
其实在谈“宏观”之前,有个前提,就是需要定义清楚其内涵和边界,即什么是宏观。
如果从字面解释,宏观,就是就是宏大地观察,相对于“微观”而言,站在更远更高的尺度。
所以回到他最原始的含义,宏观,对我来说,就是一个认知和观察的尺度,那当然不存在看不看的问题,而是必须的,要在不同尺度去思考。
你可以很微观地观察一个企业,也可以放到更长的历史尺度、或者更宽广的行业尺度去看,获得的印象是不一样的。
以前搞设计,也是这样的道理,微观尺度,比如一个建筑物,有很多细节要做好,但是思考设计起点、背景,往往需要上升到城市尺度,看规划,或者历史文脉,以及文化传统等等,甚至有的建筑大师会上升到哲学层面。
很多杰作,都是在宏观层面有深入的思考,并且又能贯彻到细节的。
而且,同一个问题,不同尺度去思考,会有不一样的看法,更可能得出理性、全面的结论。
这一点对于观察任何事物道理类似,有宏观经济,也有微观经济,那么看企业,单个年度或者季度的财报数据,属于微观层面的观察。
如果站远一点,视角更宏观,可以在空间的角度,即横向放到行业比较,或者整个经济环境中去考察;也可以在时间的角度,放到产业周期,或者整个社会的历史脉络中去考察。
比如看茅台,去了解茅台早期的历史,会更容易理解这个品牌为什么会造就今天的地位,能够形成如今的品牌心智。
像李录理解当前的科技股,他会回溯到50年前半导体和集成电路的发明,今天的科技公司发展脉络都是从这个起点来的,那才能认知到社会和科技的大趋势。
在这种对大趋势的认知下,再去思考这些变化对自己研究和投资的行业、企业会有什么影响,这种方法会让自己的研究更扎实。
是的,宏观当然也是最宽泛的,人人都能说上几句,所以不好讨论,往往也没有结果。
不过从对知识诚实的角度,需要对自己负责,重要的宏观知识背景还得需要了解,从各个层面的宏观背景中获得更多的常识,能够对投资有潜移默化的帮助。
#04 读完《这就是布鲁克斯》
读完《这就是布鲁克斯》,印象较深刻的几个点:
1. 韦伯从小的成长,由于父亲的影响,其实是个内向的人,但是为了成长,刻意练习一些必要的技能;
2. 跟对老大,不断给自己争取机会,获得赏识,赢取机会。一方面是职场上为自己赢得更有前途的岗位,另一方面是面对投资人,为自己赢得必要的资本和发展空间。后来还赢得了巴菲特的欣赏。都得靠自己的积极主动,不断做好每一件事。
3. 分析师的经历,有助于韦伯在企业经营中,关注盈利能力、投资回报等相对宏观和全局的视野,而不是陷入业务细节。
4. 对于企业文化的塑造,有意识地,持续地做。这是执行力的来源,也是整体推进一堵墙的经营理念。
5. 在夹缝中找到生存之道,一开始布鲁克斯毫无竞争力,而且又面临耐克等巨头的竞争,韦伯很聪明地找到自己的细分市场,做出差异化,深耕垂直领域,打造出自己的护城河。
6. 独立思考,不因为市场的变化而迷失,决策依据来自于研究、数据、事实和洞察(赤脚跑步那节)。
7. 对于领导力的强调,这个我理解不仅是管理者层面,也是韦伯对企业在行业中的领导力塑造,员工在业务中领导力的塑造,品牌在品类中领导力的塑造。
总的来说,一本好书,推荐!
#05 顺着资本流动方向去投资
之前记得是在资深投资人归江的分享中看到下面这幅图:
挺精辟的。
所谓资本流出,指的是企业能够在经营中不断产出资本,回报股东和债权人;反之,资本流入,指的是企业需要源源不断地消耗资本,所以需要持续融资或者举债,导致持续的外部资本流入企业。
而roe,是衡量资本流入还是流出的关键指标,企业roe越高,越能够产出资本,roe越低,越是吞噬资本。
所以,巴神早已指出,顺着roe,是发现好企业的最好路标。
而横轴,则是根据roe高低统计出的不同产业的分布。
左边,是国企央企的资源和基础设施,比如粤高速,大秦铁路,长江水电,陕煤,神华,移动等等,roe不太高,但是也不低,长期现金流好,资本投入要求低,但是高分红,就是近几年回报很好的典型高股息股;
右边,是优质品牌和渠道商,比如高端白酒品牌,腾讯这种互联网渠道,高roe,成长性好,资本需求少,自由现金流高,就是那种+--类型的现金牛,一边投资一边分红。
中间,是最卷的制造业,低roe,需要不断的资本投入,不断融资,现金流不行,股息也不行。
经济景气周期,右边的品牌和渠道商,红利最大成长性好,反之,经济下行周期,左边的资源和基础设施类现金流稳定,股息高;
巴神早已提示过我们,避开资本开支大的企业,最理想的投资机会,来自于那些增长无需新增资本投入的企业。
可以顺着这个主线去寻找投资机会,在不同的经济环境下,侧重配置左侧或者右侧的公司,避开资本开支大的企业,可能是个穿越周期的办法。
欢迎文末评论、点赞、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