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市场两大结构性变量(3100字)

文摘   2024-12-27 23:14   广东  

“金融有必要系列”第15篇(共300篇)

直接说我的判断,这两大结构性变量,一个是金融换轨,另一个是AI带来的逆城市化。房地产这个话题,之前已经写了几篇,本不想再写了。与一朋友喝酒,又议论他手上的几套房何去何从。我的意见是,全部卖掉,然后买股票。并且是买小米与比亚迪这种具备“科技,硬件,以及全球市场”的企业。看我说的这么肯定且严密,就让说说判断逻辑。几杯酒下去,情绪就放开了,就说了一些跳脱的逻辑。

社会财富是由实体财富与金融财富构成的。按照一些机构的统计,美国的金融财富大概是实体财富的3倍左右。而中国的金融财富只是实体财富的30%。如果中国经济再平衡发展20年,仅以股市为参照物,金融财富增量最少在200万亿。金融财富的扩大,会带动实体财富的资产价格提高。要知道,金融财富扩大是以实体财富为锚点的。这么大的金融财富增量,用什么样的资产标的物去承载呢。一小部分会去向房地产,一大部分会去向不动产。不动产中最为重要的是股市。问一个问题,为什么大部分去向股市,而不是楼市。因为股市比楼市更有稀缺性。商业世界中,是好企业更稀缺一些,还是好楼盘更稀缺一些。无疑是好企业。股市不是企业,而是好企业。楼市没什么稀缺性,成本到位了马上就可以起一片。再问一个问题,好企业吃得下那么大的资金量吗。

疫情以来的美股,其实把传统美股的逻辑给干翻了。动不动市盈率破100。企业的基本面与未来发展真的撑得住这个高值吗。股市本质就是一个多空博弈。当游资规模足够大的时候,以及资产价格上涨越来越难,资金只能去向稀缺性最强的资产。请问,目前全世界什么资产最稀缺,只能是具有全球统治力的科技公司。从财务角度看,某科技公司市盈率是50倍,但现在已经是100倍了,明显是高估了,可以做空。你退出来后,更多做多在补位。做多的比做空的多。没办法,谁让它那么稀缺呢。这些百倍市盈率万亿市值的头部科技公司,也是有合理性的,“垄断现在,开创未来”。一般性资产价格决定于生产性,特别性资产价格决定于稀缺性。既能进行大生产,又具备极强的稀缺性,这样的资产会整个社会资产的稳定器。过去二十年房地产疯狂上涨的原因只有一个,就是巨量的货币没地方,只能去房地产。当时股市上,还没有形成稀缺性企业。起码在未来二十年,国债发行会继续,货币还是会不断的流出来,这么多资金可以去哪里呢?去房地产吗。且不说国家不愿意再用房地产去接,就算愿意用房地产去接,也是接不住的。

有些人认为只要国家愿意,是可以让房地产继续上涨的。个人不这么认为。有两个情况一些不同了,其一,上涨的信心已经崩塌了。价格敢上涨,我就敢清盘。从10月份开始的股市,国家表明了繁荣股市的决心与诚意。但是这些年,老股民的心被伤到了。这边入场,那边清货。其二,房地产正从地段稀缺资产,变成基建扩大的一般资产。现在一些新盘的价格甚至远低于二手盘。稀缺性的光环没有了,价格就得回归房租评估法。价格起码要塌方一半。房地产这步棋,个人觉得已经走老了。不再具备对未来货币放水的承接能力。

中国股市这三十年就是一个韭菜收割场。各色人等,包括国家队,都在里面翻江倒海。这么一个大染缸,会是未来中国金融扩大的承载主体吗。先要问一个问题,为什么过去中国股市无法“定性”,总是各种妖风乱吹。都是一些只有市场没有科技的皮包型企业。这样的企业是没有防火墙的。起来一个更会搞的市场竞争对手,企业的业绩可以马上跌成零头。由这样一堆浮财企业组成的股市,哪可能有什么定性。作为企业的经营者,是很知道自己企业的“轻浮”事实的。上市的最大目的,就是完成套现。没有长期发展可能,那就短期最大化。有人把股市的“稀烂”归结为监管部分的无能与腐败。这些也是事实,但不是主要原因。主要是还是好企业太少,烂企业太多。过去这些企业可以起来,要么吃的是资源红利,要么吃的是人口红利。唯独没有吃上技术红利与品牌红利。而资源红利与人口红利是不可再生,是会枯竭的。大而不强是中国企业的常态。之所以大,因为市场大。之所以不强,因为技术弱品牌弱。随着中国企业的真正走强,中国股市才能真正理性与扩大。

根据一家国际智库的分析报告,中国已经在40多项的前沿科技中领先了30多项。这样预示着中国科技的全面崛起。第三次工业革命我们参与了,第四次工业革命我们可能是领导了。这些高科技企业有三点优势,其一,有较高的毛利。其二,有全球的市场。其三,有大量新业务的涌现。换一种方式表述,就是利润高,统治力强,以及发展性好。这样的企业是极其稀缺的,市盈率也会很高。当市盈率高了之后,企业经营者的注意力就不是卖股份了,而是如何保住市盈率。美国10个科技公司的总市值,已经接近美股总市值的三分之一了。还有很多企业是10大企业相关企业。如果把这10大企业拿到,美股估计就没存在的必要了。中国也有10大科技企业,甚至更多。美国企业的今天,就是中国企业的明天。如是,美股的今天就是中国股市的明天。没有好企业,哪有好股市。

以上就基本把金融换轨说清楚了。房地产的资产稀缺性正在下降,好企业的资产稀缺性正在上升。

再说下第二个结构性变量,“AI带来的逆城市化”。无疑,城市是人类最重要的发明。将大量群体压缩在一个小空间中,完成了高频的交流,加速了创业与生产的产生。互联网经济崛起后,应该是对城市的一种离散。美国很大企业,都在很小的城市中。马斯克将SpaceX的总部放在一个几万人的县城中。写了关于马斯克的一个短文,“超链国家”,就是组织的去地缘与去血缘。这些老牌国家其实都在去城市,而新兴市场国家则是在进行城市化。过去二十年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很快,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个是工业化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另一个是城市基建提供了很大的生活便利性。人工智能的出现,将对这两个方面产生正面的冲击。

智能制造的产业方向,已经在工业领域全部推广与覆盖了。随着的人工智能的程度上升,原本几千人的工厂可能只需要几十人了。智能制造确实会让大量蓝领失业,但总好过将制造业转移到其他区域去。权衡之下,政府推动智能制造的决心还是很大的。工业是就业大头。一旦工业领域人工智能化了,就业人口会大幅度下降。继而城市人口也会大部分下降。较大城市,不可能靠服务业撑着。除非它的服务业是那种枢纽型的,如同香港。吃吃喝喝型服务业,撑不住被工业化带企业的房价。工业指数下降的区域,房价也是必然下降的。只有工业与枢纽型服务业,才撑得住较高房价。

生活便利性是城市化的另一个优势。说道便利,主要有三个,医疗,教育,以及社交。据一些AI领域的权威说,2030年,AI的总智能将超过80亿人的总智能,而到了2040年可以确定无疑的全面取代人类的工作。再看我们的教育目标与教育体系,如果不做结构性改革,将会成为很鸡肋的存在。会怎么改革先不论,起码目前这种长时间的集中式教育,肯定是不适应的。另一篇长文《后AI教育》正在酝酿中。教育资源没必要扎根在城市中心区域。如同北京的一些高校就在陆续分流到雄安去。医疗的大模型目前已经有些应用了,据说只要提交一些简单的数据给系统,就可以智能诊断了。中国的老年化社会,可能要交给人形机器人了。

社交生活会从地缘社交转变为超链社交。社交的根本目的还是社会生产。过去地缘社交就足以产生有效的社会生产。如今这种有效性正在打折与失效,而超链社交因为超链工作平台的完备,可以进行有效的社会生产。就业,医疗,教育,社交,可以称呼为城市化的功能性价值。而这些功能对城市的依赖正在较弱。导致的结果就是逆城市化。

在之前写过一篇文章,《继续城市化》。里面提到了一个观点,接下来的城市化不是中心城市的扩大,而是区域城市一体化。区域城市一体化,会让特定的城市结合部产生较大的发展。

这篇就写到这里。下一篇写下“金融有必要”社群的2025年发展规划。

以上

灰鸟

2024.12.27

创建“金融有必要”5000人社群计划

1,为什么是5000人?最初的微信好友规模是5000人。用一个专属微信号连接这5000人,起码在过程上确保可以直接对话。所以,这个社群的总规模限定在5000人内。

2,这个事情的价值有四个方面,其一,微信好友关系。其二,社群。其三,内容。其四,学习计划。所谓“微信好友”,就是托大言之成为灰鸟的好友是一个重要价值。

3,社群。前期先用微信群来做,沟通及时。后期会上线一个简易小程序,一者发布给成员发布观点。二者让5000人各自加为好友。

4,内容。前期灰鸟来做一些作为引头,形式有两个,一者公众号长文,预期300篇。二者朋友圈短文。朋友圈短文称呼为“今日金融话题”,也是作为社群当天议论主题。另外,每月会将长文与短文集成删减成一个月度白皮书。目前已经整理了过往一些金融相关文章做成了一个白皮书,称呼为《金融有必要11月期2万字》。入群可以领取。

5,学习计划。默认加入“5000人计划”的都是有学习意愿与准备的。设置一个梗概的学习计划,一年时间5本必读书+15本选读书。读书的两个基本点,其一,结构化。其二,要自律。有这些基础知识准备,对话起来有了理解。少了鸡同鸭讲。5本必读书分别为西方金融史,东方金融史。马克思经济学,凯恩斯经济学,以及哈耶克经济学。具体哪本,后续补充说明。(学习计划不是强制计划仅限于倡导)。

6,暂定收取30元/年费。加微信红包。

7,希望在未来的一年,我们可以在金融这个议题上确实涨一些水平。其次,就着这个议题的交流,可以交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


盛年纪
做正确的事,互为群众基础。
 最新文章